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熟女av人妻一区二区三四区,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在线av,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在线观看

中國養豬業需要“鯰魚效應”

原創 收藏 評論
舉報 2020-09-22

養豬行業再度熱鬧了起來。

9月初的時候,1000多頭種豬坐著專機從歐洲丹麥抵達中國四川的雙流機場,“為種豬包機”開始成為外界爭議的焦點。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首先對此進行評論:養種豬就是做“豬的芯片”,現在必須沖上去自己解決,要解決種豬國產化的問題。

網易味央CEO倪金德隨后發聲稱認同“豬芯片”的說法,但進一步表示,種豬基因應該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應該培育發展產子率高、耐粗飼且口味明顯優于進口白豬的國產土豬“芯片”。

短短一天的時間后,網易味央的養豬事業就有了新動作,與浙江省基礎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后者將承擔豬場的投資和建設,并將在浙江省的三門縣、嵊州市、新昌縣等地打造多個現代農業示范園……

將“種豬”這樣的小眾話題折騰到媒體頭條,著實有些超出預料。可如果把時間軸稍微拉長一些,中國的養豬行業似乎從來都不缺少話題性,即便不考慮豬瘟、豬價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因素,單是金融、地產、互聯網等行業大佬們前赴后繼的“養豬夢”,就足以承包普通網民大半年的熱搜。

然而在輿論上的熱鬧之外,中國養豬產業的止步不前也是不爭的事實,跨界養豬的話題持續了十幾年,但大多尋不到后續的蹤跡。

01 養豬不是“好做的生意”

養豬與造富的關聯,起始于2019年底。

去年11月份出爐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秦英林家族以1173.8億元的財富闖進了前十。與其他超級富豪不同的是,秦英林掌管的牧原股份的主賽道是養豬和賣豬。加上彼時豬肉價格的一片漲聲,養豬似乎成了一門快速致富的好生意,不僅知乎上迅速冒出了各種大學生畢業養豬的段子,“養豬改變命運”也開始成為新財富故事的腳本。

可細扒一下的話,秦英林家族的財富密碼離不開豬肉價格的飆升,而豬肉價格之所以破天荒的高,本質上還是豬周期在作祟。

一般情況下,從母豬配種到商品豬出欄,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如果從引種階段開始計算,從種豬培育到配種再到生豬出欄,則需要3年多的時間。由于生豬的生產周期比較長,對市場變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價格波動常常被生產周期直接影響,價格漲跌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中國的養豬行業仍然以散養戶為主,市場前20企業的占有率都不到10%,“大行業、小公司”的格局注定無法人為干擾豬周期的形成。最為常見的一幕就是:每當豬肉價格高的時候,散養戶們開始增加生豬的養殖,等到幾個月后生豬出欄,卻發現因為供大于需導致豬肉價格下跌。

所以每隔三四年的時間就會出現一輪豬周期:豬肉價格下跌時,養殖戶開始大量淘汰母豬,生豬的供應量隨之減少,豬肉價格開始穩步上漲,養殖戶重新大批量補欄,然后母豬的存欄量持續增長,生豬供應量劇增,豬肉價格再次下跌。

哪怕是頭部的幾個養豬大戶,也可能掉進豬周期的陷阱。比如曾經和秦英林家族的牧原股份一較高下的雛鷹農牧,在2014年的豬周期底部時錯判了風向,將精力從養豬轉移到創業板和互聯網,一通讓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最終為中國股市留下了“豬餓死了”“以肉償債”等一系列笑談。

不僅養豬大戶們跳不出豬周期,試圖進入養豬行業的“門外漢”們也屢屢遭遇滑鐵盧。

金融市場叱咤風云的高盛,在2004年到2009年的時間里圍繞中國養豬產業的上中下游進行了密集的資本布局,雨潤、雙匯以及十余家養豬場都被高盛掌控,但在2013年便草草退場,只留下一句“我們確實高估了自己”。

喜歡定小目標的王健林也曾染指養豬,萬達集團在2014年底與貴州省丹寨縣簽訂了扶貧協議,計劃投入10億元建設30萬頭規模的土豬擴繁廠、屠宰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然而到了2016年初,萬達就放棄了自己的養豬計劃,給出的解釋是:“蓋個十萬頭豬的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

無情的豬周期、較長的投資回報周期,萬億級別的養豬市場仿佛被施了魔法,資本大棒攪不動行業秩序,外部力量的滲透力度也極其有限,最終只得在一個周期接著一個周期的循環中重復著熟悉的故事。

養豬當真是一座圍城嗎?

02 網易味央的戰略升級

在無數憧憬養豬的跨界者中,網易可能是最接近成功的一家。

至今讀起丁磊養豬的故事,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情懷。據說是因為燙火鍋時吃到了一份可疑的豬血,丁磊萌生了自己去養豬的想法。不管這些故事是否屬實,2009年是“瘦肉精”事件、甲型H1N1流感等先后爆發,養豬行業幾乎要被壓垮的一年。丁磊選擇在那個節骨眼高調養豬,憑借的不全是文藝青年的感性。

2014年是網易味央的拐點,傳說中的“丁家豬”開始進入網易食堂;2015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丁磊用自家養的黑豬宴請了幾位互聯網大佬,在新浪董事長曹國偉等人的自發宣傳下,網易豬肉迅速成為網友們的談資;2016年網易味央首次進行黑豬拍賣,27萬元的天價可謂刷新了豬肉的新高度……

之后的幾年時間里,網易味央的外部聲量有所減弱,開始轉向全盤布局:在渠道方面,網易味央的黑豬肉已經在網易嚴選、京東等平臺上對外開放,一大批追求品質的中產消費者并未掩飾自己的消費觀;在養殖模式上,網易味央跑通了從品種培養到加工銷售的一整套流程,網易豬肉已經是互聯網上家喻戶曉的名詞。

但網易味央黑豬的年出欄量只有2萬頭左右,直到2018年才在江西高安投資建設第二家養豬場。相比于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每年近千萬頭的出欄量,網易味央還只是中國養豬市場里的“小而美”,想要改變中國養豬業的現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可以給出的解釋是,養豬是典型的重資產模式,在造一個豬場的投資堪比五星級酒店的局面下,哪怕是網易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恐怕也吃不消快速規模化擴張的成本,這也曾是一大批跨界者最終止步的原因所在。不過對于跑通了整個鏈路的網易味央而言,出欄量可以說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網易味央與浙江基投的合作,可能就是網易味央戰略再升級的信號,將養豬場的投資和建設交給專業的合作伙伴,拿出開放的態度和誠意,吸引越來越多的外部資本參與進來,進而加速養豬場的規模化擴張。

作為互聯網起家的“養豬新勢力”,向行業輸出標準、品牌和技術的輕資產模式或許更適合網易味央。畢竟網易的優勢是整合社會資源,應該立足自身的長處打通渠道、營銷、生產等各個環節。諸如浙江基投之類的外部合作伙伴,本就在建設施工、工程和地方關系維護層面有著豐富經驗,恰好彌補了網易的能力短板,找到網易味央進行全國布局的“捷徑”,也是資源整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有理由相信,網易味央將投資與建設交給浙江基投等合作伙伴,轉型輕資產的模式和技術輸出,勢必經歷了一番深思熟慮的考量。從整個養豬行業的大局來看,網易味央邁向開放的一步也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03 中國養豬業等待“鯰魚”

中國養豬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咎于結構。

按照農村農業部的數據,國內目前有2600萬個養豬場,其中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戶占比高達99%,生產了國內50%以上的豬肉。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又缺少有話語權的玩家,市場的脆弱性不言而喻。

而如此畸形的市場結構,離不開商業模式的陳舊。

中國的專業化養殖在2000年后才逐漸興起,最終形成了養豬的兩個流派:一是溫氏、新希望的“公司+農戶”模式,公司將豬仔交給農戶養殖,并提供技術和飼料,然后再由公司負責銷售;一是牧原的自育自繁自養模式,將配種、疫苗、飼料、銷售的所有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兩種流派都是市場淘汰后的結果,但模式創新的停滯也是既定的事實,現有的模式下已經滋生了一連串的問題:

比如對種豬進口的高度依賴;原因在于國內的養豬企業普遍追求經濟效益,丹麥的長白豬、美國的杜洛克豬之所以能夠統治市場,正是因為不到6個月就能出欄。而國內的土豬由于生長周期長、“料肉比”高、脂肪含量普遍較高,漸漸被排除在“豬芯片”的序列外,少有企業進行本土黑豬的培育。

但網易味央等已經證實了中國土豬的價值所在,比起快速生長的進口白豬,黑豬的肉質好、抗病性能好、營養價值高,并不缺少挖掘價值。特別是從網易味央黑豬肉的定價和忠實的中產用戶群規模來看,當消費者開始追求品質消費的時候,本土黑豬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培育中國本土的“豬芯片”不再是一項“虧本生意”。

再比如養豬一直在“低端產業”里重復;典型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地方劃出了針對生豬的“禁養區”,甚至是一刀切的“無畜區”。原因無外乎養豬對經濟的貢獻不敵制造業和服務業,何況又屬于高污染性產業,想要建一座養豬場可謂困難重重。倘若不摘掉“低端產業”的帽子,養豬行業難改當下的局面。

互聯網吹來了數字化的東風,能否打破養豬行業的藩籬?并不缺少誘人的想象空間。人工智能和IoT技術的數據追溯,或許可以優化生豬的養殖模式;互聯網的運作模式和生鮮冷鏈等基礎設施的升級,或許可以降低生豬銷售的供應鏈成本……至少網易味央不再是科技養豬的獨行僧,阿里、京東等也開始以技術流的身份介入生豬養殖的環節。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放的網易味央及其背后的互聯網勢力,不無為中國養豬業帶來新故事的可能:以自主培養的中國土豬為切入點,瞄準越來越大的新中產階級,通過“模式輸出+外部合作”的方式加快規模化擴張的節奏,進而憑借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韌性對抗豬周期,逐漸沉淀出中國養豬業的第三個流派。

諸如網易味央的模式將對中國養豬業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還沒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但可以篤定的是,中國養豬業的自救之路迫切需要“鯰魚”的出現,新勢力的進入終究會引發市場的鯰魚效應。

04 寫在最后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消耗量約為1.009億噸,僅中國市場就消耗了4486.6萬噸,占比接近50%。同時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非常講究食材的新鮮感,導致進口的冷凍豬肉占比一直未能超過3%。

種種信號證明,養豬在中國是一個既固定又巨大的萬億市場。

當新基建開始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新風向標時,傳統而脆弱的養豬業是時候進行一場現代化手術,給新技術更大的落地應用空間,給新模式更多的探索試錯機會,逐步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最終走出養豬的低端產業“圍城”,當是養豬行業毋庸置疑的大趨勢。

再稍微延伸一些的話,中國不少地方的豬種已經瀕危滅絕,諸如非洲豬瘟的影響可能只是表面原因,終歸還是經濟效益導致的沖突,解題的關鍵還在于挖掘中國土豬的品質優勢和市場空間。

只有一個“網易味央”可能還遠遠不夠,中國的養豬行業還需要更多的變革者走進來。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麻栗坡县| 南靖县| 印江| 环江| 德庆县| 吴旗县| 绥滨县| 车险| 永州市| 钟祥市| 张家口市| 静海县| 修武县| 满城县| 湘潭县| 荔波县| 忻城县| 万盛区| 古浪县| 文安县| 乌鲁木齐县| 突泉县| 巍山| 克拉玛依市| 介休市| 肥城市| 庐江县| 山西省| 合山市| 三江| 铜山县| 万山特区| 泽库县| 海盐县| 新化县| 武汉市| 新邵县| 泰来县| 西藏| 开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