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超級大腦:數字世界的操作系統和下一個十年的答案
在廣州舉辦的2018騰訊“云+未來峰會”上,騰訊云總裁邱躍鵬對外公布了一個新消息:騰訊正式推出超級大腦(TI Matrix),將騰訊20年的技術積累徹底開放,并以此作為騰訊面向未來十年的技術輸出體系。
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在踏足云計算產業時,都喜歡給出“技術輸出”的概念,將自身積累的技術、運維等經驗,以云服務的形式輸出給合作伙伴,在計算能力之外尋找差異化優勢。
不過傳統云計算的技術輸出還局限在以往的經驗,超級大腦卻承載了騰訊對數字世界建設全面而長期的技術構想,為下一個十年給出的答案。
超級大腦的點、線、面
要讀懂超級大腦之于騰訊,甚至說是整個整個互聯網的價值,還是要先來回顧下騰訊云推出超級大腦之前的迭代過程。
2010年騰訊云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的時候,距離騰訊公司的成立已經過去12個年頭,業務覆蓋社交、游戲、電商等等,幾乎滲透到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賽道。超級大腦的出現距離騰訊云的誕生又過去了八年,梳理其中的進化邏輯,或許可以歸結為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渡。
匯聚成點: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概念走紅之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有一個更流行的說法是“互聯網+”,亦或者稱之為數字化轉型。也正是在這個當口,騰訊云通過單點結合的形式成為“互聯網+”的布道者之一,并且碩果累累。
比如騰訊云與深圳公安局共建了一站式數字民生警務平臺,實現各業務之間的無縫對接和資源共享。
串點成線:客戶從0到1之后是從1到N,在積累了龐大的客戶數量之后。那么是否可以將單點合作的技術、經驗、服務等提升到行業應用的高度呢?騰訊云的答案正式行業超級大腦,諸如城市超級大腦、工業超級大腦、零售超級大腦、金融超級大腦等。
針對不同城市的場景化、細分化需求,騰訊超級大腦覆蓋了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安防、智慧政務、智慧園區等功能,比起單一的警務平臺,城市大腦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服務,從解決便利性的量變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量變。
連線成面:很多人喜歡將云計算形容為互聯網時代的“水煤電”,至少云計算作為新一代基礎設施的使命幾成共識,而當整個世界都運行在云端的時候,數據不應該有孤島,場景不應該被割裂。
正如騰訊云總裁邱躍鵬對超級大腦所描述的:“未來十年,騰訊將與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一道,持續進化超級大腦的各項能力,不斷拓展超級大腦的應用領域,讓更多的行業受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城市超級大腦被驗證后,勢必會在更多的城市推廣復制;工業超級大腦被認可后,向交通、醫療、教育、運輸等更多的領域滲透也是必然。
超級大腦并非是騰訊云的一己之力,而是聯合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微信AI團隊、機器人實驗室、量子實驗室等共同推出的產物。按照騰訊官方的說法,超級大腦將智能連接云、邊、端與行業,推動所有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不難發現,和騰訊超級大腦比較類似的是馬云曾經提及過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所不同的是,阿里采取的是理論先行的思路,而騰訊直接選擇了技術路線。
超級大腦留下的“彩蛋”
騰訊此舉的核心動機還是看到了數字化轉型的需要,超級大腦的推出在某種程度上表示騰訊已經做好了面向未來十年的頂層設計,且不乏成熟性和可行性。就目前來看,為了確保超級大腦項目的推進,騰訊已經開始了兩個動作:
一是表態度。馬化騰在演講中將騰訊定位“數字化助手”,并且只專注于三個角色,做連接、做工具和做生態。通俗地說,在數字化轉型的機遇面前,騰訊提供API,提供SDK,并以生態共建者的身份參與。這一點可以借鑒在騰訊近些年的投資行為,更多的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新風口,而非不顧一切充當競爭者。
二是秀肌肉。騰訊云總裁邱躍鵬在演講中透露了幾個核心數據:騰訊云將獨家首推AMD計算實例,并引入新一代Intel Skylake CPU,計算能力打破摩爾定律;騰訊云擁有亞太規模最大的CDN,100T+的全球帶寬儲備……這些分享顯然是超級大腦推廣的加分項。
其實超級大腦的價值和意義,除了對未來十年的預判,還有云計算行業,或者說整個互聯網產業留下了三個“彩蛋”。
1、場景落地將成為人工智能下一階段的重心。超級大腦的最頂層是場景落地,中間層的使命是降低場景落地的門檻,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者何嘗不是一個啟示,加速場景落地遠比空喊口號更符合人工智能的進化方向。
2、不可忽視云到端的智能邊緣。無論是無人貨柜還是人臉識別等相關的應用,對終端的計算能力有著更多的依賴,摒棄純云端計算的思路,更好的連接云邊端是騰訊云的思路,也是必然趨勢。
3、用技術解決人才短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痛點還是人才,以往可能更多的聚焦在人才的培訓和教育上,卻未能如愿彌補人才缺口。超級大腦給出的對策則是以標準化、通用化的方式開放智能服務,隨需取用,減少了對專業人才的訴求。
結語
超級大腦的誕生,某種程度上說是騰訊內部技術體系融合的結晶。
去年的“騰訊云+未來”峰會上,騰訊云提出了“AI即服務”的概念,并且拉來了 AI Lab 人工智能實驗室、優圖實驗室等團隊,今年又有微信AI團隊、機器人實驗室、量子實驗室等新團隊的加入。可以預見,屬于超級大腦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