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我就是富二代
是不是被這個標題吸引了?
今天用20分鐘時間快速的寫點文字,說說過往的一些片斷。
2015年應該是我第一次參加兒子幼兒園的家長會(也可能是家長的活動,記不清楚了),在幼兒園遇見了很小就認識的來自老家的一位朋友(要知道在上海的一所幼兒園里遇見蘇北一個小縣城的朋友是挺意外的),他也來參加女兒的家長會,我和他從上世紀90年代就認識了,他父親和我父親都是我們縣里當時最大的工業企業的廠長,一個是機械廠,一個是造紙廠,都是地方國有企業,都有行政級別,也都是縣里的納稅大戶。
我們的父輩都是當時縣里的“企業家”,經常有飯局會帶上我們,那時候我還在上中學,他可能比我大兩屆吧,沒記錯的話。
縣城真的很小,我們的家直線距離也就幾百米,且我們中的同學、親戚也都有互相熟識的,這就是小城市的社會生態,捋一捋基本都有交集。
1998年是對我們兩個家庭都很重要的年份,也是從那一年開始,我和他的人生差距從此開始拉開,而且遠遠的拉開。
那一年我上了大學,我還清楚記得我在宿舍門口給家里打電話,我媽和我說,我爸工作變化了,從廠里的廠長調到縣里的計劃委員會(現在叫發改委了)擔任副主任,說實話那時候并不理解這意味著什么。
當然現在知道了,意味著我做不了富二代了,意味著至少損失了好多億的資產。
從1998年開始,全國的國有企業改革讓我從原本有機會成為富二代變成了幾乎沒有任何資源和背景的創一代。
我父親調到政府機構不久,原來的造紙廠就開始了國有企業改革,實現了MBO,也就是管理層收購,新調去的廠長和管理層用少量的資金(大部分用股權抵押的銀行貸款)買下了企業的控股權,自此工廠成為了一家民營企業。
我看過那一年父親離任時的審計報告,廠里的資產是過億的,今天可能我們不覺得這個數字有多么大,20多年前在一個小縣城,這已經是當地最大的企業了,每年利潤和納稅有小幾千萬。
我那位朋友的父親所在的企業順利完成了MBO,企業成了他們的家族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今天已經有數十億的資產,他也在前幾年接手父親的位置,成為了董事長,雖然他老爸不一定甘心退休。
我偶爾會和父親聊一聊那一段經歷,我父親至今還無法釋懷,也許,我說也許,如果我父親當時沒有得罪縣委領導,順利完成改制,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也許我今天也會接手我爸的產業,成為一個民營企業的老板,管理著一家以造紙為核心產業大集團。
這些也都是也許,也有可能企業并不順利,不一定發展的好。
很多事情的成功只靠努力是不夠的,機遇、運勢和資源都少不了。
2016年,我上了長江商學院的EMBA,很巧,我的那位朋友也和我同一屆,我們在長江相遇了。
內心還是有點感慨。
我花了18年,才有資格和他在商學院里有交集。
那一次人生差錯我父親一輩子也不能釋懷,當時的老同事、老下屬很多還叫他廠長,1998年以前那家工廠就是他唯一的工作單位,從年輕到中年,從工人到廠長,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位置,太有感情了。
后來這家工廠被一個浙江老板買去,我父親還受聘去管理過一陣子,畢竟他是最熟悉的,但企業的主人不是他,注定難以堅持,今天這家企業幾乎沒了聲音,往日的廠房和宿舍都一點點被拆遷,成為新的公園。
這個小縣城幾乎都變了模樣,今天寫下這段往事,已經沒有任何情緒,沒有不公平,沒有不甘心,沒有怨恨,就是怕忘記了。
依然感謝命運,給了我那么豐富的經歷,見過那么多人情冷暖。
下一篇見,朋友們。
歡迎加微信,說明身份
入虎哥群交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