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沒用的行為,就是講道理
人生在世,都逃不過一個理字。這也要講道理,那也要講道理。可有的時候,最沒用的,也是講道理。
一旦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不同,你再講道理也沒用,若是認知相同,不講也會懂。
1、三觀不同,講道理就是浪費口舌
生活中,我們常主張“以理服人”。
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幾個人會真真正正的坐下來,去聽你講道理。
若是三觀不一致,即使你講再多的道理,也是也是對牛彈琴。
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例子。我的一個大學室友小雨是一個長相精致,愛美的女孩。
而另外一個室友阿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每次去上課之前,小雨都會一大早起來,然后畫一個很精致的妝容,再去教室。
久而久之,阿露就認為小雨每天都花太多的時間在打扮上面,還不如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去看書學習。
于是,她就想盡各種辦法去說服小雨。
但小雨卻不以為然,她覺得自己打扮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女為悅己者容。
兩人談來談去,都沒有說服對方,也沒有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最后只能就此作罷。
之后,倆人也因為話不投機,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雖然在這件事情上,并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個人的看法不同罷了。
但卻深刻的體現出了一個道理:觀念不同,講道理沒用!
在網絡上有這么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里。
我深以為然。三觀不同,認知不一致的人,不管你講再多的道理,都是對牛彈琴。
所以,我們都要明白,對于三觀不同的人,講道理就是最沒用的行為,也是最無效的努力。
2、不經他人事,任何的道理都是最蒼白的
在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中有這么一個片段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視頻中,一位年輕的女教師來給一群墮落的少年:開始,這位女教師侃侃而談。
講了一些聽起來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想要去感化這些少年,以幫助他們可以重新適應社會。
而在堂下坐著的這些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把她的這些道理聽進去,甚至還帶著一臉不屑和嘲笑。
這時,一位名叫劉曉莉的女孩子站了起來說:
“你省省力氣吧,你以為你這么誠懇的樣子,每天跟我們說幾句話,就能挽救一個少女的靈魂嗎?
你每天教我們怎么應付事,怎么應付人,在座的每一個人的生活經驗沒比你豐富啊。”
說完這些話,整個教室響起來掌聲,是表示對劉曉莉的贊同,似乎也是對女教師的藐視。
劉曉莉接著又說:“你大學剛畢業就來教我們,你見過的壞人最多就是隨地吐痰,電梯抽煙,借錢不還。
而你做夢都想不到一個15歲的人要養七個弟妹,一個好賭的媽,一個整天喝醉酒的爸爸是什么樣子吧。
你的命生的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雖然命生的好不是有罪,可是你每天都跟我們講這些不切實際的話。
沒有人會覺得你是苦口婆心,只會認為你在說風涼話……”女孩一股氣把自己的心酸經歷講了出來。
相比起來,女老師之前所講的這些大道理,顯得更加的輕飄飄而又蒼白。
很多時候,在現實面前,任何的道理,都是無法抵達苦難之人內心的靈魂。
道理誰都懂,任何人也都可以出來說兩句大道理,但卻不及一個實際的行動來得有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雙方都沒有錯,而是雙方的處境不同,道理也就不一樣了。
我們能做的,只有一些實際的行動,或者保持沉默!
這才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3、曾在網上看過這樣的段子:跟朋友講道理,就是不想處了;跟領導講道理,就是不想混了。
跟父母講道理,就是不想孝順了;跟老婆講道理,就是不想過了;跟女朋友講道理,就是想要分手了。
由此可見,在生活當中,講道理有可能起到的不是積極的作用,而是會讓一段關系變得更加緊張。
所以,講道理,是這個世界上情商最低的行為,也是最沒用的行為。
畢竟懂你的人不用講,不懂你的人講了也白講。
經歷多了,你也就明白了,要么付出實際行動,要么懂得保持沉默,才是最高級的處事智慧!
而講道理,不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