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老北京胡同,一個訴說著時間故事的地方
來源:photorys
原標題:不要在北京瞎晃悠,因為這里有3000個時光隧道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北京有多少條胡同?老北京的民諺說:“大胡同就有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數?!?/p>
北京的胡同,各有各的歷史和傳說。
那天,去逛前門附近的楊梅竹斜街,一路走過那些老人,那些老房子,就像走進一個“時光展”,每個人、每塊磚,都在訴說著時間的故事。
胡|同|時|光|展
▼
1
小樓里/裝不下上市的理想
小道上/容不下為夢想奔波的步伐
唯一能的/是擰慢時間的發條
讓這里的時光變慢
2
有時候/建造家的
不是鋼筋水泥石頭/而是家人間的關系
家/沒有新舊高低之分
有愛/每個家都是一座小洋房
3
時間是個打氣筒/為你撐開衣衫
時間是把榔頭/敲掉你的牙
時間是包除草劑/撒在你頭頂
4
不想長大/但一定會長大
不想變老/卻可以一直做個憤青
無法主宰皮囊/卻可以做內心的主人
5
一紙愿望清單/一起仗劍天涯
那些年輕時候的約定/一個個打上勾
扶我起來/下一站出發
6
黑色/棕色/黃色
什么顏色的頭發最終都會花白
就像最開始是糖水/汽水/烈酒的愛情
也都終將變成白開水
7
時間是個放大器
明明同樣大的格子/到肚子那卻格外大
8
時間久了/記憶變得茂密
時不時探身到記憶深處
剪幾根記憶的旁枝/摘幾顆記憶結的果子
9
兩個人日子過久了以后
開心時/總會從回憶庫里翻出幾件開心舊事
吵架時/也總會翻出所有別扭火上澆油
10
豬腳離開了豬
燒烤燉煮都毫無知覺
你才離開我一天/我就開始煎熬
11
“我是不是老了很多”
“不不,和年輕時一樣帥氣英俊”
就這樣撒著謊一起變老
12
托腮是思念的一種儀式
苦瓜是思念的一種味道
青色/也苦澀
13
老時的拐杖/是一根棍
年輕時的拐杖/是闖蕩的夢想
幼時的拐杖/是對世界的好奇心
總有東西/支撐向前
14
起風的時候/總會想起年輕時對她說的情話
“我眼睛進沙子了”/“不,那是隕石”
“?”/“你的眼睛是大海,每一粒沙塵都是落向那里的隕石”
15
那些撫不平的褶皺/像蒼勁老樹的樹皮
所有的往事都藏在細縫中
總在不經意間/觸及到某一件
16
有些事/喝醉了也忘不掉
有些人/別過臉去也還在眼里
17
頭發會花白/視野會模糊
皺紋會生長/皮肉會松垮
倔強不會改
18
年紀大了/總會長出各種小肚子
腰上的小肚子/胳膊上的小肚子/臉上的小肚子
就連眼睛/也長出叫眼袋的小肚子
19
年輕那會兒/是“老公,拿蒲扇給我扇扇”
如今這會兒/是“老伴兒,空天溫度調低兩度”
手動年代/情調就在手邊
20
每個抖神都在想
為什么有空氣吉他競技
卻沒有空氣縫紉機大賽
21
有的粉絲人能吃/有的粉絲能吃人
別惹粉絲/它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動物
22
小時候最容易放空忘我的三個時候
玩游戲/上課/想暗戀的人
23
人都是愛“探頭”的動物
小時候是好奇心/后來是八卦心
再后來是圍觀點贊心
24
沐浴一整天的陽光和春風
穿上它
感覺被春天緊緊抱住
楊梅竹斜街
1、楊梅竹斜街是連接北京大柵欄和琉璃廠東街的一條胡同。清末和民國時期,這里風雅和風騷兼具,既匯集了多家書局書店,也是著名的高級娛樂場所,“魯迅、梁實秋等名人曾多次來此飲酒作樂。蔡鍔也是在此結識小鳳仙。”
2、清乾隆年間的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和現代文學家沈從文都曾經住在這條街上。沈從文初到北京時便住在這里,冬季無火爐,睡覺時把全部能蓋東西都蓋在身上,寫出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等散文體小說。
3、近年,重新鋪設街道地磚,并引進了一些文創機構。和熙熙攘攘的南鑼鼓巷的最大不同是,改造之后,絕大部分原來的居民都留了下來,因此,這條街從生態上還算是“老北京”的,還是胡同居民的,而不是唯游客的。
圖&文 By Photory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