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京東、百度、伊利等大牌為何紛紛向脫口秀演員遞出橄欖枝?
雙11大促節點期間,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足馬力,展開花式宣傳,而今年雙11營銷有一個新現象就是,頭部電商品牌紛紛盯上脫口秀,掀起“脫口秀+直播帶貨”的電商模式進行賣貨。
一、脫口秀節目爆火,脫口秀演員由幕后走向臺前
近幾年脫口秀綜藝興起,比如《吐槽大會》,《奇葩說》《脫口秀大會》《火星情報局》等節目都深受人們的喜愛。
就拿《脫口秀大會》來說,多次登上熱搜,雪國列車CP等諸多話題成功出圈。 脫口秀節目的爆火,與當下輕松的互聯網環境有關。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都喜歡看輕松愉快的節目內容緩解壓力。于是,像脫口秀這樣輕松、詼諧的綜藝節目就受到年輕人追捧。
隨著節目熱度節節攀升,也讓一大批“素人”脫口秀演員成功走到臺前。 《吐槽大會》捧紅了李誕、池子;《奇葩說》捧紅了傅首爾等一大批奇葩辯手,《脫口秀大會》更是捧紅了李雪琴、王建國、楊笠等人。
他們成為了草根明星的代表,也開始接廣告,接商演,搶明星的飯碗。雖然脫口秀演員沒有明星的知名度高,粉絲粘性強,但是因為產出的段子有趣,且形象接地氣,自帶親和力。
像李誕、李雪琴這樣的脫口秀演員,身上帶有“懶宅”、“喪”的標簽,相比明星來說更加接地氣,更能讓受眾產生共情,增強對他們的信任感。 比如李雪琴的段子都來自日常生活的總結,貼近生活的內容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品牌做廣告,目的都在于擴大傳播,獲取流量,不管是流量明星還是脫口秀演員,只要能帶來流量,品牌的目的就能達到,品牌選擇脫口秀,無疑是關注到了脫口秀的流量紅利。
二、泛娛樂營銷市場下沉,脫口秀演員正在迎來商業化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新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脫口秀演員成為品牌營銷的主角,開始接商業合作甚至代言了。
今年雙十一,脫口秀演員更是成為電商巨頭的“香餑餑”,在今年雙十一預熱賽中,天貓、京東紛紛和當紅的脫口秀演員展開合作。
比如京東聯合笑果文化打造了業內的《脫口秀大會3.5季》,以「京東還能這樣」為主題,李誕、李雪琴等人紛紛“吐槽”了自己奇葩網購經歷,安利京東“送貨上門”等服務。
此外,李雪琴還化身“開新大會”的提案代表給京東超市整了一個追新指南。
天貓則邀請李雪琴參加“雙十一線下開放麥”,李雪琴圍繞天貓雙11的優惠規則,得出市值8千億的阿里,折上折后,4000億即可盤下阿里的結論。買不起還可以用花唄。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李雪琴接到的商演或節目代言,數量達12個。其中不乏有京東、天貓這樣的電商巨頭。她還登上《時尚芭莎》拍攝雜志大片。
被稱為“諧音梗大王”的王建國也是接下了多個商演,參加了OPPO、支付寶等品牌的脫口秀,甚至還代言了吉列。
萬萬沒想到靠吐槽也能接到代言,王建國和吉列,一個敢說一個敢接。誰說脫口秀演員不符合品牌形象,王建國用實力證明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還有王勉、龐博、呼蘭等脫口秀演員均接下了多個商演合作,參與直播帶貨。
就連伊利也邀請了奇葩說的奇葩辯手傅首爾進行推廣,傅首爾化身伊利“省錢經紀人”,傳授薅羊毛的終極奧義,教你薅出一片天地。
種種跡象都表明,泛娛樂營銷市場正在下沉,脫口秀演員正在迎來商業化。
這群脫口秀演員的商業化之路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他們不僅能參與電商直播、脫口秀表演,還能接廣告,上綜藝,甚至拍攝雜志,可謂是“全面開花”。
這種草根明星,相比流量明星來說也有著一定的優勢。
脫口秀演員擅長用詼諧幽默的形式,“潤物細無聲”地植入廣告,讓你在聽段子的時候,不自覺接受廣告訊息。
與流量明星的高昂代言費和出場費相比,脫口秀演員的商業推廣費用往往更低,這就意味著企業可以節省經費,更好地花在其它地方。
其實不止脫口秀演員,近些年相聲演員也進軍廣告圈,開始接商業廣告和代言。比如小岳岳就成了老鄉雞的代言人。
究其根本,是在于「有熱度」、「夠新鮮」,脫口秀節目火了之后,自然有品牌看中其新鮮感和話題度。
從流量明星代言到脫口秀演員、相聲演員做廣告,廣告與綜藝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一方面也說明了品牌更加注重內容營銷,更加追求“品效合一”。
三、內容營銷創新升級,脫口秀+電商直播成賣貨新形式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短視頻的快速崛起,衍生出了一大批網紅,無論是像李佳琦、薇婭這樣的直播紅人還是像李子柒這樣的草根紅人,都證實了網紅賣貨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標配了,尤其是頭部主播,帶貨效果更為顯著。今年雙11期間,預售首日薇婭與李佳琦兩位超級帶貨主播就交出了傲人的成績,薇婭以53.2億元的銷售額排在第一名,李佳琦以38.7億元的銷售額排在第二位,再次創造銷售奇跡。
但當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成為普遍現象,難免讓人審美疲勞,與此同時,隨著脫口秀節目的火爆,脫口秀+直播帶貨的電商模式正在應運而生,為直播電商打開了新思路。
相比傳統的直播帶貨來說,脫口秀+電商直播的帶貨形式,稀釋了商業行為,降低了受眾的抵觸情緒,觀看脫口秀演員的直播,像是看講段子一樣輕松,放下了內心的戒備。
同時,脫口秀+直播帶貨的電商模式的形式也更為多樣,可以以冠名、贊助、口播等形式植入廣告訊息,互動性更強,更兼顧了觀看者的感受。
今年9月份的時候,李誕帶領著《脫口秀大會》新一季冠軍王勉開啟了抖音直播帶貨首秀,更有羅永浩團隊傾情加盟,兩人的互相調侃為直播間增添了不少趣味。
李誕用他自己的方式賣符合他氣質的東西,面對一眾大牌,李誕為不同商品量身打造的梗,讓這場直播變成了一場四個小時不間斷的線上脫口秀。
在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的電商直播現場,抖音以“脫口秀+電商直播”的創新玩法,提升了品牌形象。
前段時間,百度以“好奇”二字作為主題概念,聯合浙江衛視打造了國內首檔好奇主題晚會《百度好奇夜》。
為了給晚會預熱,百度更是邀請到了脫口秀界紅人李誕、王建國等人,跨界上演了一場「搜」好笑的脫口秀,不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頗有新意。
李誕從“百度上搜索王建國同名人數”到“用百度測試有沒有網”的場景段子,潛移默化地安利百度的搜索功能,突出百度的“搜索”特性。
王建國則與十年前的自己對話,將「好奇心」放在「職業的選擇」語境下。在“諧音梗”等自黑段子中,不露痕跡地將百度識別、百度人物等功能點植入用戶腦中。
整場晚會段子與內容高度貼合,百度通過打造一場脫口秀晚會,將「好奇」與「百度」進行深度關聯,既深化了品牌特性,也展現出品牌對用戶的關懷。
這種泛娛樂內容的產出,很好地平衡了電商直播的商業性以及受眾的觀看體驗,促進電商直播良性循環。
結 語
脫口秀憑借其直白的語言和幽默輕松的風格,成為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觀看線下脫口秀更是成為年輕主流用戶的一種生活新方式。
相比其他的內容載體,脫口秀的形式天生自帶幽默、親近的屬性,更易吸引喜歡新鮮趣味內容的年輕用戶,引發年輕目標群體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破圈傳播的目的。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面對口味越來越挑剔的年輕人,品牌也需要轉變營銷思維,不斷創新,以受眾喜聞樂見的營銷方式,更加注重內容營銷,兼顧受眾感受,去撬動年輕市場,建立與受眾的情感連接。
脫口秀營銷的優勢是它足夠“新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受眾具有很強的接納性。在這種背景下,品牌選擇以脫口秀的形式,無疑是一種新潮又討喜的營銷新形式。
4A廣告文案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