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碰瓷式公關,挺自嗨的……
在中國的互聯網公關圈,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老二老三要上位,必須要和老大撕,比如JD和阿里,快的和滴滴(神州專車和滴滴專車),ofo小黃車和摩拜……當然,也有些品牌直接把目標鎖定在了國際品牌,比如當年大叔在的凡客,對標的對象是優衣庫,結果是慘不忍睹。
所以,大叔覺得,在行業里,給找一個很清晰的目標(或對手),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這樣,你才能看到自己的差距。但是,切忌目標太大。再退一步講,即便是目標大一點,其實也沒關系,但你追趕目標的步伐要走得踏實,一步一腳印,不然會甩了襠。
大叔今天就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最近確實挺火的,在朋友圈和樓宇廣告經常能看到,據說砸了10億做品牌。
今天,瑞幸發了一封“公開信”,譴責星巴克不正當競爭,主要的證據是:
1、星巴克和很多物業簽了排他;
2、星巴克對瑞幸咖啡的供應商施壓要求二選一;
原文如下:
大叔看完,有些哭笑不得。
一、排他到底排的誰?
星巴克和物業簽署的排他協議到底是什么內容,其實瑞幸咖啡也做了詳細解釋,顯然,這不是針對瑞幸一家,而是一種比較常規的簽約模式,不同類型的餐廳對消費者是有聚合作用的,可以吸引更多人流量,所謂“美食一條街”,難道有“咖啡一條街”的嗎?
顯然,星巴克簽約的時候,瑞幸可能還沒出生,這個排他并不針對任何人,只是一種簽約手段。結果,被瑞幸認為是針對自己以及其他數十家咖啡連鎖品牌。這就是典型的“碰瓷式”公關,即明明和你沒有關系,非要說有關。
二、供應商二選一
這個操作手法十分熟悉,電商用的最多,而到底有無二選一,鬼知道……瑞幸其實是想傳遞2個核心信息:
1、產品。你看,我們和星巴克是一個供應商,所以,我們的咖啡和星巴克一樣好喝,以此,來回應網上一些對咖啡品質的負面評價;
2、地位。看看,星巴克坐不住了,害怕了,所以逼著供應商二選一。實際上,這也是瑞幸這份公開信的最核心訴求:星巴克終于怕了,所以,反擊了!哈哈,我們距離超越星巴克僅有一步之遙!
其實,大叔看到這份“公開信”一點也不驚訝,實際上,瑞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做這樣的“鋪墊”。
這波“鋪稿”的時間軸十分清晰:
5月15日(今天),瑞幸咖啡發表公開信:遭到了星巴克的反擊,很冤枉,請公平競爭啊!
5月14日(昨天),某自媒體發了一篇文章,就預見到《進擊的瑞幸咖啡:或遭星巴克反擊》。這篇文章,附上了和“星巴克反擊”有關的幾個論據,竟然和之前媒體的報道,如出一轍。
5月10日,坊間傳聞,星巴克全球高管在暗訪了北京和上海的瑞幸咖啡門店后,將與美團點評達成戰略合作,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
5月10日同一天,同樣是坊間傳聞,星巴克要求供應商二選一,不能給瑞幸咖啡供貨。
5月8日,北京某媒體報道稱:從2017年年底,瑞幸開始向“友商”星巴克挖角。據悉,目前,瑞幸已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沖咖啡門店甚至挖走1/4員工。而相同崗位,瑞幸咖啡用高于星巴克三倍的工資挖人。
最有意思的是,5月14日這篇自媒體文章中間部分有一行小字:“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道記者采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strong>請大家各自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吧。
其實,瑞幸咖啡從創立至今,就非常明確地把星巴克鎖定為第一目標,大叔搜了一下百度新聞,以“瑞幸咖啡+星巴克”共有近600篇,全是“驚動星巴克”、“劍指星巴克”、“挑戰星巴克”、“干掉星巴克”……
而星巴克呢,對來自瑞幸的“騷擾”和“碰瓷”,未對外回應過任何問題。由于這種失聲,更給了瑞幸自由發揮的空間。當然,如果星巴克真的回應了,其實就是上了“碰瓷式公關”的套路,因為瑞幸所有的動作就是為了星巴克能出來走兩步,好讓媒體能夠光明正大地把這兩個品牌放在一起討論和報道。
看似這個套路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而今天是一個大爆點!但“吃相”有些難看,操作痕跡太重了。
在去中心化的傳播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無圖無真相,哪怕是一張微信聊天記錄的截屏,大家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坊間傳聞”和“道聽途說”。
整個炒作套路中,唯一實際上的動作,目前來看,就是三倍工資挖了星巴克的人,然后呢,“造”了一堆星巴克“反擊”的“傳聞”,最關鍵是還無法被證實。
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媒體老師,你自己去問星巴克呀,求報道。”這種“造謠+辟謠”的傳播方式,也在互聯網圈被熟練地運用著。
最后,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這封公開信是寫給誰看的?
如果瑞幸咖啡想爭取的是那些喝星巴克的消費者,這波操作,顯然是反了;
如果這波是做給投資人看的,現在的投資人都這么……嘛,趕緊也投我吧。
最怕就是做給自己和自己老板看的……你懂的,這叫自嗨式公關。
……總不能當笑話看吧……
星巴克的公關,聽大叔一句,堅決不回應。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萬能的大叔(ID:wannengdedashu)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