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委婉拒絕”的套路,我們總結了這 4 類 25 種
來源:好奇心研究所(微信號:QLab42)
原標題:你知道“不”字幾種寫法?職場上就有 25 種
撰文:潘姜汐熹
動圖:Giphy
設計、甲方,產品經理……他們都怎么委婉說“不?這里有一份職場拒絕翻譯手冊。
拒絕令人為難,很多人不會直接說不。碰到自己說不出口“不要不行不可以”的時候,你可以學習如何拒絕他人,如果是碰到別人不直說“不要不行不可以”,怎么辦?
轉發“如何拒絕他人”教程請對方學會勇敢說“ no ”是一個授之以漁的方案,但對方大概率不能領會你的無私和友善反而只想揍你,這種時候,你自己最好是懂一些人們委婉表達拒絕的慣用說辭。
職場上禮貌的同事或合作伙伴們總是不會直接說不,但其實,他們說這些的時候基本等于拒絕,比如遙遙無期的“有機會再合作”“有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比如甩鍋給 whoever except me 的 “這事兒我做不了主”“我們內部再討論看看”。
職場博客 Cooper Review 總結了一些常見的“非暴力不合作”套路:
1. 什么話都不說。如果不情愿的話,對方可能裝作突然失聰的樣子死活不接茬,寄希望于不接茬這事就自然地過去了;
2. 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一般是一些根本不可能給到的信息——“很愿意合作,不過我們還想具體了解一下活動當天會不會水逆,以及會影響的相關星座……”
3. 表示“現在暫時不行”——“現在我連軸轉忙另一件事來著,不如你 2023 年夏天再來問問啊?”
4. 提供一些另外的建議。你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方案,對方看過之后另提一個完全沒想好的點子并淡淡地說“挺好的,但試試這個怎么樣” 。
5. 爽快地答應了!說 yes 可能是表達 no 最簡單的方式,對方表示“ sure 沒問題”,然后杳無音信的事不是很常見嗎?
人們這么做的理由很多,或者是找點托辭維系表面的友好氣氛,或者是為了照顧對方的情緒,就連打擊人心的拒信也總要以“ We highly appreaciate your application,but…… ”開頭不是嗎?甚至還有可能是出于“對方搞不清狀況,想要提點他們但又不至于過分直白”的苦心。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了一項名為“你所在的行業都如何委婉地表達“ no ”的調查,根據收到的 3775 次反饋。我們總結了各行各業的人表達拒絕的 4 類 25 種常用說辭:
01 點撥式拒絕
想直說“你不行,能力不夠,你的建議神經病,你給的錢根本不夠”而不能,只好說:
工程:這個幾乎是成本價了,沒有利潤壓縮空間了。
編輯:我覺得您的想法不錯,要是文字再順暢一點就完美了。
運動員:我首發嗎? 教練:狀態好的首發。
各教練選材遇上想來練卻不符合的家長和小朋友:你先回去,到時候我們會打電話給你們。
AE(后期特效):你們有多少預算?
設計:要這么做的話需要資金大概XXX的…免費估計不行,還做嗎?
律師:原則上可以,但這個問題我們可能要看一下未來政策變化。
程序員:這個不是不可以做,但性能上會有問題。
市場推廣:這個廣告創意 666,不過和我們調性有點不搭。
甲方:要不再改改?
02 緩兵式拒絕
再等等看……其實也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甲方財務:好的好的,不過我們還要走流程(正在走流程,也許會一直走流程)。
淘寶客服:我們已經聯絡過快遞,會盡快給親發貨的哦。
產品經理:你的反饋我們已經納入需求池了。
幼師:我們明天可以試試哦~
銀行員工:你可以打人工臺問一下(人工臺永遠在致愛麗絲)。
03 鬼扯式拒絕
直接說不對方一定不接受,那么來編一些(鬼才信)的理由好了:
機關事業單位:小 boss 拒絕下屬的理由:我是為你以后工作前景著想,你這樣大 boss 心里會不高興的。
設計:我 PS 崩了得重裝,晚點再說吧。
快餐連鎖:好的,馬上。(哭瞎自己的眼)
學生:啊!我作業都亂寫的,怕把你害了。
04 甩鍋式拒絕
拿主意不是我!拒絕你的人也不是我!冤有頭債有主,您還是,回家自己哭吧:
零售:實在報歉,我也是打工的。
乙方售前:這個功能我需要回去和技術部門同事確認一下。
售后:這個幫你跟廠家提一下,看廠家怎么批復。
記者:我和我的編輯商量一下。
醫生:這個請主任過來給您評估一下吧。
公務員:這個不歸我們管。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