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破千億美元,百度趟出了智能化的新路
經過一輪8.21%的上漲后,百度市值破千億美元。
大約從去年12月份開始,百度的股價正式進入上漲通道,短短兩個月內的累計漲幅已經超110%。同時外界針對百度重新估值的討論也越來越多,瑞信和瑞銀等知名投行的分析師均對百度的市值給過超千億美元的預期。
為何百度的股價能夠從低點一路飆升,并走出一個漂亮的U形?
可以找到的背景是SOTP估值法的流行,即對每個業務部門或子公司的價值進行單獨評估,然后將它們相加以獲得企業總價值的方法來對企業進行評估。相較于過去流行的DCF(現金流折現)模型,百度智能云、自動駕駛、小度等AI新業務被納入到百度的估值體系中,也是百度市值穩步增長的主要誘因。
當SOTP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投行采用,百度AI所代表的新興業務的價值正在越來越多人看到。
孤獨歲月的默默堅守
“耐得住萬丈孤獨,才能裝得下星辰大海?!?/p>
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今天的百度,可謂相當貼切。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百度都是資本市場低估的對象,眼看靠商業模式取勝的友商們市值一路狂奔,甚至是一些新崛起的互聯網大戶都在市值上超過了百度。
其中的癥結離不開百度的“技術流”打法,在技術維度上遙遙領先于同等量級的企業,但本身的商業模式并不復雜,對比友商們嫻熟的商業布局和斂財技術,百度只是沿著技術生出了些許枝芽。在現金流深度影響企業估值的時代里,電商平臺和吸金能力強大的游戲公司早早享受了模式的紅利,“技術流”則一度不被看好。
不過百度并未刻意討好資本市場,而是默默堅守著技術長期主義的方向,哪怕是在局面再惡劣的局面下,都未停止在AI領域的激進投入。按照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經在某個行業論壇上透露的信息:“百度對AI的投入是長期的、持續的。過去十年,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15%以上。”
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并未及時在百度的市值上應驗,但技術上的厚積薄發極大地充實了百度的“彈藥庫”。僅僅以2020年為例,百度的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高達9364件,專利授權量達到2682件,并且有260多篇論文被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雄厚的技術硬實力讓百度AI有條不紊進行了長遠的戰略部署:
底層基座是百度大腦,作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語音、視覺、深度學習等百度AI技術的集大成者,百度大腦不僅布局全面,還已經對外開放了270多項核心AI技術能力。
生態基礎是百度飛槳,作為國內唯一開源開放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已經服務了來自工業、農業、金融、城市、醫療、能源、教育等各行業的265多萬開發者,10萬家企業,訓練了超過34萬個模型。同時在芯片層面與自主研發的昆侖芯片融合,構建了強大的軟硬件生態護城河,降低了被“卡脖子”的風險。
賦能路徑則是百度智能云、Apollo、小度等新興業務體系,既是檢驗百度AI技術能力的標桿,也是百度探索AI商業化的前沿陣地,某種程度是也是百度與市場對話的渠道:百度已經將未來的想象空間和講新故事的能力押到了AI。
在一家企業處于高光時刻的時候,幾乎任何一個決策都不缺少鮮花和掌聲,恰恰是不被認可的孤獨歲月,更能考驗一家企業的戰略定力和商業嗅覺,在冥冥中決定了一家企業最后能夠走多遠。
駛向科技的星辰大海
2021年初的時候,“百度造車”的消息在一夜之間刷屏,原本“遲鈍”的資本市場迅速給出了反應:
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凱瑟琳·伍德攜旗下三大基重倉百度股票;瑞穗、瑞信等紛紛調高百度的目標股價,百度正式進入到千億美金市值的時代……在技術長期主義的堅守之下,百度終于等來了屬于自己的勝利。
百度的造車技術就像一顆吸引資本市場注意力的信號彈。根據麥肯錫的預測,2040年中國自動駕駛車輛將占到乘客總里程的66%,自動駕駛汽車的銷售收入將達到9000億美元,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萬億美元。一個兩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儼然是所有機構都無法忽略的存在。
何況百度并不缺少攪局的資格,相比于蔚來、小鵬、理想等被追捧的造車新勢力,百度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布局已經長達8年,穩居自動駕駛的第一梯隊。與吉利“聯姻”補齊生產端的短板后,“百度造車”的故事可謂相當誘人,也難怪摩根大通對“百度造車”的初步保守估值已經達到140億美元。
隨著“百度造車”一同映入資本視線的還有百度智能云、小度等新興業務,坊間也屢屢出現對AI新業務估值的討論。
比如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別交出了20億元和22億元的成績單,根據第三季度41%的yoy增速,預計2021年的市場營收保底在110億元。即使按照6倍的市盈率進行估算,百度智能云的市值也有100億美元。倘若算上“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排名第一”的行業背書,百度智能云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
IDC報告顯示,百度智能云連續三次在AI Cloud領域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
再比如小度獨立融資的消息確認后,估值已經在30億美元左右。也有人對照曠視22.5倍市銷率,參考小度在2019年1900萬的銷量和對應的銷售額,對小度的智能音箱業務給出了91.6億美元……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參照SOTP估值法,所涉及的也只是百度AI對外賦能的新興業務,諸如百度大腦、飛槳、昆侖芯片等并不在被估算的范疇,而這些不可被估量的“隱形資產”恰恰是百度的想象空間所在。
畢竟百度的AI體系仍在快速成長,不排除結合市場需求繼續孵化新興業務的可能。就像當前的AI應用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等領域,而百度在自然語言理解層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正在等待市場的爆發點出現。
千億美元僅僅是起點
一個大膽的猜測:千億美元的市值不會是百度的終點。
百度的市值一路沖上千億美金,但比數字本身更有價值的,其實是資本市場審視百度的方式:不再是一家搜索引擎為主的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扎根人工智能的科技企業,百度的命運已經和人工智能深深綁定在一起。
可人工智能才剛剛邁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斯坦福大學曾經對美國85萬家工廠進行調查,結果有些讓人瞠目結舌:只有1.3%的工廠采用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技術。只要對前幾次工業革命有所了解,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生產力走進千行萬業將是不可逆的市場趨勢,也預示著人工智能行業仍然存在難以被直觀衡量的巨大藍海。
百度恰恰是這一歷史進程中最有野心的玩家之一,不僅是在技術研發上連續十年的持續高投入,還進一步打通了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目的正是將百度智能云作為AI能力的輸出載體,進而降低各行各業應用人工智能的門檻,將人工智能以一種通用技術能力的形式流向社會的每個角落。
對于一家致力于將AI大規模商業化的企業,市值何止千萬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