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之后又來喪茶,該如何開發讓90后愿意曬的產品?
最近的朋友圈有毒,一會被“喜茶”刷屏,一會被“喪文化”刷屏,沒想到今天竟然被兩個東西一起刷屏,只能說“喪茶”你贏了,借熱點造熱點,恐怕我們的借熱小“淫”家杜XX都要退讓三分。
為何這些東西能一下子占領朋友圈,成為自媒體筆下趨之若鶩的網紅?恐怕和“90后”脫不了關系,說了那么多90后市場,好像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到底90后對于這樣的營銷是怎么想的?這些所謂的年輕人喜愛的花式廣告到底是被我們說火的,還是真的深受90后喜愛而爆紅的?90后究竟是怎么樣產生購物習慣的?可能要比泛泛的分析那些網紅重要的多!
眾引傳播的“總雜務官”茹炯女士在“發現世界、遇見未來——中歐后CEO模塊暨中歐返校日”上分享了資深營銷人是如何看待90后的營銷觀。
全程干貨無尿點
我們在分享的時候是需要有對象感的,我們要知道坐在下面的是誰。這兩年90后創業很多,我很害怕坐在下面是90后,跟90后分享很有壓力,一旦你講的任何東西有尿點,他們直接拿手機出來玩。今天主要的議題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90后的營銷觀。
我們從2006年開始創業,至今已經有11年的時間了。我們公司在上海,是一家做營銷傳播的廣告公司,大家知道上海是一個國際品牌基地。在這11年里,我們服務過很多國際品牌,近幾年我們發現國際品牌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剛剛開始服務的時候,國際品牌還是很牛的,我們和很多國際品牌開會,他們會翻出全球最佳案例,他們會說這個牌子在美國、歐洲怎么做,感覺品牌在中國還是非常落后的。
這幾年隨著中國消費勢力和90后的興起,在中國做品牌的人有很多原創性,但這也相對比較困難,我們碰到了比較多的營銷陣容是70后市場部的老大,帶著一堆80后成員一起想主意如何說服90后消費者來買。
我們也被逼著做了很多調研,2014年針對90后做了《90后校園營銷白皮書》,2016年做了《90后媽媽白皮書》,在做了那么多調研以后我們發現90后很多結婚都很早,可能是因為70、80后女性有自主自立的精神,大學畢業之后在事業上很拼,很拼到后來結果就是這兩年有很多剩女。造成很多90后姑娘有危機感,于是90后結婚生子就很早了。
站在營銷的角度,結合這幾年的營銷經驗我們總結了90后幾個值得關注的特質,包括如何做一些應對。
我們認為90后有三個關鍵詞,愛買、愛曬、愛玩。接下來我就這三個關鍵詞來進行分享。
2016年在做《90后媽媽白皮書》的時候,調研人群從四五線城市到一線城市都有。總體看起來,90后媽媽的家庭收入并不低,有90%以上家庭收入都在5000元,這在中國是不算多。最近看到一組數據,中國中產家庭月收入要達到4.5萬。
90后的媽媽只有這樣的收入,但她們花錢的意愿卻很大,85%的家庭每個月消費是3000-5000元以上。60后、70后會每月儲蓄,而很多90后消費者并不是每個月賺多少用多少,還會借錢,阿里巴巴旗下的花唄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所以說90后真的擁有非常強的消費力。
90后的心態是在我買得起的范圍內想買到最好的東西,即使是我買不起的范圍,我也想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東西,品牌欲非常旺盛。最近在騰訊上看到一篇報道,里面提到90后經常談論的品牌是什么?前三大品牌是香奈兒、迪奧、愛馬仕,還是幾個非常高端的品牌。作為一個月收入只有5000元、10000元的家庭,要買一個30萬的愛馬仕包包非常難。
90后會尋找替代品,他們不會買A貨,他們會想有沒有一些潮牌,在品質、設計上非常不錯,也能夠代表接近愛馬仕或者自己的個性,但價格比香奈兒、愛馬仕便宜很多。這就是為什么90后在不斷尋找產品信息。
對于營銷、廣告行業,這似乎是一個好消息,當90后那么希望了解品牌的時候,你是很容易和他們做廣告的。廣告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去上廁所的時間,而90后則在主動搜尋一些廣告。
在手機淘寶APP上,除了搜索欄下面的廣告和淘搶購,其他看起來是清單的以及淘寶頭條其實全部都是品牌的軟文信息,是經過淘寶內部達人編輯以后,把品牌用故事呈現出來。
當我們做電商的時候,比如在淘寶,我們會花很多錢買直通車投放。現在首淘比較多的“有好貨”,目前還不需要花錢購買,雖然達到的引流效果不及首焦,卻也有良好的數據表現。前一段時間有個非常熱的韓劇《鬼怪》,于是在“有好貨”的商品界面里也出現了《鬼怪》的類目。這并不單純是一個韓劇娛樂新聞報道,其實它一個香薰蠟燭品牌的軟文。品牌通過一個有效的故事,拿到了三千多個點贊,閱覽數是幾十萬,這就是現在年輕人愛看的廣告。
遺憾的是在目前看到的很多品牌所做的廣告,尤其是中國國內的品牌在做的廣告,努力度還是不夠,如果你的廣告能被別人罵,引發一些爭議,都是一件好事情。很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品牌廣告花了大錢,但連被罵的命運都沒有,直接被忽視。
舉一個例子,薛之謙曾經在參加選秀節目出道后火過一段時間,但在往后的幾年里人氣一路往下、這兩年通過制造段子的能力在微博成為熱議人物,現在薛之謙在微博上發一個段子的價格是80萬,很多品牌即使付錢給他發段子都不愿意發,這是他給某個品牌做的代言,大家會看到代言廣告,面膜品牌請薛之謙做廣告大概是大百萬,拍這樣的廣告。
我并不認為這樣的海報讓消費者關注你的品牌,基本上做不到,因為它毫無個性可言。再舉一個薛之謙的例子,騰訊動漫APP請薛之謙做了一個刷屏H5廣告,這兩個廣告中會有很大的差別。
回到剛剛講的90后愛看廣告,但他們愛看有故事的廣告,他們希望在廣告中能獲得更多的是能夠被娛樂到。在騰訊動漫APP里,把薛之謙放進一個故事里,故事的內容是根據某個漫畫拍一個TVC,有很多吐槽的段子,說故事的過程中把薛之謙作為段子手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這樣一個非常自然的推送下,這個廣告在三個小時里達到了120萬的點擊率,次日凌晨點擊率達到300萬,我們做傳播非常清楚如果沒有任何流量,沒有做任何廣告投放,只是靠內容,要達到那么大的數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觀看這個廣告的人在不斷地轉發。他們做的就是想把這個廣告轉發給朋友看。因為這個廣告,騰訊動漫的排名在APP Store上的排名上升了150位。
90后另外一個特質就是愛刷、愛曬,除了在朋友圈,當90后在電商網站買了好商品,他也會用買家秀的形式在電商網站上曬,還有社交APP小紅書。現在在知乎上也充斥著90后的“愛曬”,我們公司有一位合伙人70后,被公司內部譽為男神,他在知乎上開了一個帳號。另外有一個90后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知乎帳號,一直非常勤奮地耕耘這個帳號,不斷提問、作答。我的合伙人在知乎帳號上的影響度遠不及90后小朋友的影響度,在知乎上,小朋友的觀點被認為是正確的。他們不僅是有消費力,由于他們愛曬,還有話語權。90后是否喜歡你、討論你,直接決定你你在社交媒體上有沒有好的口碑。
結合愛曬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這一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顏值經濟、我很同意人長得好看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產品是否好看也非常重要。
舉一個切身的例子,某知名電器品牌推出的吸塵器最低價接近4000元,現在已經到了7000元。吹風機售價近3000元,沒有折扣,這幾年生意非常好。2月14日他們的吹風機做了情人節營銷活動,3000元的吹風機當場售罄。
當我們和京東、天貓同事分享的時候,他們跟我們說,一般收到這個品牌吹風機的女士都喜歡在朋友圈里曬貼,一方面顏值很高,另外一方面顯示出你是非常受到寵愛的。
這樣一個自帶顏值的產品不僅是在朋友圈里得到朋友的熱曬,當在做產品展示的時候,產品本身會說話。可能會有很多的老大說我們的產品相對改革成本比較高,很難做到產品本身的更新。在營銷上有一些東西是可以低成本玩,可口可樂在2013年開始就開始推昵稱瓶,保留紅色瓶身,加了各種昵稱,這樣的昵稱瓶從2013年開始推,每年在瓶身上做文章,這個小小的改動對可口可樂的生意非常有幫助,消費者選擇一款沒有個性的可樂,還是選擇一款有個性的可樂?有些消費者甚至會送給他們的朋友們,也會拍照到各種圈里分享。
去年年底樂事也推了笑臉包,做了一個非常小的創新,在產品包上加了一個大嘴笑臉,這樣小小的轉變,在推廣上非常省力,有很多消費者在自發曬。
90后愛玩,不止是旁觀者,更是參與者。我曾經和一些年長的人聊天,他們覺得90后看彈幕是很腦殘的表現,為什么你要那么多東西來刷屏,這代表了90后看娛樂的時候也希望參與娛樂。
小時候我們看電視是一家坐在客廳里一起看,這時候往往會放家庭劇,一邊看一邊笑談,現在在家里很多時候在家你看你的電視或者PC,你的孩子拿一個手機在他的房間里看,他并不是一個人在看,他其實是在和全世界的網友一起看。這其實也是90后的表現,去年奧運有一個非常大的轉變,我們不再議論奧運冠軍,受到熱議的是洪荒之力妹妹傅園慧,我們不止轉發表情包,還會改成自己的加班表情包,當你做這樣滑稽的表情,會覺得我跟你是平等的,這就迎合了90后自戀自信自嘲的態度。
杜蕾斯是借助微博紅起來的品牌,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杜蕾斯的成功秘訣是把60后、70后端著講的性事講得非常自嘲,還有90后自發做非常多的效仿。
在B站上一個廣告片不用花特別多的錢,如果內容和觀眾胃口的話,一經推廣,會得到大量的轉發,會有90后一邊看著鬼畜片跟著一起吐槽。
總結一下今天分享的內容:
年輕人的特點就是愛買,對于很多品牌方,尤其是國內品牌有一個大問題是,大部分品牌在前期沒有品牌建設,要別人賣貨首先想到了促銷,把大量的錢投到渠道里。所以說不管怎么樣,品牌建設非常重要。
其次是愛曬。品牌方要怎么能夠開發一款產品讓90后愿意曬,不止要有顏值。我們的客戶,他們有三千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會研發幾百款產品,但上市的只是幾款。
還有一點是愛玩,不斷有品牌通過打廣告來提升知名度,有量不一定能記住你,有感比有量更重要。
作為企業家或者品牌主,你不能抱著要贏得90后就是要搞定他們的想法,更多是要擁抱他們,如果有可能,我們把自己變成90后,一起來享受。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