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插畫師真算得上是比較低調的職業了,他們主張用畫作表達一切,很少長篇大論,表面沉默,大腦里卻潛藏著星辰宇宙。
你看他們的插畫,就能感受到插畫師不同的性格和畫作的特點。微博上有個博主叫@500個獨立插漫人,博主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推薦500個中國的獨立畫師,順藤摸瓜,能夠發現很多國內優秀的插畫師,絲毫不比國外的遜色,甚至有些插畫師還是大學生,就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畫作,令人敬佩。
雖不懂如何看畫,但依舊能夠在他們的畫里,獲得觸動。有時因為一個眼神,一處色彩,或者畫中似曾相識的場景。
偏心所向,推薦幾個自己喜歡的插畫家。
一、@弎木_
弎木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作品很有抽象思維,很多關于人性的思考。
畢業展上,是一組關于人與人相處距離的繪圖系列。
這世上,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離得再近也無法連成一片陸地。
——by 弎木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圈子,離得再近也無法完全接觸。
弎木的畫作中也有一些動圖,人們臉上掛著表情包,“面具”之下是怎樣的,卻無人知曉。
娃娃機、閉著眼胡亂躺著的女生,很有日漫的感覺。
二、@伊凡YiiFan
伊凡,微博@伊凡小紅花。 插畫師,動畫美術設計師和場景概念設計師。平時喜歡畫畫閑圖。
最近參與了追光動畫:《白蛇前傳》的美術設計。現在在網易游戲。
插畫師主頁:https://www.artstation.com/yifan
在伊凡的香港系列水彩畫里,能看到王家衛鏡頭里霓虹燈閃爍的香港街頭,雨夜里升起的艷麗燈光,五光十色、縱橫交錯的招牌,行色匆匆的路人,街邊擁擠小店,多的是人間熱鬧的煙火。
網友 @二十四線民謠作詞謝皮皮 評論:
滿腦子的“迷離徜恍”。這世界光怪陸離,光不是一道,也不是整片天空,而是一點,被人群和建筑割得支離破碎,千萬的光點不安分地顫動著,流成一條河。像是從遠處瞥一眼的不清晰,像是從高處俯視的疏離,像是身在其中的不敢確信眼前是否真實。真的太美了,能看到這么好看的畫面很刺激了。
招牌里埋了一個名字小彩蛋,看到了嗎~
伊凡的水彩電影海報也很有味道,沉穩的霸氣。
《信仰》
《大圣歸來》
《阿唐奇遇》
三、@史萊丹之泥
中央美術學院學生,偏概念設計類,畫風科幻機械,有未來感。創作的時候,史萊丹會想在腦海里拼接一些元素,將有趣的想法畫下來。
這組和服貓和人臉面具的組合,在有照片的基礎上,改了動態和身上的花紋,很酷。
“魚由我來守護!”
鳥嘴使我快樂
四、@美芽芽芽芽芽
她近期的畫作大多都是黑白色調,安靜、柔和、孤獨和落寞的,就算是兩個人在一起的畫面,也都會落淚的場景比較多,也不知道內心藏著多少的難以訴說。
之前她點贊了一條微博“人類之所以感到孤獨,并非苦于無處傾訴,而在于無法聆聽。我們聽入耳、納入心的,不是緣自言者內心深處的話語,而是經由我們自己的意志、思想、經歷扭曲重塑了的詞句,我們的回饋,在對方的眼中、耳中、心中,也自然成了別的樣子。”
這大概也是她在創作中想要表達的無奈之感。
想找到@美芽芽芽芽芽 的更多作品,可以到她的 lofter\ins\Twitter 上搜索更多,她的 id 均為miaaaaa1995
“我們都是曾經想要發光的人”
五、@咸魚中下游
最近的畫作都可以看出他對高光的運用,插畫里的“陽光”、“湖面”、“雨水”、“星球”上,都有種別樣的質感。豐富的色彩和層次感,畫中物變得靈動、鮮活起來。盡管游戲寫畫作看起來很亮麗,但也隱藏著作畫人想要表達的獨孤感受。
給畫作的命名是“得不到的溫柔與燦爛”。
“被光照到時霎那的絢爛,絢爛的孤獨。”
他的畫有時又是那么美好,粉色的、浪漫的、晶瑩剔透的。
“那些轉瞬即逝的,那些愛而不得的。 ”
六、@蘇小五啊
蘇小五是輕霧社的簽約漫畫家, ins上賬號為:1994littlefive
他的畫作中,透露著一種被未來命運操控的絕望,掙扎、反抗, 也無法改變。畫面充滿力量的對抗。
白日妄想/黑夜無夢/禁錮是自由/掙扎是希望/槍聲來自他的贊歌
-end-
本文畫作均授權發布,不可私自挪用
數英用戶原創, 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