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患上了知識焦慮?或許是這些因素在干擾你
從中年油膩男到中產危機,這期間究竟都發什么了什么?致使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社會環境里的人紛紛陷入了某種焦慮,而這其中還有一部分值得關注的就是“知識焦慮青年”,這部分人群的年齡并沒有具體劃分,上至80,下至95,幾乎都同時陷入了知識焦慮的怪圈,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分享知識社群和各種社群學習班的信息,傳播力度幾乎以幾何級數在傳播,然而這背后似乎都折射出了一個讓人難以平靜的客觀事實,那就是我們所有人都被“不甘心、不落后、雞湯“深深影響。
那究竟是什么讓我們如此恐慌,又是什么讓我們無法再懷著學生時代那份赤誠之心去學習。當學習變成了一件與利益相關的事,它究竟還有沒有意義?
要想了解為什么會患上知識焦慮,先來梳理一下幾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1,以自媒體為載體進行傳播的“雞湯文“,這類型文章普遍的特點是,明確告訴你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平行的,隨著AI智能的興起,職業會被快速取代,當人工智能替代的人類之后,現在的崗位也將受到沖擊,以此為主打的一波文章不斷在各大自媒體進行傳播,標題也都紛紛以”人工智能取代崗位,未來將有大批人會下崗“,乍一看這類型標題的確很具備威脅性,可是仔細看看文章卻發現,他們的主觀早已超出了客觀事實,但又恰好了瞄準了焦慮青年的一代,大家都在關心自己的崗位和前景,只是這不光是現在會擔心的問題,自人類文明開始的那天起,全球都在擔心的問題。
2,進入社群必須先將圖文形式的圖片分享到朋友圈,這樣的傳播形式最常見,當你看見那些已經處于在你之上的人還在報名學習,你不自覺的就會躍躍欲試參與進去。一個社群人數最大上限為500人,這500人里會有一個課代表一樣的人物進行課程初次梳理,進而到了一個特定的時段就會讓一位在某個崗位上任職時間長的類似意見領袖的人來分享課程,分享課程的期間不可以發言,待課程結束后可以進行提問。
這些課程中有的是付費制,有的是免費,付費制度的課程會有階段性,也有一次性,免費的通常是一次講完, 以PPT形式和語音為主,講課時常大約為一小時左右。我們假設一下,現在有一門營銷課是免費的,時間是由晚上7點到8點結束,如果你此刻還在加班,那么你是選擇聽還是不聽?假如每周有兩天都在聽這個課程,那么一年大約有100多個小時在學習免費課程上,那么如果將工作時間段的八小時除去,也就是說未來的一年里,你的一百多個小時時間里都在學習。
可是結果呢?這正如活動效果轉化分析一樣,如果不做效果分析,其學習等于毫無意義。那么反過來說,如果將這一百多個小時用于工作的精細化打磨,又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在知識焦慮的群體中,碎片化 的課程學習可以說是風靡且流行的,尤其是在一些行業群里,它們顯得格外熱鬧,也有不少創業型團隊會借此構建出一種學習型團隊,以學習為目的的推進工作。那么這樣的方式真的達到目的了嗎?
不難看出,不少人在學習之后并沒有完全達到效果,甚至是更加擔憂了。而他們的擔憂源自于過度依賴別人的觀點。
所謂“別人的觀點“就是對這個case的觀點和想法是別人自己的,是基于他們的工作經驗所得,說白了,你得到的只是別人的工作經驗分享,并非真實的學習。
那為什么還是有人在學呢?這里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大眾普遍存在一個特點:“群眾效應“。演員黃渤的一部叫做《殺生》,他飾演的瘋子常常在村子里搗亂,結果被村民們一致結合起來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瘋子,最終導致死亡的悲劇。那么折射到現實社會的是,人們由于長期對自己觀點的不信任,又容易聽信大V,加之社群效應的關系,越來越不敢承認和面對自己。
在一個社群中,但凡出現一個對分享課程的老師不信任,結果就是它被認定為是那個瘋子,可其實瘋子的中間只有一個正常人,這個人就叫做“理性思維。“
3,朋友圈的“人生成績單“。何時起,朋友圈不單只是個社交工具,它變成了各自曬自己人生成就的社交平臺,但凡獲得一點小成就或者跟某些大咖的聊天記錄就往朋友圈里傳,仿佛他們已經登山了時代的快車,而你還乘著一葉小舟在小河里飄搖。你不知何時會停歇,他們卻似乎已經站在山頂,成為了那個”一覽眾山小“的人。殊不知,世界之大,苦難自知,有些事不是光用眼睛看就能看明白的,絕大部分還要靠自己去證實。
知識源自于日積月累的積攢,是靠一步步的腳印和實戰得出的結果,縱使身處一個行業做上一輩子都不能說對這個行業熟稔,何況是短短的幾年。營銷這門學科源自于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構建的橋梁,買賣雙方的關系是買和賣,我是商人,我要做的事實際上就是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商品有效借助互聯網借助科學來賣給你,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則需要考量這件商品是否真的為我所需,或者它的性價比在同類產品中算不算高等多方面因素。
這段話算是插入語,意思是我們要獲得真正的知識不是第一件去找別人問,也不是去百度,是先看看自己能不能解決,實在不能解決再去詢問請教,這才是知識學習的根本。
伊索寓言中有個小片段講的是一個車夫和他的馬陷入了沼澤,他第一反應是求助上帝,結果上帝對他說“you can’t always expect others to save you .”總結下來的另一層意思是:The gods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
對于現在還在知識焦慮中的你,或許也該想想,這其中的癥結究竟是什么?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