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字化博弈,網易能否繼續守正出奇?
1個網易數字產業中心、2個網易數字產業基地、28個網易聯合創新中心、15000家企業培育……
這是網易在2020 CITC上曬出的成績單。
可能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產業互聯網的熱鬧只屬于BAT、華為等擅長造勢的玩家,向來低調的網易一直是被低估的對象,卻選擇性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對于一家有23年歷史的老牌互聯網企業,一家趕上互聯網所有技術節點的企業,注定不會在產業數字化的浪潮里做一個旁觀者。
當網易開始有意向外界秀肌肉,正式成立網易數字產業事業部迎擊風口,似乎還需要回答另一個問題:屬于網易的機會在哪里?
01 起底丁磊的“兵工廠”
網易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江湖里最為特殊的存在。
提起網易的時候,有人會想起“豬廠”的封號,有人會懷念網易的食堂,也有人會答出網易云音樂、網易云課堂等膾炙人口的產品……唯有網易的技術團隊,偏偏成了深藏功與名、不為太多人熟知的“神秘部隊”。
然而所有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是,做企業就像是造房子,產品、品牌、營銷等都是外在的裝飾品,想要房子在風雨中屹立不倒,根基其實還是技術。對于追求基業長青的網易,自然也不例外,而擔綱丁磊“兵工廠”的正是網易杭州研究院。
時間回到2006年前后,彼時的網易可謂風頭正盛,坐擁全球最大的中文郵箱,躋身互聯網三大門戶的行列,同時手中還握著游戲這頭“現金奶牛”。但在平靜的湖面下,網易卻在技術上碰到了瓶頸,游戲點卡的Oracle數據庫不堪重負,相冊的數據庫還堆在一個700G大小的MySQL里,NFS搭出來的分布式存儲集群問題頻發。
針對這些棘手問題,丁磊迅速作出了兩大布局:在北京成立有道團隊專攻搜索技術,在杭州設立研究院聚焦互聯網創新業務。
注: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 汪源
彼時中國互聯網還沒有企業單獨成立研究院,就連谷歌也還沒有專職的研究部門,技術和業務往往是在一起的。所以網易杭州研究院并沒有選擇純技術研發的定位,而是背負了業務創新與技術研究的雙重職責:
一面攻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技術難關,同時建設項目管理、商業智能、運維部、質量保障、用戶中心等團隊,支撐網易已有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探索這些先進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為網易培育更多新業務,促進集團多元化發展。
在這樣獨特定位指導下,網易杭州研究院探索出了一條融合技術、人才、產品、運營四大要素于一體的創新范式。
這一創新體系迸發出來的能量讓網易欣喜。2014年前后,網易的互聯網產品線進入到爆發期,網易云音樂、網易云課程、網易考拉、LOFTER、網易云閱讀等產品應運而生,憑借扎實的產品功底和用戶體驗,坊間逐漸流行起了“網易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
不過,網易杭州研究院并沒有停下腳步。2016年網易杭州研究院推出多項“場景化云服務”,正式宣布進入企業服務市場,同時探索其創新范式在數字產業化方面的應用。
目前產業化最新沉淀出的產品就是新發布的網易數字產業平臺,計劃將網易沉淀23年的核心技術、生態資源、運營能力和合作伙伴的應用,凝聚為針對文創、教育、電商、制造、農業等領域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產業培育、生態建設、人才培養的一攬子服務。
02 網易特色的路線圖
2016年是網易杭州研究院進一步轉變方向的時間拐點。
和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的思路一樣,當互聯網的人工紅利漸漸消失,圍繞產業互聯網的呼聲日漸高漲,將自身積累的技術和經驗輸出給合作伙伴,將內部跑通和驗證的創新范式落地更多的行業,也是網易進軍產業市場的初衷。
不同的是,作為產業化主力軍的網易杭州研究院并沒有像阿里、騰訊那樣高舉高打,而是繼承了網易擅長的守正出奇策略:
所謂的“守正”,可以理解為順應潮水的方向。
互聯網行業進入到瓶頸期后,互聯網企業的掌門人和資本市場都將目光瞄向了二三線城市,相較于數字化平穩推進的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仍然有大量互聯網未曾滲透的空白地帶,從土特產加工廠到鑄造業工廠,再到教育、電競、文創等產業,技術在這些市場有著龐大的應用空間。
網易自然也不例外。比如網易的工業互聯網團隊跑了300多家工廠,對每家工廠遇到的痛點和數字化能夠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討論和思考。摸清了二三線城市中各行各業存在的問題后,網易開始以聯合創新中心的形式為企業賦能轉型,經過長時間的摸爬滾打和經驗積累,逐漸形成了網易聯合創新中心、網易數字產業中心、網易數字產業基地三大載體,根據不同城市的產業規模和需要進行針對性布局。
對應的“出奇”,可以理解為網易找到的切口。
有別于阿里、華為等圍繞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展開的宏大布局,網易在一座城市扎根前首先會關注當地的產業政策,然后評估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業結合點。比如落地在成都高新區的網易數字產業基地,將打造面向西南地區的數字內容創業集聚地;蘭州網易聯合創新中心關注的核心產業是文創和農業。
確切地說,網易的戰略思路是“對癥下藥”,與網易杭州研究院的使命和背景不無關系。就像網易杭州研究院曾開創性的提出了“場景化”云服務的理念,強調技術要直接解決企業業務痛點,結合軟件生產、業務安全、通信與視頻等典型場景給出破解技術難題的“特效藥”。這種務實的風格也被延續到了產業數字化賽道上,在整個市場都在講述大戰略、大布局的時候,網易走出了一條差異化之路。
畢竟產業數字化不只有顛覆或重構的模式,深入到產業中去做企業的賦能者,切實幫助企業處理卡脖子的問題,同樣是推動產業數字化的一種范式,同樣可以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上抓住市場的話語權。
03 產業數字化進行時
只是習慣了低調的網易,為何在這樣的節點上秀肌肉?
2020年的特殊之處似乎已無需贅言,經濟增長一度由正轉負,也為中國的經濟態勢制造了新的分水嶺:2020年前的“產業化”,多半是指數字產業化,即要將數字產業持續做大做強;2020年后的“產業化”,已經是產業數字化,即推進工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
特別是在新基建、“十四五”規劃等頂層設計的引領下,產業數字化從未來時進入到現在進行時,而且有著不可逆的趨勢。
原本還在遲疑是否數字化轉型,在心中盤算一筆經濟賬的傳統企業,面臨的不再是一項可選題,而是一道關乎生死存亡的必選題。對于數字化弄潮兒的互聯網巨頭而言,產業化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候選項,需要切換企業的核心賽道。
曾經在互聯網上締造過神話,并且有著充裕現金流和人才優勢的網易,顯然不愿意成為新語境下的守舊者,何況網易杭州研究院早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16年網易聯合創新中心首次落地運營,不到五年的時間,包含網易聯合創新中心、網易數字產業中心、網易數字產業基地在內的創新載體已經在30多個城市生根,網易“對癥下藥”的策略被證明是幫助地方產業升級的良方。
2018年7月,網易聯合創新中心正式落戶南寧,針對廣西在農業自然資源方面的優勢,網易選擇將智慧農業作為雙方合作的切入點,并將2009年開始探索的“互聯網+農業”的技術和運營經驗輸出給當地企業。
其中廣西邕之泰實業有限公司利用網易的產品和技術完成了數據中臺的建設,并在網易的幫助下完善了產業數字化體系與上下游管理創新,最終企業的經濟效益較過去提升了200%。網易沒有料到的是,廣西邕之泰實業有限公司嘗到了甜頭后主動找到網易聯合創新中心,試圖利用網易的技術資源打造區域化的畜禽肉品供應鏈聯盟平臺,想要帶動上下游企業的智慧化轉型。
類似的案例可能有很多,卻為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幕:產業數字化的本質并非是兜售技術或解決方案,而是幫助當地企業擺脫傳統的生產模式,幫助他們走出轉型升級的新路子。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回頭再看時,曾經的一個普通合作項目,潛移默化中為當地產業帶來了“雪中送炭”的倍增效應。
至少從2020 CITC上傳遞出的信號來看,成立網易數字產業事業部、發布網易數字產業平臺和網易數字產業生態平臺等一套組合拳的背后,網易賦能地方產業數字化的布局正進一步向縱深挺進。
04 結束語
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預測,科技企業賦能B端、服務C端,將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將為科技企業帶來40萬億至50萬億元的整體市值。
言外之意,產業數字化的市場空間要遠大于互聯網。
陪伴了我們20多年的互聯網,孕育出了阿里、百度、網易等風格迥異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多元化的精彩服務,產業數字化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阿里、騰訊、華為等長袖善舞的玩家,也需要網易這樣低調務實做事的企業,中國的產業數字化大格局從來都不只有一種底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