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新知22 網易云音樂 下一個社交營銷平臺》
原標題:網易云音樂真的火了,品牌營銷人抓緊搶占下一個音樂社交平臺紅利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3億用戶,4億+評論,7.5億元A輪融資,估值80億元……網易云音樂火得一踏糊涂!
更令人品牌方垂涎三尺的是,它從一出生就帶著流淌著高參與、高互動的UGC基因。
所謂UGC,全稱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中譯為“用戶生成內容”,通俗的講,是用戶針對某一主題,主動將自己生成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給其它用戶。
與此對應的是PGC,全稱是 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中譯為“專業生成內容”,是平臺方、品牌方搭建專業團隊生成的內容。
無論是平臺方,還是品牌方,可以說,高質量的UGC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一旦發現在PGC后,有大量UGC產生,并且源源不斷,那就等于找到了“自來水”,“印鈔機”:平臺方可以利用UGC流量換錢;品牌方可以利用UGC持續刷品牌影響力,賣賣賣……
正如知乎,網易云音樂正是這樣一個打著UGC烙印的“社交平臺”——超過3億的龐大用戶群藉著音樂聚在這里互動、交流。它豐富的營銷價值正浮出水面,今天,營創實驗室就帶領大家,一起開拓社交新領地。
一、為什么說網易云音樂是“潛力股”社交平臺?
1. 眾多數字音樂平臺里,增粉最快。
2013年4月,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
2015年7月,網易云音樂用戶數突破1億;
2016年7月,網易云音樂用戶數突破2億;
2017年4月,網易云音樂用戶數突破3億。
而且,讓村民們掏出錢包來付費的功力也是一流。僅2016年,平臺的付費會員數就同比增長900%(網易2016年Q4財報)。
2. UGC,UGC,UGC,重要的事情再說三遍!
歌單、樂評、個性化推薦、朋友動態等產品創新設置,讓村民愛上聊音樂,形成了互動密切的社區。
有超過一般的用戶已經習慣邊聽音樂,邊看評論、寫評論再分享,催生了不少優質UGC歌單和樂評。至2016年,村民已累計寫下了超過4億條評論。
優質歌單促成了音樂分眾的生態,圍繞各類歌單已形成不同的細分群體,各有各的黏性。
3. 牢牢的抓住了一大波音樂內容生產者——獨立原創音樂人!
你可能不知道,網易云音樂曾用1個月的時間,跑遍了北上廣以及成都、麗江等知名Live House,與那些小眾音樂人合作,例如,上線云音樂獨家單曲或專輯,進行云音樂冠名的巡回演唱會。
好妹妹樂隊還沒知名度時,網易云音樂就在云村推薦其新專輯,邀請好妹妹上云音樂的視頻節目“超級面對面”,在高校圈做大規模宣傳,在北京大學做“好妹妹脫口秀”……
再比如,今年參加《我是歌手》大熱的民謠歌手趙雷,其實早在2016年,就在網易云音樂幫助下發行數字專輯,《成都》更是收獲了25萬+評論。
是的,網易云音樂初期運營和市場策略,是簽約并幫助宣傳一系列的民謠和搖滾音樂人,從而牢牢的抓住喜愛小眾音樂的用戶,成為“死忠”。無論是獨立音樂人,還是小眾音樂的用戶,他們是“被巨頭所拋棄”的用戶。
這群用戶在進入云村,猶如找到了“音樂之家”,超級認同抱團,形成了強大的用戶黏性,強大的護城河。
另一方面,網易云音樂繞開了版權之爭。通過和騰訊簽訂了轉授權協議,從而獲得了大約 150 萬首歌曲的版權。
騰訊是這兩年音樂版權大戰的贏家,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中,華納和索尼都把獨家版權代理交給了騰訊。阿里和騰訊分享了剩下的環球唱片的版權,但阿里手中也同樣握有滾石、華研等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代理。
16年,官方投入2億元用作“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把扶持獨立音樂人作為戰略,讓原創音樂在云村這片沃土上不斷發展。CEO朱一聞表示,7.5億融資將有一部分用于加大內容的投入,“將從扶持優秀原創音樂作品、音樂綜藝IP打造和推廣、音樂短視頻內容計劃三個方面著手?!?/p>
二、云村村民是怎樣的一群人?
云村典型的常駐民是這樣的:
他是萬千北漂之一,會在上下班搭乘擁擠的地鐵時,用音樂隔絕人群,會獨自回到出租屋,一邊借助音樂卸下疲憊,一邊刷著評論,為戳中內心的那句樂評點個贊。
他是時常帶著耳機的大學生,會在自習前打開一個歌單,在越加嘈雜的城市里給自己一個專注的空間,會在跑步時打開另一個歌單,或是跑步FM,讓不長不短的一段跑程有更振奮的心情。
他是小眾音樂愛好者,喜愛后搖的他樂意購買偶像出的所有數字專輯,建立精挑細選的后搖歌單,樂此不彼地在樂評、朋友動態處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私聊溝通。
……
長期駐扎的云村村民,正是這許許多多個這樣的人組成:
1. 年齡在15-35之間,身處一、二線城市,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提升音樂鑒賞能力的需求。從支持原創的態度來看,它們消費能力很高,愿意為有品質的產品付費。
2. 他們樂意發現好音樂,聽歌之余也愛點贊、評論和轉發,通過一首歌或是一類歌曲,參與進志趣相投的音樂圈子中。
3. 他們精神世界及其豐富,遠超對物質方面的追求。現實世界未必盡如人意,他們需要一個網絡世界傾訴,尋找認同。音樂,只是一個載體,讓它們得以沉浸和表達。
三、如何利用網易云音樂,更高效地和云村村民互動?
一方面,是常規的商業化投放刊例位置,總結如下:
1. 視頻開機畫面
2. 每日歌曲推薦頭圖
3. 首頁焦點圖
4. 排行榜冠名
5. 朋友附近推薦
不過,通過行業朋友了解到,在高估值的A輪融資以后,資金上充裕了很多,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云音樂會放緩收緊商業廣告,更注重產品用戶體驗以及生態系統的打造。
這對想和云村合作的品牌來說,不是好消息。但,營創實驗室研究之后發現,依然有很多價值可以“自行挖掘”。
概括而言:把握云村的優質UGC樂評和互動氛圍,借此了解用戶,以及用更有共鳴感的好內容來和歌迷“聊音樂”,“撩情緒”,找到品牌營銷的切入點。
(1)
“扒文案”——從樂評和歌單,了解細分人群的喜好和習慣,找到溝通語言
觀察在某位明星下的樂評、或是分析一類音樂風格的歌單共性,或是研究下午茶、運動、散步等主題下的樂評內容和高頻發布時間,我們都能發現對應細分人群,更細微的洞察。
例如,陳綺貞的《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于4月12日發布,通過樂評,我們能看見對于暗戀這件小事,云村村民的內心活動。在暗戀中,有的人會觸景生情、有的人會膽怯、有的人希望將大大小小的好東西都分享給對方,有的人無時不刻地關心他人……
與此同時,你會發現樂評中不乏獲得上萬點贊量的故事、段子,這些粉絲情到深處寫下的靈魂樂評,正是打造“最懂歌迷心”的品牌文案,值得參考的好素材!
實際上,已經有大量廣告創意公司的資深文案,在網易云評論區扒留言,用做段子了。像極了早期的知乎……資深文案人小馬宋都不得不感慨:
“十年文案老司機,不如網易評論區!”
(2)
走近亞文化群體,定制打造好內容,好活動
操盤慣了大創意,大投放的品牌,想要走近年輕人,擁抱亞文化?做過的就知道,難!
正如前文所述,云村是一大波年輕人和文化群體的精神家園。品牌可以通過云音樂快速找到它們,了解他們,定制打造好內容,好活動。
例如,同志社交軟件Blued與云音樂聯合推出活動,一起盤點LGBT人群喜愛的音樂,歌單下既吸引來剛開始了解LGBT的朋友,也有不少亞文化愛好者,圍繞推薦曲目的歌詞分享見解。
窮游的聯合活動,呼喚大家為6個旅行路線,推薦一首能陪自己翻山越嶺的歌曲,評論下集結了不少旅行愛好者分享旅程故事。
云音樂上的自媒體賬號、云村朋友圈、主播電臺、#搜索貧道#、#一周樂評#等每期超過百萬曝光的平臺原創節目,都是能夠近距離觸達細分用戶的好機會。
(3)
“音樂營銷”——制作、分發品牌魔性原創歌曲
從圖文到視頻音頻,從近兩年得到,喜馬拉雅,知乎Live等崛起,我們發現,用戶在音頻內容上的時間消費,可能是下一個價值洼地!
在魔性音樂的傳播效應越加明顯的今天,云音樂的社交屬性會讓獨特的品牌相關音樂,也得到被討論和傳播的空間。
雷軍已通過云音樂,成為了“歌手”之一?!禔re you ok》 的MV播放量是137萬,而單曲《Are you ok》的評論有兩萬八千條,花式實現“參與感”營銷。
樂高近幾年用樂高積木來做定格動畫,重現經典MV,當這些MV被放到云音樂平臺上后,獲得最高贊的評論里,不是音樂,而是樂迷在回顧和樂高的回憶。
云音樂上的原創歌手資源,未來也是品牌可以考慮的合作資源。這和網易云音樂平臺自身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網易云音樂CEO朱一聞就表示,未來的競爭將集中在音樂上下游的整合,對音樂內容或者是音樂平臺的運營,以及產品創新的方面。
兩億元投入的音樂人扶持計劃,目標是讓音樂人變得更火。當中還提出了“音樂人對接服務”,盡管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明確的案例,但是相信不遠的將來,云音樂很快就能發展起來。
從微博、微信到知乎、網易云音樂。超大音樂社交平臺的異軍突起再次說明,傳統營銷時代沒落,新營銷時代加速來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