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鐵竟然把動物園搬上列車,簡直被萌化啦!
什么才是美好的旅行?
清澈的河從山脈奔流到海洋,魚兒在其中悠游。從山的這頭到另一端,石虎踏著輕盈的貓步前往。
這是理想的旅行,我們正在尋回珍貴價值——生態廊道就像是穿越重重險阻的火車,從森林、河川、農田到海洋,綁在一張綿密的網,帶著里山動物們去旅行。
小小的寶島臺灣藏著許多珍貴的資源,然而隨著時代邁進、社會開發的結果,這片土壤上諸多美麗的事物正悄悄殆盡中。
為了向大眾傳遞生態保育觀念的重要,林務局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打造「里山動物列車」,找來臺灣團隊種籽設計為微笑號電聯車外觀彩繪上草鸮、石虎、食蛇龜、臺灣蛙類、蓋斑斗魚、食蟹獴、彩鷸及穿山甲等八種棲息于淺山與農田生態系的里山動物,借由穿梭在臺灣各城鄉間的列車,表達里山動物未來也能像人們搭乘火車一樣外,更能在大自然中友善棲地與悠游旅行。
一、地鐵外觀
這輛與眾不同的列車,在今年 2 月已經開始運行了,這就像是一本行走的故事繪本,8 種棲息于淺山與農田生態系的里山動物們,躍然車身上。
提到臺灣,你一定會熟悉一個地名,阿里山。但今天這個“里山動物列車”跟它并沒有什么關系。
因為里山既不是地名,也不是阿里山的口誤,里山指的就是低海拔的淺山、丘陵與平原,以次生林與農田生態系為主的地景,而棲息在里山環境的野生動物就叫里山動物。
一個個逗趣可愛,像是正在進行著它們終于暢行無阻的旅行似的,在大自然里徐徐前行。
列車兩端的車頭分別是穿山甲和草鸮。
最后這張是設計圖紙,是不是很可愛!
二、動物圖鑒
據統計,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中,棲息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就有 6 成。但由于都市發展,里山動物可能因為都市叢林的阻礙而無法自由遷徒,動物們分布在各個地方,使族群間產生隔離,不利于繁衍。因此,如何保全野生動物的棲地及健全生態系服務功能,實為當務之急。
那下面咱們進入科普時間,先來認識下這些里山動物們~
1. 彩鷸、石虎
彩鷸,彩鷸媽媽很美麗,但最喜歡和爸爸一起闖蕩天涯。
石虎,球型、喜歡眼神交流、暖和、無畏懼。
2. 食蛇龜、蓋斑斗魚
食蛇龜,喜歡森林、不諳水性、擁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蓋斑斗魚,喜歡吐泡泡、喜歡水中芭蕾、很能耐餓。
3. 草鸮、穿山甲
草鸮,又叫猴面鷹。非麻瓜族類、蘋果臉、神秘。
穿山甲,內向溫和,不特意討人喜歡,盔甲是他的外衣,會和同類分享覓食領域。走慢式風格、喜歡媽媽。
4. 食蟹獴
食蟹獴,喜歡吃海鮮,尤其是蟹、蝦,喜歡家族群聚,善泳,比較奇怪的是,它還喜歡玫瑰花的圖案。
5. 臺灣蛙類
蛙,有著水汪汪大眼睛,還愛唱歌、愛爬樹、愛跳遠,還發明了自己的游泳姿勢。
三、周邊產品
為了推廣里山動物列車,林務局也推出紙膠帶、T 恤等紀念周邊商品,真是十分可愛~
宣傳海報
里山動物列車要發車了,你要上車嗎?跟著里山動物們一起去旅行吧!
海報洋溢著一股濃濃的春天的氣息。
這趟列車已于今年 2 月開始運行,但不是每次都能幸運的遇到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