百度確認醫療業務調整,放棄O2O方向轉型人工智能
來源:虎嗅網
作者:Grace姐姐
2月8日晚,脈脈上出現一則匿名爆料貼,稱百度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⑿嵯虬俣确矫媲笞C,得到的消息是“我們沒有可發布的消息”,其實也就是“不予置評”的另一種說法。
脈脈上之前就有消息稱百度醫療事業部年后將會有大調整。當時爆料人稱,“百度醫療事業部,連續三年全公司年終系數最低的部門之一,年中忽悠人拼命干活還吹給李彥宏匯報的不錯,然后年底就給你一悶棍,好像過完年后就有大調整?”
帖子下面的回復顯示,醫療事業部是EBG業績最差的部門,今年國際化營收16億,教育達到收支平衡,安全事業部重組,只有醫療的業績最差,關鍵是實在沒東西,只有個概念醫療大腦,沒有任何實際用處,所以系數少很正常。(《就在剛剛,傳百度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這是陸奇的第一把火?》)
而在今年,8 日的傳聞落地了,百度醫療業務將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2017年2月9日,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百度醫療事業部智能小e團隊和拇指醫生團隊,轉入AI體系;
醫療事業部內容建設團隊,轉入搜索公司;
醫療事業部其他業務將予以關停,相關人員將結合公司發展需要在內部提供轉崗機會。
調整之后,原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將轉至AI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智能小e和拇指醫生的業務方向,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解決方案。
對醫療業務的調整表明百度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放棄了此前的醫療020方向,未來百度的醫療業務將重點布局在人工智能領域。
李彥宏之前的內部信中曾表態,要淘汰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如果做不出來,就別在那兒混了,別在那兒撐著了。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并就并。資源向百度有優勢、戰略上重要的項目去聚焦。
醫療行業是百度最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改變的行業之一,李彥宏昨天的內部信對人工智能+醫療還有相應的表述。
我們不是某一個垂直的行業的公司,我們是更像一個平臺公司,我們不可能對每一個行業都非常非常了解。
但是我們跟有些行業關系比較近,比如醫療行業。最初百度這種醫療想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個O2O的東西,就是我們這有用戶,很多人來找去哪兒看病,我們怎么幫他掛到他想掛的號。
但是到去年開始,我們發現說其實像智能問診已經變得越來越實用了。如果說我們的智能問診的系統能夠達到一個醫生職業的平均水平的話,那就完全可以先通過一個智能的系統,起碼是輔助這些醫生做一些判斷,真的是到大病的時候才到醫院,到更具有規模的醫院去。
那再往下走一層呢,比如說基因測序,它是非常大數據的一個東西。如果能夠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跟醫學知識進行結合,找到答案的話呢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再往下走,比如說新藥的這種研發,怎么樣去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找到新的藥,這些東西還在非常非常早期。
百度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從2010年開始,當時百度與醫療信息平臺“好大夫在線”合作,從詞條、問答逐漸到O2O和醫療服務。之后陸續推出自有在線醫療產品“百度健康”、“百度醫生”、“拇指醫生”等找醫、問醫平臺。
2015年百度成立移動醫療事業部,是整個百度醫療與健康行業的核心運營部門,包括拇指醫生、百度健康、百度醫學,百度醫療大腦、dulife智能硬件平臺以及藥直達等,但整體經營均不成功。
有分析認為百度移動醫療事業部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在模式上沒有創新,各種產品均是模仿好大夫、春雨醫生等平臺,雖然試圖建立生態聯盟,連接人與服務,但始終無法將產品和流量成功落地,而且產品多且雜。
脈脈上還有爆料稱,百度醫療事業部是EBG(百度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業績最差的部門,連續三年全公司年終系數最低的部門之一。
醫療行業是百度最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改變的行業之一。李彥宏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曾發表《智能醫療奇點臨近》的主題演講。當時李彥宏介紹,互聯網+醫療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O2O的服務,怎樣通過線上把用戶引流到線下,并分發到那些適合處理用戶疾病的地方去;第二個是智能問診,計算機可能在很多時候也能夠超越人類醫生;第三個層次是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第四個層次是新藥研發。
而在近日召開的亞布力論壇上李彥宏表示,第一階段的掛號等服務技術含量并不高,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將重新定義醫療行業。例如未來,可以通過智能診療系統幫助醫生來診斷、通過人工智能收集數據進行基因測序、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進行新藥研發和測試等。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