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兩句艷詩里學到的營銷思維
雙十一即將來臨,一打開手機滿屏都是荷爾蒙氣息。
讓我們沉浸在青春的荷爾蒙里,來品一品古人的小艷詩,感受一下那時的男女之情,順便領悟一下營銷之道,沒準還能在這個“雙11”脫單成功。
01 羞羞小艷詩
有一天,最高法院的院長來向五祖禪師問道。
禪師說:“你年少時曾讀小艷詩嗎?有兩句與道十分相似:‘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對方表示聽過,當即開悟了。
第一次看到這兩句詩,被驚艷到了。
出自唐人筆記《霍小玉傳》,說的是一個小姐正在通過頻繁呼喚丫鬟小玉,讓自己的心上人檀郎知道自己的位置。一聲聲呼喚不是為了叫“小玉、小玉、小玉”,而是說“親愛的我在這、我在這、我在這……”(小玉在一旁懵了,覺得小姐腦子出啥毛病了)
僅14個字,把那份純真與美好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這兩句詩還包含人生哲學,包含營銷哲學。
五祖禪師說兩句小艷詩與“道”接近,而“道”大多是相通的,與營銷之道更是十分契合。
接下來聊的營銷不是賣貨,而是領悟人性,進而掌握文字影響人、打動人、搞定人的營銷思維與方法。錢乃身外之物,學會俘獲人心,會有人心甘情愿把身體給你,把命給你。
02 營銷心法與人性秘訣
把營銷鉆研到深處,你會發現根本沒有營銷,只有人性。文學和電影也一樣,能否洞穿人性,能否順應人性,直接決定了一部作品的市場價值。
我們說什么不重要,關鍵是對方心里怎么想。
我的老師總結了一套營銷“心法”,只有43個字,非常經典。
永遠不要銷售產品,銷售思維模式
沒有銷售,只有自我銷售
一切營銷問題的答案,都在目標客戶的頭腦里
我們銷售的不是產品,而是目標或夢想實現的結果,客戶要的是結果。而結果是未來的事,在當下只是一種思維,也就是,客戶心里怎么想。當下怎么想,決定了他是否會購買。
客戶怎么想,是客戶自己的事,還是營銷人的事?
表面看是客戶自己的事,客戶不喜歡被推銷、被誘導、被說服,他們希望凡事自己主導。實際上營銷人會在背后做引導,也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布局(流程與文案話術等),讓客戶自我銷售,自我說服。
人是很容易被引導或影響的,在我們的思維里存在很多“蹺蹺板”,按下一頭另一頭就會翹起來。
臺灣一位研究大腦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大腦對特定的外物刺激都有特定的反應,而人腦從控制角度來看,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如果你能把頭腦面對X外物刺激產生Y反應的對照做紀錄(X→Y),你就可以操作對方對我們產生特定的反應。” 這也是成交文案的內功所在。
營銷到一定境界就是,我寫下一句話,就已經知道了你看到時的心理感受。電影里情節、道具、臺詞、背景音樂等的設置,也是如此。
萬萬沒想到,兩句艷詩,居然比營銷心法更加經典和耐人尋味。
除了營銷,這14個字里還包含更多有意思的東西,留給你去品味。
03 給文字以魔力
文字很奇妙,會運用的人,總能瞬間擊穿人心最脆弱的防線,讓人哭、讓人笑、讓人狂……不會運用,就會詞不達意、言不由衷,追不到妹子……
1.重要的是妹子怎么想,而不是你喜歡她
大多數男生追女生就是單刀直入,意圖很明顯,一言不合就表白,不答應就窮追不舍各種表決心,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我認識一個妹子,被人追,說了自己一堆毛病,還是拒絕不了,問我怎么辦,然后我幫她寫了一條微信消息,搞定了。(私信我發給你看啊)
處理這樣的事,不能用抗拒的心態,而是包容與感激。男生追女生,多表現出他的牛逼,他的男子氣概,他的責任與擔當……如果能擊垮這些,自然就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站在跟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格局與胸懷,俯視他、理解他、慈悲待他,站得更高,擊垮他的自信與驕傲,讓他自我懷疑,一身力氣在你這里沒有用武之地。
追求與拒絕的藝術,都在于對方心里的感受與想法。
最近又有人追她,這個更猛,黑自己說打過胎都拒絕不了,問我咋辦。我不干了,拒絕不了就嫁了吧,來一個幫你拒絕一個,以后讓我負責咋辦?
2.一篇QQ日志,融資萬元
大三的時候,想參一個收費10萬元(啟動金1萬)的文案課程,審核嚴格,不料我通過了。但……我交不起學費,于是寫了一篇QQ日志,靠朋友轉發融資成功,讓我把握住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
是一位北京的大哥,之前沒有任何交集,看過別人轉發的日志聯系到我,愿意無償捐助,不要任何回報。他說里面的文字觸動了他,他也經歷過困難,從字里行間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我當初并沒有掌握成交文案的技巧,算是一次誤打誤撞,也是運氣極好,更重要的是這個世界充滿溫情。(這篇日志還在我QQ空間躺著,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把鏈接貼到評論區。)
3.30多萬飛了,派文字去抓回來
經歷過一些荒唐事,比如借錢給人渡過難關,錢一直還不回來。
某天一個群里有位“周易大師”在免費算命,我直接給了188紅包,群主安排私下算了一下。大師說我的錢是被騙了,警察很快會介入,當時我就嚇傻了。問大師怎么辦,他說沒辦法,錢已經“空”了,要不回來了。
前兩件事他說準了,過兩天報警警察介入。但人已潛逃,警察會盡量把案子的性質歸為經濟糾紛,需要補充證據,再找專業律師。
鑒于大師說的錢要不回來了,那還找律師做什么?干脆自己來,先穩定對方情緒,給對方一個還錢的臺階(情義與道德),再曉以利害(嚴重后果),適度施壓。對方陸續在還錢,大師在這一點上沒有算準。
我不擅長口頭上唇槍舌戰,但文字能成為我手里的捆妖繩,都是通過短信和微信實現的。
全程我沒有發怒,因為憤怒解決不了問題,我始終把握一個點,就是對方的感覺與思維,把發怒、恐懼、歇斯底里通通留給對方。
也感謝這次經歷,讓我領悟頗多,也親自操練了一遍營銷思維與文字武器在討債領域的運用,真是受益匪淺。
篇幅所限,先到此為止。我計劃接下來每周更文兩篇,向你展示營銷的“無所不能”與精妙絕倫,值得你擁有,歡迎關注~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