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自己不負娃?這屆媽媽到底有多難當!
如果每天多出一個小時,你會選擇做什么?健身?讀書?游戲?追劇?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種答案。
如果讓日理萬機的“陀螺媽媽”們每天多出一個小時,猜猜媽媽會選擇做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和部分家人猜的不一樣,答案不再是輔導班,也不再關于孩子——媽媽更多地想徹徹底底地做回自己。
原來困在“媽媽”的角色里,做自己,竟成為了每天24h之外的附加選項?
在看完訪談,聽完媽媽們心聲之后,在座的爸爸也深受感觸——原來全職媽媽的工作真的沒有想象中輕松,相反,這是全天候24h待機的苦差事。
01
此刻的媽媽,曾經的少女
之所以做這樣一次訪談,是因為喜馬拉雅從站內媽媽群體身上捕捉到一個小洞察:
她們說自從當了媽媽,一切都開始圍繞著孩子轉,原有的生活軌跡和方式,幾乎成為歷史。
一位曾經很愛美、愛穿搭、愛自拍的媽媽留言到:“成為媽媽之后的一次生日,像以往一樣,想發條美美的朋友圈,卻發現自己很久都沒單獨自拍過了,相冊里滿滿的都是寶寶的成長記錄。”
就像有人說:“因為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歌頌的是媽媽這個角色有求必應、無所不能的一面,可實際上媽媽的超能力,也只是源自超乎尋常的用心。再強大的媽媽也不過是普通人,也曾是少女、也曾夢想成為公主、也有著自己的浪漫追求與炙熱理想。
偉大的、崇高的、無私的……凡此種種對母愛光輝的贊頌,既是鮮花,也如枷鎖,“媽媽”的身份一旦換上,就再難解下。要顧事業,也要勞心家庭,她們的生活被不同角色責任所擠占,自我取悅與實現的空間也變得狹窄。一旦成為了媽媽,就很難真正從容、自在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02
多一小時,她愿意成為誰?
基于這層洞察,喜馬拉雅特地邀請幾位媽媽參與訪談,來聊一聊,媽媽們的內心究竟是怎么看待和思考自己角色的;對生活,究竟還有怎樣的期待和向往。
透過源自真實媽媽訪談可以發現,其實她們內心的向往依然閃爍。如果一天可以多出來一個小時,她會選擇做什么?
正如前文所述,她們的回答不再基于媽媽的角色,而是內心那個蘇醒的自我:做播客、寫小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們,依然期待去實現一個理想的自我!
“做自己”這本該就是屬于這個時代的聲音,每個人,無關年齡、性別、身份,都理應擁有這樣的權力,去追逐并成就多元的自我——難道誰有理由,將“媽媽”排除在外,專注成為他人逐夢路上的勤務兵嗎?
換言之,媽媽的生活里,不應該只有鍋碗瓢盆和柴米油鹽,也可以有她們自己的詩與遠方!
03
喜媽FreeDay,把媽媽還給自己
她們
可以是沖浪選手
也可以是瀟灑騎手
可以是DJ達人
也可以是控球高手
……
她們可以是任何人,成為媽媽,同樣可以在自己喜歡的路上不斷前行!
這也正是喜馬拉雅策劃“喜媽FreeDay”母親節專題活動的初衷,我們始終應該相信,人生絕不止是單選題,“媽媽”和“自己”同樣都可以被詮釋得很精彩。我們不止要在母親節感恩媽媽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讓忙碌的媽媽們,有機會擁有更多的成長和收獲,更舒心、更自在地做她們自己!
為了更好地幫助實現媽媽的心愿和理想,喜馬拉雅在這次特別企劃里,帶來了海量精神食糧和線上福利,為媽媽們的成長鼎力相助!從積極情緒、身材外貌,到個人成長、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的優質內容,方便她們不斷充電,做更好的自己。
此外,還特地邀約了深受女性喜愛的小S,和S媽一起,帶來她的首檔播客節目《老娘的老娘》,呈現其獨有的S式犀利感悟,與千萬媽媽們共同對話生活、分享代際價值觀的碰撞,相當值得期待。
針對職場充電、外貌提升、家庭經營、情緒管理等媽媽群體所重點關注的領域,喜馬拉雅也提供有海量優質節目,讓她們可以選自己所想,聽自己所需。
04
媽媽的煩惱,值得被看見
為了讓媽媽的不容易被更多人所關注,喜馬拉雅還特地在成都IFS打造了一座「喜媽FreeDay體驗館」,涵蓋“媽媽痛點墻”、“拍照打卡墻”、“超大收音機”、“巨型扭蛋機”等諸多裝置,讓媽媽們可以痛快體驗打卡,放肆笑,盡情拍。
整整一面墻的媽媽痛點,直擊參觀者的內心,讓大家真實感受到媽媽到底有多難,有多痛。現場還有巨型充氣錘,感同身受的媽媽們也能上手“一擊泄惱”;而在情緒共鳴的基礎上,喜馬拉雅還為參與體驗的用戶們準備了滿墻痛點盒子,每個困擾媽媽們的普遍問題,都對應著一份可掃碼查閱的答案建議,或來自專家、或來自社區探討,旨在為媽媽們答疑解惑而來。
05
自在成就,做更精彩媽媽
從這支剛好5分21秒,象征著“我愛你”的訪談視頻,到為媽媽們正言的海報、為其精神充電的海量內容資源,再到成都IFS的巨型體驗裝置,喜馬拉雅詮釋了一個品牌從客戶視角出發的用心。懂她們所憂慮的,也懂她們想要的,真正意義上讓她們自在做自己。
盡管當前社會環境較以往已更為平等,但受制于傳統的社會分工影響,媽媽仍不免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育兒責任。事業與家庭的抉擇,讓許多媽媽們承擔著相當大的平衡壓力,難以真正投身于自己的追求和熱愛。所以在體諒媽媽不易的同時,也需要整個社會一道為媽媽們創造一些空間,讓她們能有機會成就更精彩的自己。
以此為初衷,喜馬拉雅也在反復思考自身的平臺價值,可以在用戶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還能為媽媽們多做些什么?
因此當其他品牌的營銷還在經年累月地贊頌母親的奉獻時,喜馬拉雅開始試圖用自身的力量,為媽媽用戶群體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時間解決方案——通過可隨時隨地在線獲取的有聲讀物等方式,實現帶娃模式與個人提升的兼顧平衡。正是基于上述對用戶痛點的持續探索,“自在做自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概念。
得益于友好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多的媽媽用戶們開始自發聚集在這個社區,拓展提升、發掘興趣。她們通過喜馬拉雅收獲知識,也收獲朋友,創造著作品,也創造著開放的職業可能。
在平臺與用戶的共建共創中,喜馬拉雅也持續聆聽著她們的心聲,自始至終將人文關懷融匯到社區塑造的各個維度里,不斷提升社區內容與服務的品質,想媽媽們所想,答媽媽們所疑。努力傳遞一個品牌的溫情與關懷,致力于成為媽媽們成長路上的陪伴者、助益者角色。
此次母親節特輯活動,也正是喜馬拉雅在與用戶的長期互動與沉淀中,所凝結出的人文種子,是喜馬拉雅向廣大媽媽群體們倡導“媽媽也要自在做自己”理念的一次實踐。在未來,在更廣泛的傳播中,希望喜馬拉雅的這份種子,也能助力無數新時代的媽媽們成就更廣泛的自我價值、更多的生活可能!
最后,也祝所有媽媽們,不僅母親節快樂,每一天都能自在快樂,擁有自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