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又要改?因為你第一步就錯了!
我曾經帶過廣告文案班的一個學員,她是一個化妝品公司的文案。
每次給她布置文案寫作作業,她總是雷厲風行地提筆上馬大戰三百回合,效率倒是挺高,絲毫不拖泥帶水。
但是她完成的作業經常是一塌糊涂。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我駁回,重寫,修改,駁回,重寫,修改......
終于有一次,她理不直氣也壯的對我吼:我不是寫好了嗎?你是不是對我有意(xiang)見(fa)?為什么老是要我改?
我拋給她兩個問題:
1、當你接到文案寫作任務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2、你是如何完成的?
她是這樣回答我的,大意如下:
“每次接到任務后,一般我都是先百度,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案例,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再參考借鑒一下,接著就開始模仿著寫。有靈感還好,可以很快完成,如果沒有靈感可能會憋好幾天,然后才開始動筆。”
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會怎么回答這兩個問題?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說過,如果是想發光發熱但處于迷茫中的文案工作者,那就做好關于傳播的每一件事,(作者微信yyyzhan)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無論哪一行、哪個崗位,關鍵是如何正確擺放自己。
同樣的道理,每一則廣告文案都有它自己的定位。
那什么是定位?
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且不談營銷中的定位理論,僅從漢語的字面意義上去釋義。
定位指確定方位,確定或指出的地方,確定場所或界限(如通過勘察)給這個地產的界限定位。
這是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
那應該如何理解廣告文案的定位?
廣告文案作為廣告的一個必然的組成部分,它以準確體現廣告創意、有效溝通受眾并產生該廣告預期效果為其寫作目的。
通常是為了表明一個觀點,傳遞一條信息,或承諾一個利益,抒發一種情懷。
結合百度百科的釋義,廣告文案的定位即確定廣告文案的方位,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確你寫的廣告文案是給誰看,放在哪里看,目的是什么。
像我接觸過的很多客戶在剛開始溝通時,問及受眾人群,90%的客戶會回答我:當然是給所有人看!
他們都想通過一篇軟文、一則廣告文案就擊中所有人,殊不知那樣只會讓文案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你的文案是寫給所有人的,那它是失敗的。
如果想針對多類人群,完全可以針對其另外創作,但是千萬不要在同一篇軟文、同一則廣告文案里面摻雜。
明確了受眾人群,接下來要弄清楚你的傳播渠道。
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是戶外廣告牌還是商場LED屏?
不一樣的傳播渠道和傳播載體,都會對文案的篇幅、風格、呈現面貌產生影響。
明確了“給誰看”和“在哪看”,然后看完想讓人干嘛呢?
是想表明一個觀點,傳遞一條信息,還是承諾一個利益,抒發一種情懷?是為了轉化銷售或引流粉絲,還是為了塑造形象或者傳播信息?
所以,廣告文案是一種有目的的寫作。
廣告文案的目的制導著文案寫作的全過程,包括廣告標題、廣告文案主題、廣告正文、 結構層次、 廣告語言風格、廣告語、 以及隨文等。
以后大家在寫文案的前后,都可以通過回答這三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自檢:
1.寫給誰看?
2.放在哪里看?
3.目的是什么?
這些都是你筆下的功夫。
在職場也一樣,當我們準備去進行一項工作任務時,無論是營銷軟文、熱點海報、熱點軟文、新聞稿、演講稿、公關稿,還是PPT文案、企業文化、新媒體平臺文案、推廣方案、(作者微信yyyzhan)畫冊、活動方案、策劃方案等,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項工作的目的。
這也是識別一個職場人是否成熟的標準:執行任何工作是否永遠帶著清晰的目的。
很多人在寫文案時都是手起刀落,稍有經驗的可能會先分析受眾人群、產品特性、市場需求,而很大一部分人還搞不清楚狀況時就提筆輸出,結果當然是不停地改。
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是錯在了第一步:沒有明確文案的目的。
而廣告文案的目的性與具體的企業、品牌、服務內容、公益內容直接掛鉤,作為創作者,前期需要不斷地溝通、確認。
只有目的明確了 , 才可能產生出符合目的需求的文案。當受眾看到了,會把它具體化 ,進而升華為受眾的某種欲望和行動。
你寫過這樣的文案嗎?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