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獨特的品牌“聽覺LOGO”?
品牌對于消費者而言應該是一個多維度的感知符號,也正是因此,奧美等廣告公司在很早時候就提出了360度全景式產品包裝及營銷。可惜如今大多數品牌依舊停留在品牌視覺推廣體系中,中小品牌很少會有人注重其他感官營銷的體系建設,網上也很少有相關的文章出現,但這應該會是品牌建設的一個趨勢方向。
我們拿國家來說,國旗國徽就是國家的視覺識別系統,相當于品牌logo及VI規范;而國歌相當于國家的聽覺識別系統;指導思想句子就相當于slogan。我們可以看到,聽覺識別系統的建設本應該成為品牌建設和產品運營的一部分。
聽覺營銷其實無處不在,但絕不是搞個廣告歌曲、來段街舞rap就能算是聽覺營銷了,這些廣告歌更多只是推廣營銷手法,而并不助于品牌形象的聽覺體系搭建。
我們最熟知的“聽覺logo”要數因特爾的“燈,等燈等燈”了,在如今的中大型品牌推廣視頻上,一般都會添加這么一條聽覺辨識系統。比如:
因特爾——燈等燈等燈的聲音
麥當勞——I’m lovingit 附帶的聲音
可口可樂——open happiness附帶的聲音
騰訊QQ——QQ新消息提示聲
摩拜——摩拜電子車鎖聲
京東——京東語音聲
……
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如今的互聯網品牌,越來越注重聲音識別系統的營銷價值,尤其在宣傳片中,特定的品牌聲音已經成為最后LOGO展示畫面的標配。
聽覺系統對營銷的價值將會更大:
1、聽覺符號還屬于占山為王的階段
只要是做自有品牌的公司都會擁有自己的logo、商標等視覺識別符號,這是基礎工作。也正因此一些簡易能識別的符號都已經被其他公司占據,比如說鉤形被耐克使用、三條杠被阿迪使用……基本上所有簡單符號都被占用,也正是有這方面因素導致現在品牌做logo往往用做字體的方法實現。
并且當一個視覺符號被強勢品牌占據之后,他的相關變形是會產生聯想和嫁接的,比如說阿迪是三條杠,你如果用四條杠作為視覺識別,大眾依然想到的是阿迪,認為你只是阿迪的山寨貨而已,但聽覺識別系統現在還少有這方面干擾。
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今人們的生活是十分碎片化的,根據搶占用戶場景的理論來說,許多用戶場景已經被音頻所占領,看有聲讀物、知識付費的火熱就不難發現。在汽車、通勤等場景下,視覺系統是難以觸達的(除非花大價錢投硬廣),這給聽覺識別系統的建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2、聽覺系統具有非獨占性
不同于視覺廣告,你在看一個廣告畫面的時候就無法同時觀看另一個廣告信息,但聽覺系統不同,用戶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景,同時接受多種聲音信息。也就是說視覺具有排他性的,而聽覺系統具有非獨占性。
聽覺的接收上通常分為前景音和背景音,二者能夠同時接收。前景音通常是用戶主動行為選擇的,比如說與人交談,看電視時電視劇的聲音;背景音通常是用戶被動選擇的環境音,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用戶。許多家庭主婦在家通常把電視打開當做背景音來放,當她們去超市選擇日用品時自然更傾向選擇電視廣告中播出的品牌。
3、聽覺更能打造品牌符號的記憶點
以電臺廣告為例,如果是語音播報廣告文案信息,通常會難以讓人記住,而聽覺識別系統能夠幫助品牌建立識別性。而如今遍地的知識付費、有聲讀物等音頻內容的興起,無疑豐富了音頻廣告的投放場景。
根據華與華的超級符號理論來說,品牌建設其實就是符號化的過程,聽覺符號更容易讓人從背景音中識別出來,同樣也更能豐富品牌內涵,增強品牌的辨識度,這樣在產品推廣營銷上將會更省力。
那么,我們該如何打造品牌的“聽覺logo”呢?
1、足夠簡短,辨識度高
“聽覺logo”往往是在廣告視頻結尾處與logo、廣告語一起展示,因此不宜過長。通常以清脆、音調較高、音色特殊的聲音來實現,如QQ新消息聲、摩拜的電子鎖聲。
聲音的識別度就好比產品的外包裝,外包裝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貨架上的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吸引潛在消費者的注意力。“聽覺logo”的作用就是讓用戶在嘈雜的背景音中快速識別你的品牌特質。也正是識別度的要求,音頻需要盡可能簡短有效,1-2秒左右就足夠了。
2、符合品牌調性選取聲音
聲音符合品牌調性聽上去很虛,但是只要了解人感官的通感特性就不難明白了,聽覺也能調動你的特定情緒。一般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去打造“聽覺logo”:
1)念出品牌名的聲調
類似于直接用品牌名做字體logo,從以往的康佳等傳統品牌,到如今的京東等新興品牌都通過給品牌名一個調子,來作為聽覺識別的符號。但這往往更適用于兩個字的品牌名,否則會顯得較長。
2)一段特定音樂
比如因特爾、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等傳統大品牌都是用特定音樂作為識別,而且往往都是從熱門視頻廣告中衍生發展而來的,前期的品牌打造更依賴于大規模硬廣投放,更適用于日用消費類產品。
3)產品本身的音效
許多聽覺識別系統是根據產品本身音效演化而來的,通過用戶長期使用自然產生了品牌的聯想。如聽到尋呼機的聲音就想起QQ的新消息提醒聲,電子車鎖解鎖的聲音就想起摩拜……
4)用戶場景下的音效
還可以從用戶使用產品的場景出發尋找特定聲音元素。如果你賣的是嬰兒奶粉,那可以把嬰兒笑聲作為聲音元素;如果你產品是拉面,那你可以把吸拉面的聲音或者打飽嗝的聲音作為元素。
3、把聽覺元素作為品牌推廣標準
品牌對外形象要保持一致,聲音元素也要盡量應用于品牌推廣的各項物料中,尤其是如今多媒體的推廣手段中。如小米手機具有辨識度的聽覺元素是小米的手機鈴聲,因此在小米發布會開場、線下活動中都能聽到該鈴聲的播放演繹。
比如我們在做H5頁面時露出品牌logo等信息的同時就也能播放出品牌聲音元素,以增強品牌的識別性。
4、把聽覺元素融入產品,制造正向興奮點
不斷地增加聲音與產品使用場景的聯系,形成正向的聯想回路。試想你在深夜看到了一張美食圖,本來你并不是很餓,但是看到圖片以后就很想吃東西,這張美食圖就勾起了你的正向的場景聯想,聲音、氣味等各種感官感受都有類似的效果。
比如說付款的聲音、撕快遞箱的聲音、拆紅包的聲音、打開汽水瓶的聲音、冰塊倒進被子的聲音……這些都具有很強的積極聯想意義,可以作為品牌的聽覺元素,消費者聽到相關音效,自然就會聯想出相關場景,從而促進你的品牌建設及產品轉化。
聲音這個東西用文字還真不太好具體描述,大家可以多看相關案例。聲音LOGO就像是廣告畫面上的搜索框一樣,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推廣物料中。當然,這篇文章只算是蜻蜓點水,多感官的品牌識別系統會是未來品牌建設的方向,也是品牌消費升級的一個趨勢。
文章來源: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