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死、social過敏癥,邏輯男李叫獸憑什么在25歲走上人生巔峰?
來源:DoMarketing-營銷智庫(公眾號:Domarketing-001)
作者:阿sue
《7頁PPT教你秒懂互聯網文案》?噗,這標題不行,不吸引人啊。2014年年底,某位新媒體小編呆坐在電腦前,在一個閱讀量少的可憐的公眾號里發現了這篇干貨,并且隨手給它改了個更具有互聯網氣質的名字《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有什么不同》。他這一改,改醒了另一個還在苦苦堅持的小編,李靖。
此時的李靖,還是個在清華讀研的學生。2014年3月,他注冊了一個名叫做李叫獸的公眾號,但沒過多久,這個號就因為主人的毅力問題差點兒夭折。
李靖重新啟動了更新計劃,逼著自己每周更一篇原創,堅持了幾個月后,粉絲依然不過600人。李靖開始懷疑:我能堅持下來嗎?他的同學告訴他,得了,放棄吧!
直到這篇爆文出現,李靖終于松了一口氣:啊,營銷圈里終于刷起了我李叫獸的文章! 他不知道,從此刻起,一個關于李叫獸的傳說也在悄悄醞釀。
那個失意的男同學
三年前,李叫獸坐在武大的教室里,一邊聽著百度的宣講會,一邊斗志昂揚的規劃著自己的BAT之路。殘酷的是,百度并沒有給他機會,騰訊也沒有,之后的上市公司也都拒絕了他的橄欖枝。
李叫獸對此心有郁結,在知乎憤怒的寫下:F***,送給那些將他拒之門外的狗屁招聘套路。
校招全軍覆沒以后,叫獸把目光轉移到了更加激烈的保研戰場,而且對準的是中國最牛逼的高校——清華,但是清華的每個專業方向只收一個人啊,如何才能保證十拿九穩的被錄取呢。
叫獸想了個辦法,當別人都對自己報的專業遮遮掩掩時,叫獸高調的宣布,我要考的是清華的營銷專業,而且是一定能考上的那種,你們看著辦吧。
在考研這條狹窄的林蔭小道上,關鍵時候還是得認慫。果不其然,沒人和他報同樣的方向,叫獸順利的來到了五道口讀研。
畢業那年,歷史又開始驚人的相似,叫獸再度陷入無邊無際的惆悵中。為什么呢,首先是公號搗鼓了幾個月也沒什么起色,再是,做了一些線下公開課也不怎么招人待見,要知道,為了創業,叫獸可是殘忍的拒絕了年薪300萬的offer啊。
書中自有李叫獸
爆發之前總是要有點兒鋪墊的。
《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有什么不同》紅了以后,營銷圈終于發現了這位有才華的年輕人,每周都能出一篇質量這么高的干貨,不是一般人吶。
是的,李叫獸真的不是一般人,他是一個靦腆的山東大漢。他發現,要想成功,手里必須有人脈。但自己又是個不善于社交的人,怎么才能獲得人脈呢?
強行裝活潑,自己擰巴,別人也擰巴,還特費時間。既然補不齊短板,只能曲線救國嘍。叫獸認為當你很牛逼的時候,自然會有人來主動認識你,而寫寫寫就是讓他牛逼的利器。
于是,同學們都忙著social的時候,叫獸卻放棄了所有無意義的社交,全心專注在有深度的商業分析文章。這期間,他還看了大量有關營銷、心理、商業的書。
當讀到《金字塔原理》的時候,叫獸對書里所講的“邏輯化”寫作較起了真兒,為了用這種方式寫出一條開會通知,叫獸反復琢磨了一兩個小時才發出去。
這還不算什么,還有更奇葩的。據武大某不知名同學透露,有次在長江兩側的飯店吃飯時,叫獸為了選個更合理的位置,花了整整一個小時,用剛學完的“決策樹”把兩個選擇都演繹了一遍,才做出了決定。
噗……學霸的世界,我們普通小老百姓還真理解不了。
這種邏輯性極強的思維在他的文章中也有體現。觀察他寫過的文章,會發現幾乎所有文章都遵循的是以下套路:
寫作背景
提出問題
幾個小論點解決方案
結語
比如下面這篇經典文章,用的就是這種套路:
除了邏輯性強以外,李叫獸的文章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可讀性也高。文章雖然沒有多么華麗的辭藻,但是,讀起來卻讓人感覺很舒暢,這和他善于運用視覺化、類比、舉案例等方法也有關。
比如,在這篇同樣是爆款的《X型文案和Y型文案,李叫獸教你如何減少文案中的“自嗨現象》中,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知道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區別,李叫獸就采用了對比的方式:
還有舉例的手法,以小米體重秤來舉例,來對比兩種文案的差別:
Y文案寫法
X文案寫法
用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有節奏的啟迪讀者,而不是為了炫耀文字功底,這是李叫獸的聰明之處。但,真正讓他刷屏的還是文章的深度與洞察,有人把他鉆研幾年的干貨免費分享出來,你會選擇視而不見嗎?
當然不會,而且你還會選擇安利朋友圈,因為文章質量就代表著你的品味。所以,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叫獸的粉絲蹭蹭蹭的漲,據說,2015年的時候,粉絲數量順利過50萬大關。
與百度的夫妻相
李叫獸紅了。
紅到什么程度呢?2016年,他的文章傳播量突破千萬?;⑿峤o他頒了個獎,告訴他,你就是2016年最棒的寫手。魯豫和新榜再來添一把柴火,沒錯,我們以人品擔保,他的公眾號值得一看。
就連那些年表白遭拒的百度也回心轉意了,百度心想,士別三日,果然得刮目相看。于是,拿出了滿滿誠意來重新追回這位昔日的追求者。
2016年的12月30日,當所有人忙著慶祝新年的時候,李叫獸的人生也翻開了下一個篇章。百度對著全世界宣布,李叫獸是我的人了,他的公司已經被百度全資收購,而李叫獸本人也將成為百度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
在這之前,多家互聯網公司都曾收到過叫獸給出的“好人卡”,叫獸給出的答復是,“我比較想做營銷的工具。拿汽車來比喻,我不喜歡做司機,但我喜歡設計流水線造車?!?/p>
而9月,百度發出的offer滿足了他的條件,這讓叫獸最終同意加入。雖然被收購,但除了會有一些技術人員的加入,李叫獸的團隊仍然將獨立運作,并保留獨立的品牌。
這一年,李叫獸25歲,研究生剛畢業一年。
營銷科學化?!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擱哪兒都不是句正確的廢話。
對于李叫獸來說,和百度副總裁這個頭銜一同而來的,還有各路人馬的冷嘲熱諷。有人說,他只是個會做書摘的自媒體,從沒做過營銷實戰。
還有人找出了李叫獸團隊操刀的南孚文案,提出質疑:“連訴求點都混淆了的廣告能是好廣告嗎?”
(背景:南孚針對85后年輕人推出了一款新產品(南孚糖果裝電池),找叫獸設計一個宣告上市的文案,叫獸分別以振動棒、遙控器、收音機為參照物來突出電池的持久性,該作者認為,作為主角的糖果色、85后沒有突出。)
李叫獸不這么認為,他把他所輸出的內容稱之為“營銷科學化”,“過去營銷高度依靠拍腦袋,幾乎無法培訓。開會的時候,人們會尊重技術總監與財務總監的想法,但營銷總監說自己的營銷方案或創意時,會議就炸鍋了。很多人不相信營銷是專業的工作。”李叫獸希望通過“營銷科學化”扭轉這種現象。
譬如,下面這組廣告非常的有創意,而且拿過不少大獎,但從廣告效果的角度來講,卻是完全無效的,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吸煙導致的后果,可能在二十年后才會體現,而這種長期的激勵很難改變短期的習慣。這種廣告運用恐懼訴求的手法,可以讓人產生恐懼感,但恐懼訴求在廣告策略中適用于刺激沖動性購買的,刺激即時性行動的,而并不適用于刺激長期行為改變。因此,我們更需要的反而是一個短期的激勵。
即使廣告是講求創意和洞察的行業,也需要理性的支撐。很多被我們稱之為“感性”的工作,當用科學的辦法來提高時,它會有非常明顯的改進。
營銷的科學化顯然不能依靠單純的定性判斷解決,越來越重視ROI的廣告主需要數據看到直接的效果。
李叫獸坦言,百度有著強大的數據可以幫他更好的工作,這才是他加盟百度的原因。
預言家李叫獸再次跳警
后知后覺的人總要付出點代價,營銷也是這樣。
因為,我們的消費者在變,他們變得更聰明、更具有懷疑精神、更不容易被洗腦,還拿老一套的招數來對付這屆消費者,顯然是要失業的。
近日,李叫獸在某公開課上給出了他對于營銷發展趨勢三個預測:
自夸營銷VS創造興趣
“如何夸產品”是廣告界永恒的話題。早期的時候,講究“局部賣點夸張”,具體操作方法就是抓住某個賣點往死里夸。誰夸得更厲害、更有創意,誰家的產品自然也賣的更好。
(三家同為快遞廣告)
當消費者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時,這種方法或許有效,但現在,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同質化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這種方法就不再有效了。
因為消費者可以直接問朋友、同事、可以查測評網站,哪家的產品更好用,而不是只單單看廣告。
因此,未來的廣告最重要的不是夸獎你的某個屬性,而是在你的優勢環節創造興趣。比如,當你的汽車定位是“越野汽車”時,你可以在“越野”上創造用戶興趣,讓他們覺得在室外“越野”遠比宅在家里有趣。
過度承諾VS逆向營銷
如果某美白產品向你承諾,三十天讓你白的發亮、白的反光,結果一個月后,你看看鏡子里蠟黃的自己,一點都沒有白過來,你會對這款產品作何感想?大概是,你不但會惡狠狠的給這個牌子差評,而且還會奔走相告:這牌子簡直太坑了!
事實就是,對于品牌來說,如果你給的承諾太美好,美好的遠超過了自己的實力,那么就等著被打入冷宮吧,消費者只會離你遠遠兒的。
與其想著法兒的套路消費者,不如真誠一點,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我家的敞篷車酷到飛起,但是開車之前你得先喂飽蚊子,怎么樣,買么?”
有時候逆向營銷,承認自己的缺點,反而比過度承諾要好。
情感式助推說服VS動機說服
當你同時看到上面這兩條文案時,會有什么想法?
答案是,第一條會感動你,但你會因為第二條決定去買電視。因為第一條文案制造的片刻的感動,在你真正去買電視機的時候已經消散。而第二條在此基礎上還給了你購買動機。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廣告和最終購買動機無關,想要單純的通過“感動”用戶等助推方式來說服消費者,在信息嘈雜多元的時代,確實是越來越難了。
時光流淌,時勢卻還在造著英雄
1971年,25歲的特朗普剛剛接手了他父親的公司Elizabeth Trump & Son。
1980年,蘋果上市,市值12億美元,那年,喬布斯25歲。
1990年,在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火車上,25歲的J.K.羅琳構思出了哈利波特的故事,并在當天晚上著手寫她的第一本書。
2009年,Facebook第一次現金流轉正,用戶量達到了三億,扎克伯格25歲。
風光與年齡無關,李叫獸不算是個特例,25歲,有為的年輕人多了去了……
在百度即將出局BAT、AI和信息流被百度提上新戰略高地的當下,對李叫獸的評判,或許還需要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里去觀察,例如未來的3-5年。
DoMarketing-營銷智庫(公眾號:Domarketing-00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