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年度演講全文:12條新商業趨勢預測,全面解讀場景戰略
首發:吳聲造物
2021年8月15日,一年一度的“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布2021”如約而至。吳聲首度系統梳理“新物種時代的場景戰略”: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有方法的內容、有溫度的數據、有應用的技術。
新物種爆炸第5年,“向極致去”的命題背后,是數字時代新物種建設方法的深入探尋。吳聲正式發布場景戰略下的4個創新方法——商業是目的地、品牌是方法論、供應鏈是生活方式、AI是解決方案,以及由此啟發的12個新物種預測,讓新場景有據可依,新物種有跡可循。
以下為《吳聲造物》梳理的演講全文,與你分享。
引子
抑制不住的激動,大家下午好。確定“向極致去”這個主題時,絕沒有想到是要“極致到線上去”的意思??赡苓@就是我們時代的常態,所有不確定都是為了讓你擁抱和接受。
剛剛過去的是個不同尋常的夏天,誰能想到蘇炳添的9秒83,誰能想到14歲的全紅嬋五跳三個滿分。就像今天站在這里,我面對的是毫無疑問的極致遼闊。這種遼闊是數字的場景,是線上的繁榮。沒錯,新物種爆炸第5年,就是這樣一場直播間里的發布會。
01 向極致去
5年時間,世界會發生哪些改變?
不久前我曾問小米創始人雷軍,如此重要的MIX系列,為什么間隔這么久發布第四代?我還記得2016年10月25日第一次見到MIX時的驚艷。很多年來我們都在想象,將身處一個怎樣的全面屏時代,小米的回答是“一面科技,一面藝術”——雖然這是向極致去的長途探索,但極致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我能感受到MIX4發布背后的那些克制、激動、隱忍,和那種產品不極致就堅決不讓其面世的決絕。
近半年來見證太多不可思議,如今看都是向極致去的縮影。
有人認為布蘭森沒有實現真正意義的“太空旅行”,那么貝索斯呢?當“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駐天和核心艙,到底是“膠囊宿舍”與“大平層”的空間面積轉換,還是說要理解我們真正進入“新太空時代”。什么在構成這個時代的旋律?向極致去,向浩渺的星空,向遙遠的未來。即使眼前有那么多困頓艱難,都無法阻擋這份雄心和努力。
當每個人和企業都在談論“元宇宙”,我希望各位忘掉它作為概念的存在。虛擬與現實彼此的交互和賦能,如何從量變成為質變?《頭號玩家》的體驗不再指向游戲、電影、動漫,而是每個人“數字生活”向“數字生命”的日常遷徙。
那么多面館、點心店的估值令人大惑不解,因為它們已遠超以往快餐連鎖的認知。萬物皆在數字化,數字孿生讓實體商業更具互聯網商業估值效應。因為數字能力是新商業的底層:要去理解背后的數據邏輯、數字用戶邏輯和數字供應鏈邏輯。
2020年“中國新品牌速度”端倪已現,去年新物種爆炸向大家報告“所有新品牌都是新觀念品牌”——2020年618占據細分品牌TOP1的新品牌也不過20余個,今年618已變成459個。僅僅一年日常生活就足以這么翻天覆地嗎?似乎也并沒有。但的確有一種閉環能力在重新形成,改變品牌建設的成長周期和創新法則。
沒錯,商業只有極致才能生存。向極致去,就是像14歲的全紅嬋那樣,如臨當下,心無雜念,力出一孔。只不過今天站在這里,是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孔之見”。極致是一種態度,極致是一種能力,極致是一種商業方法。
02 新物種爆炸五年
新物種爆炸的5年,所有的變化都是數字時代的極致進化。
2017年,“新物種爆炸”大會第一年,當時提出“消費未知的驚喜感”時,何嘗知道2020年12月泡泡瑪特的千億港幣市值?預言“小程序電商會是關系電商和社交電商最有可能的引爆形態”,事實上今天幾乎所有新品牌都選擇小程序電商作為標準配置。
2018年新物種爆炸,預測“訂閱萬物”時還忐忑于產業生態與消費者進化間是否已完成共振,而今天無論電商平臺、內容平臺、生鮮零售、出行服務、本地生活、SaaS服務,每個行業都在產生訂閱制最佳實踐企業。關于知情權和隱私權的“透明化機遇”,MIUI12與iOS14.5反追蹤設置、隱私保護通話、快遞隱私寄送都在完成寸進。
2019年新物種爆炸,預測“生產資料被重新定義,可持續性讓時尚更時尚”,事實上可持續性也在讓奢侈更奢侈,讓人與社會、生態的聯系更加友好和親密。當時說“ESG數據成為企業新標準,每個企業都不得不成為社會企業”,以騰訊投入五百億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為起點,這種主動更代表今天的眾望所歸。
2020年新物種爆炸,預測“熱愛、儀式感和KOC社群,場景DTC推動新觀念品牌的崛起”,前面提到中國新品牌速度,正是新觀念品牌的勝利。正如對“場景社交”的預測,中年人開始沉浸于B站,B站的人去了閑魚,兜兜轉轉,看到的是場景的遷徙、更新和變化。這是一種必然,“社交小陽春”定義的場景溝通依然是社交創新的探索方向。
去年我們提出“Park、Gallery、Lab”,非常欣喜地看到許多商業地產從業者、城市更新規劃者乃至零售創新品牌創始人,都將其視作極具價值的方法理論。由場景實驗室出品的《LAUNCH首發》第2期“美術館時代”也于八月出版,歡迎大家訂閱這本新商業MOOK。
回顧過去4年新物種爆炸,我更想表達的是——重要的不是定義準確,而是方向與方法的一呼百應。一個時代總是進退有度,一個方法從來都不能絲絲入扣到每一家企業。但是,我們應該在正確的方向上。
03 新物種時代的場景戰略
過去一年我調研了很多企業,深入大量“新物種”創新與“老物種”轉型的現場。
如何看待技術本身在面對具體場景時形成的解決方案能力,最小的問題能不能被最獨特地洞察,最真實地解決。我越思考,越想把八個字報告給各位——“具體場景,技術驅動”。
這八個字是我半年多來揮之不去的念想。我認為有必要更加深入淺出地把場景作為數字商業的新物種建設方法,對“新物種時代的場景戰略”做一次完整地正本清源。
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
場景是有方法的內容
場景是有溫度的數據
場景是有應用的技術
希望這4個場景戰略篇章,101個新物種樣本,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千零一夜”的啟發。讓新場景有據可依,也讓新物種有跡可循。
一、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
今年5月份,得到APP總編輯李翔老師提醒我關注一個平臺數據,五一的“熱門景點”,幾乎被城市里的Mall包攬。這個時代關于“目的地”的認知,開始發生怎樣的位移呢?
01 目的地新物種,為用戶創造心流
IP、社群、探索機制,正在造就“目的地新物種”。成都今年開業的REGULAR,令我震撼的不是下沉式公園商業和“主理人社群”,而是它重新創設了一種可能:以Lab、Gallery、Park方法論的融合運用,讓那些熟悉的店鋪都可以表現為新的場景。目的地的氣質也因此被重新決定。
上海金橋的LaLaport,我第一次去考察并沒有覺得眼前一亮,但每層的高達主題仍讓我深受啟發。它人滿為患的機制是因為IP,因為隱秘的社群暗號,還是“高達基地”本身就值得你探索呢?對于北京西單更新場“呼吸感潮流中心”、杭州天目里“城市美學實驗”的理解,也莫不如此。社群的熱愛、涌入與專注,讓Mall正在創造新的目的地方法。
有時間的空間,為用戶創造心流。這種“當下的心流感”,也創造精準回味的社交分享,和關于個體滿足的幸福日常。
不知道多少人去過HARMAY 話梅,這家中高端美妝集合店品牌其實門店并不多。算上將開業的北京環球影城店,7家店鋪估值50億,似乎昭示這個時代“門店可以less,但估值是more”。數字孿生帶來的互聯網估值模型,在話梅身上能否找到同理可證?
它隱喻了一個關鍵轉折點——目的地正在進階:從打卡熱潮,變成真實日常消費?!按蚩康牡亍彪y逃過氣網紅宿命,“消費目的地”卻可以在品類創新、內容持續和場景迭代中,不斷和用戶形成新聯系。能否成為“消費目的地”,可以提煉3個衡量標準:1、場景融合高坪效;2、生活儀式高復購;3、優質平價高毛利。
話梅在上海安福路、成都晶融匯的門店,內部場景都極致融合。西單更新場的話梅,昏暗氛圍營造包裹感,看似無序中,卻讓每個人都覺得“這是我的話梅”,找到自己的心流體驗與沉浸價值;內化為“生活儀式”的高復購,每次購買既是自我獎賞與小確幸儀式感表達,也體現今天年輕人對于藝術化日常的消費期待,并非只是拍照與打卡。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商業模式成立的根本,就是“優質平價高毛利”。譬如你可以這樣理解話梅,它的門店里大牌是氛圍組,小樣才是關鍵。
“優質”是產品力驅動的用戶口碑。店內無論SK-II、新銳美容儀品牌、奢華酒店洗漱套裝,產品供應鏈能力是第一位。怎么理解優質基礎上“平價”與“高毛利”的沖突感呢?平價是個人感受決定的性價比,“低價小樣”支撐感受上可購買的美好,這也與諸多奢侈品推出“小配件”如出一轍——個人感受作為重要社交價值重新詮釋“性價比”;而從商業價值上“高毛利”更為關鍵,只有這種溢價能力才能實現品牌可持續:我知道它的毛利率肯定不低,但這種場景又總能激發我消費時的心流體驗。
就像今年涌現的這些作為目的地的Mall一樣,話梅每個店都是“首店”,也都是完全不同的目的地場景。你能買到同樣的貨品,卻體驗到不一樣的在地性設計與美學理念。而這種社群機制、沉浸體驗與消費精神,又可以在商業模式上被檢驗——商業作為今天的目的地,開始有了值得探索的“全新地圖”。
02 商業是目的地
今天發布的第一個判斷就是:商業是目的地。
商業在今天本身就是目的地。關鍵在于你是否滿足用戶真實需求,不是打卡而是消費;是否營造極具沉浸感的氛圍和“欲罷不能”的在地性體驗;是否創造真實的社交價值,讓用戶覺得我此刻應該擁有這一切。
從這樣的價值判斷,去梳理過去一年那些“線下繁榮”的百思不得其解,“目的地”作為新的理解線索逐漸凸顯。
城市記憶是目的地。文和友就是無法回避的典型:長沙文和友的招牌是小龍蝦,為什么到深圳就有當地“城市推介菜”和“深笙蠔”;廣州文和友集合幾十家老字號和背后的在地生活方式,“深圳墟”的未來美學,給予年輕人賽博朋克的平行時空代入。激活過去,也代表未來,時間于此連接、穿越和融合,成為社交網絡生活日常?!霸诘孛朗迟I手”“平行時空”和“城市文化細節”構成文和友的目的地要素。文和友作為餐飲消費,正成為精神消費的代名詞。
風味人間是目的地。怎么理解和府撈面近一年的一系列變化?圍繞“人文餐飲”的中式氛圍營造,持續定義配送服務新標準如“和府到家”,乃至立足數字供應鏈的品類開發形成新場景方案:和府小面小酒、財神小排檔、和府火鍋和她的面。
當我考察這個案例時,明顯感覺到它在場景創新上的努力,不斷開發完整的數字生活解決方案新供給。在機場和高鐵站每次直奔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確幸,都是重新出發的治愈。氛圍力的關鍵是產品力,到家和到店的新場景開發,都在傳達精致和美好的生活提案。所以你看到和府小面小酒,會理解這是對“滬漂”生活方式的洞察——都市夜歸人的“治愈系地標”。“小面”“小酒”背后是基于對消費者的洞察,依托產品延展和消費場景拓寬,更好滿足顧客的不同就餐需求。就像最近很火的《我在他鄉挺好的》,都市日常生活需要這些“心理地標”,今天的商業需要成為引領這種幸福力感受的目的地。
03 消失的附近被數字化激活
越來越多小酒館、夜市、大排檔商業形態背后,是“數字化茶館”“數字化驛站”“數字化田間地頭”的煙火氣重塑。那些數字化過程中“消失的附近”,重新被數字化激活,以不一樣的面目回歸生活。
無論是得到學習中心、融創歸心社區,還是笑果工廠、優鮮菜場、LA VIE 物質生活,或者荷田水鋪的“熬夜大補水”、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共享際……“附近”正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它們在回答同一個時代命題:消失的附近重新襲來。
這是數字時代的市井運動,重塑日常半徑,重建生活目的地。從“15分鐘社區”、盒區房、29分鐘到家的理解,進一步演化為數字生活新習慣、新習俗,成為每個人共同的認知和記憶。新的目的地形態不斷涌現:
快市集。從被動的社區化場景,變成社群主動構建的市集形態和市集能力,仲夏雅集-751漢文化節、WeWork夏日市集、郎園×做書圖書市集、凡幾市集、知乎城市好物市集……市集成為一種商業品類,成為空間商業的開發者和運營者都要具備的提案能力和氛圍企劃方式。
宅酒店。不在于遠道而來,而是同城的隨來隨往,“微旅行”的生活位移體驗。杭州十里芳菲成為一種分布式生活日常,上海base佰舍酒店、廈門七尚酒店和北京東景緣,都在提案對于城市的探索、對于在地的深入,才是“同城精品酒店”的應有之義,而不是傳統的高客單價邏輯。
輕露營。城市露營在過去半年的風靡,不是偶然。房車生活太遠,但可以選擇在城市地標下夜宿,找到隨身綠洲與微小幸福感。一切都在“加”露營,無瓦農場立足露營創建的“有機生活”,貓王音響·Mate3作為“戶外氛圍組”,Morning LAB的“露營下午茶”,一帳Camplus的戶外社交……我們太需要新呼吸,新留白。目的地的意義,就在它創設的這種遇見所未見之中。
慶幸這個充滿隨機的時代,可以“因數字而即時,因心動而到達”。去年曾向大家匯報,“安全感和自由度”代表后疫情時代的生存法則,今天這個法則并沒有變化,但不代表我們對于幸福的追求就此止步——反求諸己,在極致個體化的深入中,商業與人的聯系更顯數字時代的“行云流水”。
“商業是目的地”新物種預測
預測01
到家幸福指數與數字能源分布,日益成為生活品質評價標準盒區房、電區房等“X區房”,成為關于居住生活品質的衡量標準?!胺孔〔怀础保⑿〉亩▋r變化,仍是由類似上門配送便利性和充電網絡分布決定的。
預測02
新消費的可動產時代:一邊移動一邊生活不動產時代過去了,“安慰”一下今天的年輕人,我們正進入“可動產時代”。山系生活、戶外共享、Tiny House逐漸主流,移動本身就是生活,需要太多“第X空間”的解決方案。而最重要的“可動產”,正是我們沉重而不斷穿梭的肉身。
預測03
罐頭空間:高密度、折疊式、卷入感以前說“配套”才是地產開發的關鍵,今年我們鮮明提出“罐頭空間”這個概念:公園裝進Mall,美食街裝進寫字樓,游樂場裝進小區。今天所有線下繁榮的場景創新代表,無不將這種高密度和卷入感體驗做到極致。
二、場景是有方法的內容
近一年播客成為大量平臺發力的內容形態,但通過對車載場景的極致理解,荔枝播客正嘗試定義一種全新產品形態。FITURE拿到3億美金健身領域巨額融資,健身作為“反惰性”場景,需要新的軟硬件一體化形成社交機制的可視化成長獎勵。凱叔講故事一次次將經典IP重制,親子教育場景的陪伴需要內容的煥新。十三余作為漢服美學圈層符號,與虛擬主播一樣,都在B站的圈層社群中不斷生成新內容,國風潮流與泛二次元文化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日常。
從來有方法的內容,讓場景可持續。
01 把自己作為方法
也許有人對米哈游這家公司并不那么熟悉,但你一定知道《原神》?!对瘛返谝淮巫屛依斫?,眼前的已不再是我熟悉的手游了。
你看不到一點粗糙,精美視效與真實細節背后,每個玩家都能感受到游戲主創的“雄心”——建構一個超越真實的感受世界。《原神》能夠成為Google Play和App Store雙平臺2020年度最佳游戲,我想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天生的開放視野,以及最初就強調“反手游”的純粹游戲體驗。理解手機作為器官的便捷性與日常性,又摒棄把手游完全視作社交產品的誘惑。
當原神不斷給玩家帶來純粹體驗,虛擬和現實的邊界不僅被消弭和溶解,同時也在反向輸出立足二次元的思考和價值觀。在連接虛擬與現實的過程中,超越真實的感受世界能夠被重新定義。關于現實,不是回避,而是治愈。這種治愈代表著虛擬深入現實的方法正在被極致踐行。
新商業應該讓生活更美好,讓社會更進步。新商業價值被極致釋放,并不在于《原神》盈利能力上的成功,或者米哈游完成多少公益實踐。米哈游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腦機接口研究,與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有什么高低之分呢?在它布局二次元產業時,也能看到不滿足于“虛擬世界游戲產品”的可敬——讓更多人看見更大世界,看到自身存在的更多可能。
今天所有商業都要讓用戶覺得“值得投入”,讓“值得投入”成為一切。
需要把自己作為方法。項飆老師這本書對我最大啟發并非金句頻頻,而是我們往往很難確定,把自己作為方法去形成系統工具能力和可實際操作性,但這在今天真的無比重要。
02 品牌是方法論
2015年有一次在柏林,詫異于有人推薦我去看公路商店舉辦的一個活動。六年過去了,公路商店依然在時代生活的風口浪尖。我開車經過上海長樂路,看到馬路牙子上三三兩兩拎著啤酒的年輕人,我沒有停下來。為什么?因為無論624changle&公路商店還是BOX計劃,公路商店的精神在公路,而不在商店。
很難想象古馳在百年大慶選擇與巴黎世家聯名是怎樣的“心態”,是奢侈品的內卷還是古馳一直以來的相信不可能?推出11.99美元的虛擬球鞋,包括本月剛剛上線的《古馳直播間》,都在強調古馳正把自己作為方法,成為內容品牌的典型。
建構獨有認知系統,品牌是方法論。
無論公路商店、古馳還是米哈游,它們都開發出獨特產品品類,大量新品涌現的背后都源于獨有的認知系統。關于長成全新場景品類的參天大樹,很多時候缺少的可能只是一個提醒。
“倔強的尾巴”和“倔強嘴巴”,并不是簡單的寵物護理品牌升級,而是“寵物友好的科學品牌”。當“寵物友好門店”“寵物友好社區”成為新商業價值觀,“寵物向”商業也需要類似新消費品牌的探索與實踐——在每一個極致顆粒度場景,創造可以被感受的安全感與自由度:降低養寵門檻,為寵物提供科學機制飲食如“益生菌補劑”;寵物香波也強調蓬松、柔順、美白去黃的不同功效。貓砂、貓犬主糧、潔耳凝膠、口腔噴霧……從倔強的尾巴到倔強嘴巴,寵物生活細分新場景不斷被開發,并賦予系統性、人格化、一站式的解決方案供給。譬如水災過后,寵物同樣需要一份“專屬關愛”,寵物不再是只寵物,而是有情緒、有感受的家庭一份子,“寵物家庭”正在創造新的社會倫理和商業價值,成為新的可持續生活方式。
今天有“方法”的品牌,正是使命如此:提案一種生活,然后堅定地去實踐它。
03 提案一種生活,然后堅定地去實踐它
熊貓不走蛋糕的方法堅定,在于持續創新的家庭儀式感。無論是蛋糕電商“全服務鏈”數字化服務的布局,還是持續沉淀1000+上門方案點子庫的場景化陪伴。蛋糕不只是作為產品,而是基于對場景用戶更深層的理解與洞察,更是對歡慶、社交、儀式感的深入理解與全新敘事:原來是送蛋糕的“熊貓人”會跳舞,后來是變魔術,再后來是送對聯、拉小提琴。只要是關于家庭陪伴、歡慶儀式感的場景解決方案都值得“投入”。
我最終下決心選擇熊貓不走為新物種案例,是因為創始人給我分享的故事。他告訴我,有一個孩子家里本身開蛋糕店,但他卻說“爸爸,我生日要熊貓不走蛋糕”。一個孩子要的或許不只是蛋糕,而是重視、關懷和陪伴。這不僅僅是熊貓不走作為蛋糕品類完成的一次超越和競爭,更重要的是證明“紀念日場景”的值得投入,充滿新物種誕生的機會。接近100%的客戶自主分享率,12萬用戶在小紅書的自發分享,美團上數以千萬計的搜索,就是“值得投入”的證明。
再比如三頓半堅定地升級“數字咖啡生活”,無論基于超即溶咖啡的精進與深入,還是九月即將在上海安福路開業的首家概念店,當三頓半不斷試圖回答什么是數字時代的咖啡生活時,就已經在自己的升級打怪之路上一騎絕塵。這是種讓人欣慰的堅定。
堅定同樣表現在“新品牌開始投資新品牌”。HARMAY 話梅和泡泡瑪特的投資,暫且可以理解成拓展渠道的價值,但為什么喜茶投資Seesaw,茶顏悅色投資的果呀呀比茶顏悅色的客單價還要貴?我想“提案一種生活,然后堅定地去實踐它”并不是獨抒己見,獨行者速,眾行者遠,開放的連接能力讓場景表達有了更加廣泛和深入的認知。
新品牌在像APP一樣,更新即實踐。拿出手機,看看自己下載的APP。每個APP都在一次次更新中重塑審美、生活、社交與內容的意義??梢詫⑿缕放频腁PP方法論總結為4個要素:Content原創內容、UI數字審美、Beta測評機制、Update場景開發。
Content 意味著原創內容:HEA的醒獅國潮文化,薄荷健康基于大量食物數據針對兒童挑食、減脂塑形等場景開發新飲食方案,商業正在通過更多樣的方式生產原創內容。
UI 意味著數字審美:每個人都在喝酸奶,為什么Blueglass成為高顏值典范?bosie的基本款與其他品牌有什么不同?我相信數字審美在產品上的微妙把握與妥帖變化,重要性是曾經不能與之相比的。
Beta意味著測評機制:TR小白板怎樣在男性護膚場景中給出集合設計、顏值、功能與居家的場景解決方案?BUFFX怎樣兼顧好吃與有用?支撐它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用戶反饋與共建。
Update意味著場景開發:BA飾物局開啟了飾品消費的沉浸式體驗,KK集團的KKV與調色師、X11又在場景開發的命題下給出怎樣的答案?這些都值得細細體會。
04 選擇是誰,選擇和誰
數字時代的場景更新越來越快速,新品牌“底層基建”的流暢能力與高效運營機制,需要數字商業的新系統提供可持續保障。新品牌選擇數字生活的新觀念、新場景,也要在數字化能力模型上,選擇“和誰”同行。
微盟作為這一背景下的觀察案例恰如其分,事實上,今天的微盟和幾年前作為新物種的微盟已經大異其趣。首先是開發新場景的頻次與密度,從智慧零售、智慧餐飲、私域直播,到跨境獨立站ShopExpress的不斷“場景深入”,其次是作為“場景更新能力的流暢保障”——從提供SaaS工具服務到整合流量資源,最后實現融合數字化運營服務的“TSO全鏈路智慧增長”,形成集流量、數據、交易、用戶、營銷于一體的“數字新商業場景操作系統”,從而成為未來品牌私域經營的數字基建?!皥鼍安僮飨到y”并不只在于場景開發的“多快好省”,還在于友好性與生態化體驗,讓更多新品牌成為細分品類的數字化場景運營先行者。
品牌的生長與更新之路,正在于——選擇是誰,選擇和誰。
無論在快手火爆的合味芳還是在B站火爆的花知曉,甚至歐萊雅怎樣在小紅書找到自己的“全新氣質”,都讓我們看到今天的品牌不再是口號、標簽,而是一種新的情緒與感受,取決于新發布平臺、新技術能力、新社群方案。
于此理解快手磁力引擎,在于掌握“信任時代的新品類加速器”邏輯?!皬牧髁拷洕叫湃谓洕钡谋澈笫菍⒗翔F作為方法,是因為“信任關系”命中了商業不確定性周期的底層訴求。
快手磁力引擎正立足快手對于場景用戶的深度連接與運營能力,釋放新的增長能力與創新啟發:美食、戶外、國風、寵物……譬如美食場景就可以細分為路邊小吃、蛋糕甜點、品酒教學等十三個細分品類,與用戶共建圈層圖譜。每個圈層場景的“小確幸”,都在成就場景化用戶運營的新商業價值開掘——選擇快手磁力引擎并不是選擇一個簡單的“發布平臺”,關鍵是理解“信任”背后的方法,帶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基本盤更穩固的新品牌建設機制、新增長效率引擎。
因為,品牌是一場無限場景游戲,本質正是與用戶認知共同進化的漫長旅程。
“品牌是方法論” 新物種預測
預測04
解構能力成就新品牌:打碎、重組、跨界、融合只有解構才是無限。打碎、重組、跨界、融合,都是與用戶認知共同進化的方法,是品牌“無限場景游戲”能力的落地與實踐。當你遇到絕境,記得打碎自己的邊界,更加開放性地去理解這個時代。
預測05
品牌建設關鍵人:內容架構師、首席策展官、書單主理人相信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找到自己的同行者。2019年我們提出首席審美官,今天又更進一步——未來品牌建設關鍵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CMO、COO或者CIO,而是內容架構師、首席策展官、書單主理人。
預測06
用戶型城市:場景社群與全時全域繁榮,城市品牌的DTC方法用戶正在挖掘個性的多樣性,定義新的尊重。社區的個性與多樣性成就城市的應許之地。城市品牌的DTC方法正迎來場景社群與全時全域繁榮新時代。我深知唯有全時全域的共同繁榮,才能在今天的注意力分配之中完成指引,這才是城市更新的偉大日常。
三、場景是有溫度的數據
顯而易見,我們正處于數據驅動的供應鏈時代,所列舉出的這些大家或熟悉或陌生的供應鏈上市公司,很多都是行業的隱形冠軍。供應鏈企業的重要性在今天不言而喻,更多模式創新代表不斷出現。
01 供應鏈品牌
SHEIN在過去一兩年時間,迅速成為中國跨境電商的明星企業,甚至在今年5月份一度超過亞馬遜,成為了美國購物應用下載量第一名。我們習慣于稱為“快時尚”的各大品牌,正在被SHEIN的“實時時尚”碾壓。
SHEIN首先表現為以品牌化為目標的供應鏈打法,建設獨立站,成為可以直面用戶的敏捷供應鏈。其次,“小單快反”的生產形式,使得同樣生產一款衣服,Zara500件起訂,而SHEIN100件就可以生產,這令后者新品測試、用戶反饋和產品迭代的鏈路更短、效率更高。此外,在SHEIN位于番禺的供應鏈總部周邊,集中著300多家核心供應商,規?;瘞淼统杀?,集聚化支撐快響應,能夠將打樣到上架的周期壓縮到最快7天。SHEIN背后,是華南甚至華東的紡織服裝業產能釋放的集中體現。
今年SHEIN推出設計師孵化器SHEIN X,僅中東市場已有超30位設計師加入計劃,從傳統意義上的品牌孵化設計師,到如今的供應鏈孵化設計師,是DTC能力更加快速的用戶觸達和需求反饋。
有溫度的數據,正是這樣不斷啟發用戶導向的彈性供應鏈。
02 今天的生活被供應鏈定制
今年我幾次考察一家企業——華熙生物。從1992年成功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技術突破,到200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華熙生物讓透明質酸實現從舊時“液體黃金”到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蛻變。
華熙生物從對透明質酸的研發和原材料供給,到更深入的產業轉化,完成自身從B2B到B2B2C再到B2C的供應鏈戰略跨越,尤其是面向C端消費者的功能性護膚品和功能性食品,讓透明質酸作為生活方式升級的載體,更加快速地走到人群中間。
記得在一次案例調研會議上,華熙生物的同學遞給我兩顆黑零軟糖,說這是“開心糖”,用于助眠、緩解疲憊和焦慮。這顆糖的成分是“透明質酸+GABA”,GABA是華熙生物現階段重點推廣的新生物活性物質。這顆糖也凝聚著華熙生物入局功能性食品的多年科技心血,從2004年開啟申報透明質酸入食普通食品,到2021年正式政策獲批,16年時間正是供應鏈能力深入場景的賦能之路。
將生物科技能力不斷下放,去解決最日常、最細小的問題和痛點,“醫學+消費”一步步長成普適性的風口和賽道。華熙生物代表的透明質酸生活方式,正是“醫學+消費”走進日常的典型代表。
“醫學+消費”,或者說“科學+消費”的品牌和品類層出不窮,長久居于幕后的供應鏈正成為今天的新生活方式策源地。
03 企劃力:供應鏈模式新起點
以供應鏈取勝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今天生活的主流。比如會員店,數年如一日蟄伏在城市邊緣的山姆會員店,現在宣布要開到城市中心,還有表現出極強生命力的Costco、盒馬X會員店、fudi……會員店的共同繁榮背后,是C端模型,更是B端企劃。譬如山姆會員店背后是全球的產地精選,盒馬更偏中國本土供應鏈,選擇它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就意味著選擇這個平臺的供應鏈企劃方案。
企劃力正在成為供應鏈模式的新起點,或是化整為零,或是化零為整。
“化整為零”,指向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在長出新商業模式。火鍋供應鏈是其中典型:除了去年開始快速擴張的火鍋食材超市,還有外賣火鍋、堂食新供給、預制菜方案……火鍋供應鏈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蓬勃也更加豐富,成熟到能夠支持以上所定義的每一種可能性。
鍋圈食匯可能是近幾年火鍋供應鏈相關企業中,擴張速度最快也最受資本青睞的一家,迄今已開出7000余家門店,估值突破20億美元。從火鍋食材超市的凈菜供應鏈入手,鍋圈食匯一方面將品類擴充至燒烤、預制菜、方便速食等,另一方面圍繞居家餐飲進行場景開發,涉足生鮮日清、到家、社區團購等業態,目標是成為綜合型餐飲供應鏈品牌。
“化零為整”,是供應鏈的乘法效應,封裝“一鍵響應”的柔性能力。這個夏天網紅飲品的爆款,來自香水檸檬、油柑、黃皮等原產地食材,這是產地買手制的成熟。原產地直播、品牌定制供應鏈、產地產業化、新農人IP,借助于大量的平臺創新、模式創新和社群化運營、技術能力升級,原產地供應鏈重新完成“一鍵封裝”的在地品牌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鄉村振興,就是非常典型的“從供應鏈建設開始的系統復興”,超越傳統的地域,從產業策劃、供應鏈建設開始,形成數字時代城市生活與鄉村文化的對話,建設自身的IP體系和產業模型。
04 供應鏈是生活方式,決定產業生態位
尤瓦爾·赫拉利曾經在《人類簡史》中提到,人種植了小麥,卻被小麥所馴化,最終徹底改變了生活方式。今天的我們無時無刻不被各種細微、精密的供應鏈企劃能力所企劃,而供應鏈作為生活方式,也正在企劃產業的生態位。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新出行方式,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紛紛入局,上汽大眾ID .家族出現并不算早,但卻適逢其時。我在調研上汽大眾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在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上,上汽大眾關心的不是去爭一朝一夕或一城一池,而是作為“國民車”帶給中國家庭“安全可靠”的感受可以一以貫之。
上汽大眾全球供應鏈能力的厚積薄發,是非常典型的供應鏈長期主義。只有更可靠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對消費者普惠需求的深刻洞察,才能讓智慧出行擺脫極客模式和嘗鮮模型,真正成為普惠的生活方式。
“ID.家族”代表了上汽大眾對汽油車消費升級的理解,當市場過于關心電動車作為科技產品的“酷”,反而忽略其作為出行解決方案的人性關懷時,克制和細節就顯得彌足珍貴。
面對續航焦慮,ID.系列則落點于電池管理系統的精準算法,做到真實續航里程預測,將主動權重新交還用戶。智慧駕駛更側重人性化的輔助功能,例如在屏幕、語音交互之外搭載更加直觀、安全的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在汽車產品設計或重舒適或重操控的偏好下,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移動生活空間的歸屬感。
供應鏈足夠信任,產業鏈足可依靠,解決方案足夠安全,上汽大眾始終以人為中心的技術普惠之道,讓ID.系列在智慧出行的解決方案研發上,體現出以簡馭繁的產品智慧。
供應鏈圍繞場景化的人展開新的敘事,無論豆瓣小組的興趣遷徙、分眾傳媒的場景心智,還是多抓魚的社群躍遷,生活方式的進化,因供應鏈賦能而有新的意義。
譬如一張“有場景的信用卡”,首先表現出的,可能是內容IP、興趣買手和對于城市的探索,這些都是今天對于“權益”的理解和其背后應有企劃。以“浦發銀行美國運通新貴卡”為例,首先在于理解當下的年輕消費者,追求意義超越功能滿足,因此提出“精神新貴”的精準用戶定義,率先表現為對美食場景的熱情探索。
針對“精神新貴”的美食探索場景,新貴卡以用戶偏好為基礎,提供長短期結合的美食探索方案。例如首刷禮設置為“新貴”餐廳任選5款招牌美食免費吃,包含奈雪的茶、Seesaw等新餐飲品牌;企劃新奇日、新貴餐飲榜單,每月為刷卡達標用戶持續提供餐飲優惠券、折扣美食商品;通過“浦大喜奔APP”展開美食禮遇探索互動活動,持卡人為喜愛餐廳點贊打榜。新貴卡的核心,在于精神新貴的生活提案能否引起共鳴;在于美食場景的創新切入能否引起共振;在于消費權益反向定制的供給,能否形成興趣的認知共同體。原來真正的新貴不是奢侈品的標簽化,而在于“人間至味是清歡”。
浦發銀行美國運通新貴卡最重要的場景創新啟迪,其實是對信用卡的重新想象,它以更加靈活的數字化權益供應體系,持續激活新鮮生活方式,完成與用戶共建的場景訂閱。
“你必須按所想去生活,否則你只能按生活去想?!蔽覀兿M袦囟鹊臄祿軌蛉撛旄嗟男聢鼍啊⑿聦徝?、新時尚。我們也希望新消費品牌的浪潮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技術驅動、具體場景,是有溫度的數據使然,是有企劃的供應鏈使然,讓每個人都能夠在天馬行空的想象里面去完成獨特的差異化。
供應鏈是生活方式”新物種預測
預測07
數據品牌:立足場景供應鏈的跨品類能力數據品牌一定是敏捷供應鏈品牌,沒有路徑依賴、跨越品類邊界,始終以數據能力響應新生活方式、形成場景解決方案分發。
預測08
家庭訂閱主流化,推動社區供應鏈崛起即便疫情推動到家業務朝著不可逆的方向飛速發展,但社區團購的供應鏈是如此單薄。社區供應鏈的多樣性,會隨著家庭訂閱的主流化不斷被反向驅動,超越生鮮的單一性,供給數字家庭的場景多樣性。
預測09
跨境電商獨立站進入小場景、品牌化、垂直整合發展階段正如SHEIN所傳達出的,跨境電商的未來方向從生態和產業層面走向極致細分和極致拓展,鮮明地進入小場景、多品類的發展階段。
四、場景是有應用的技術
在2019年的一次活動現場,牛津大學計算機系主任Michael Wooldridge對我說,“AI的進步需要足夠豐富和復雜的應用場景,在這一點上,中國擁有著令人羨慕的優勢?!边@句話很簡單,但復雜的應用場景是AI發展的獨有優勢,這一點很重要。
01 尋找場景的技術和等待技術的場景
今天大量的生活日常和產業日常,都在面臨技術應用的突破和拷問。
植物肉和燕麥奶,盡管一直備受資本關注,但在成為生活方式的路上依然道阻且長。相較于還在等待臨界點的植物肉,燕麥奶似乎更快找到了自己的場景。一則是面向占比不在少數的乳糖不耐受和疑似乳糖不耐受人群,需要替代性植物基乳制品的真實痛點;二則燕麥奶借咖啡破冰,而后廣泛應用于茶飲、甜品、輕食、雞尾酒等,快速成為年輕消費群體的日常消費品。尋找到場景的燕麥奶,不斷解鎖更大市場。燕麥奶第一股OATLY 市值超越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便可見一斑。
電池則是另一個側面。作為數字生活設備的核心技術痛點,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的更進一步發展,都在等待電池技術突破的臨界點到來。尋找場景的技術和等待技術的場景,是理解“場景是有應用的技術”的一體兩面。
02 AI進化的中國范式
有應用的技術,往往表現為各項技術多線程齊頭并進,在一個具體應用場景里集成,而后完成突破臨界點的爆發。可以總結其為以場景為互聯能力,系統解決具體問題,表現出多線程、集成式、臨界點的特點。如剛才說到的電池,如若能夠完成固態電池研發與應用的驚險一躍,新能源汽車必然會迎來新的場景紀元。
中國是數字經濟最豐沛的“場景實驗場”,源自數字用戶的規模之大、數字生活方式的滲透之快。廣泛場景應用和復雜場景訓練,成就技術進化的中國范式,也讓我們對中國AI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保有足夠期待。可以來看幾個具體案例。
中國是數字經濟最豐沛的“場景實驗場”,源自數字用戶的規模之大、數字生活方式的滲透之快。廣泛場景應用和復雜場景訓練,成就技術進化的中國范式,也讓我們對中國AI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保有足夠期待。
可以來看幾個具體案例。海爾智家推出場景品牌三翼鳥,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對于智慧家庭的理解已經走在了場景敘事的實踐前列—— 智慧家庭的本質是智慧場景。而三翼鳥通過一站式全場景的探索,開啟智能家居新的增量空間。比方說智慧廚房,三翼鳥依托智能網器和海爾食聯網實現一鍵聯動;對于智慧陽臺,在方寸之間提供了超過100個場景方案,比如“健身陽臺”如何去實現運動區域與洗烘區域的智能交互;對于智慧臥室,深入解決了睡眠空氣這樣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痛點。
在調研三翼鳥案例時,我最大的感受在于他們真的能夠把最飽和的技術能力下放,不斷去洞察真實家庭的生活動線,用涵蓋家裝、家居、家電、家生活的無界生態,去賦能一站式定制智慧家的能力,去解決長期被忽略的日常痛點,重構體驗和連接,開啟“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新時代。
AIoT的技術應用,應該表現為個體和家庭的具體問題解決,以完成新的場景開發和解決方案供給。這是三翼鳥帶來的啟示,也符合我們一直以來思考的“AI是解決方案”這一重要商業方法。
更開放地去思考,隨著智慧家庭的場景互聯深入,數字化的人、智能網器、數字化內容、家庭供應鏈,能夠以萬物互聯為底層,實現實時交互、主動社交,是不是意味著新的場景社交形態在誕生?不是社交空間,而是空間社交——數字助理、高清攝像頭都成為空間的社交節點,人與空間、內容與空間、智能設備與空間深入具體場景實時會話。能源社交、機器社交也是同理,傳感器成為場景社交的泛在傳感,成就AIoT時代社交商業的全新范式。
03 AI是解決方案
AI是解決方案,并不是強調實驗室數據的領先和技術參數的先進,而在于它是合理的,能夠形成足夠具體場景、足夠豐富樣本和足夠多樣建模的解決方案 。
在調研百度Apollo時,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云鵬跟我分享了一個特別小的場景——自動駕駛如何應用于礦山運送渣土。我們都知道“一噸煤十噸渣”,運送渣土是礦山的高頻剛需,如何實現無人替代有人?大量解決方案采用的是“尋跡方法”,在渣土車運送路線的兩端進行信號交互,完成路線建模,讓自動駕駛渣土車在固定路線中往返。但這意味著每次路線發生變化就要重新建模。而Apollo給出的解決方案則是,在挖機與渣土車上配置傳感器,以機器對話完成實時路線規劃。我將它定義為“機器社交”,這種機器間的主動對話,能夠支持礦山中更多高強度、高頻率且不乏危險性的工作。
“AI是解決方案”還意味著技術一旦深入場景,就能擺脫實驗室思維。換言之,場景在倒逼技術做減法,讓解決方案更優化。從這個意義上可以更樂觀看待Apollo Robotaxi的商業模式未來。
現有網約車模式在平臺運營規則設置中,最困難的是平衡乘客、司機、平臺、監管等多方權責,而共享無人車服務實質上在化解平臺的多邊矛盾。我把Apollo Robotaxi定義為“場景驅動的共享智慧出行”:場景驅動在于真正解決剛需、痛點、高頻出行問題,比如暴雨天氣的堵點接駁、夜間出行的車輛保障、女性出行的安全問題;無人車的共享服務,真正回到以乘客為中心,以出行體驗為中心;智慧出行表現為技術帶來的低成本、低風險和低能耗,Apollo Robotaxi已經能做到對標網約車的出行成本,長期還將控制在公共出行標準。無人駕駛真正從源頭上改善信任機制,而非與人性的不確定博弈。新能源出行和車路協同的智能化,能逐步實現社會整體能耗的降低。
自動駕駛成為生活方式,可能會比我們想象中更快到來。而將作為未來社會的基礎設施的自動駕駛,核心在于應用場景開發和知識圖譜繪制,以此站在未來看現在,建立面向“解決具體問題”的場景預測模型。
所以我們提出AI是解決方案,而場景預測是AI的重要應用,需要深入場景、吃透場景,最終表現為識別場景的可持續。正如湛廬即將出版的新書《噪聲》中所說,“用模型代替人類判斷意味著兩件事:消除人類的復雜規則,也消除噪聲。”
04 AI+協同辦公,開發數字化組織新場景
真正深入場景,一定會讓數字服務供給和數字體驗設計,表現出應用的技術同理心。場景預測是AI的重要應用,也必然是更具效率和溫度的解決方案。
人是最大的場景,個體的數字化也推動組織數字化的必然,新的組織形態與協作方式應運而生。AI+協同辦公,正在建立數字化組織的場景預測模型。飛書招聘作為飛書的關鍵產品,將招聘流程完全線上化,強化圍繞招聘流程的部門協同,以招聘為入口累積智能化企業人才庫;百度如流以企業知識管理為核心,構建AI時代知識驅動的工作流水線;釘釘推出釘釘ROOMS,深入最常態的智能會議室場景,強調開放連接,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能力。沒有邊界的工作方式與數字生活形成更緊密的共振。
我們不得不正視,數字化組織作為具體場景的重要性。面對這個新場景,它又需要何種新的基礎設施?
致遠互聯是我們從2019年就開始關注的案例,從它身上看見一個OA軟件公司,怎樣針對組織協同的痛點解決,不斷演進為數字化組織的新基建。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越走向深入,越依賴數字化組織的協同效率提升。致遠互聯提出從OA到COP(collaborative operation platform,協同運營平臺)——只有充分發揮組織能動性、積極性,實現協同和運營的有機融合,才能打造激發企業增長新動能。從協同辦公到協同業務到協同運營,不僅是從工具到平臺的模式進化,更重要是將協同作為數字化組織建設方法的認知躍遷。我們身處以生態實現共贏的時代,數字化組織也必須以更加靈活的姿態,去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致遠互聯構建的協同運營平臺,支撐每個組織形成獨有的協同模式和認知圖譜,也因此成為數字化組織的新基建。
數字化個體更加離散,數字化組織更加流動,面向特立獨行的新世代“打工人”,新的生產力工具也慢慢長成不再熟悉的樣子。聯想SMB的ThinkBook的確讓我看到一份有啟發的答卷。
在聯想SMB的同學介紹ThinkBook時,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區別于消費品,ThinkBook從購買后才開啟價值創造”,可以根據個人工作需求,實現硬件分時租賃、軟件按需付費的定制化服務。理解ThinkBook的起點,在于它不只是一臺極致性能的筆記本電腦,而是硬件、軟件、服務體系、訂閱模式共同成就的,面向數字化個體的“即興生產力”。它是新青年的個體效率工具,深入思考屏幕如何更靈活地切換場景,如同ThinkBook Plus2的“AB面”切換;是未來面向新創業形態的靈活場景計費,實現按需定制服務;也是未來面向創造力協同的新價值提供,軟件定義的硬件,意味著能夠突破硬件形態持續激發創造力。以“即興生產力”去定義ThinkBook,在于理解它作為創造力工具的完整生命旅程。
人是最大的場景,數字化組織是數字商業最重要的場景。
我們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常識掛在嘴邊,但證明轉型成功的標志,并不是有多少所謂數字化業務,實現多少收益增長,而是組織層面真正完成了數字化。圍繞數字化組織的場景開發,正如致遠互聯與聯想SMB的努力,實質是組織協同力與創造力的真正激發,這也是2021年,每個個體、每個企業決策者必須去忠實面對的核心命題。
05 場景預測:數字服務的技術同理心
7月下旬的河南暴雨災情,可能很多人都已覺得經恍如隔世。當天一份騰訊文檔鏈接,出現在了很多人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在那樣突如其來的極端場景里,作為協作工具的再現文檔成為了救災互助的利器,成就人人參與的自組織效率,獲得意料之外的救助效果。它何嘗不意味著公共問題的社會化解決成為新常態。而如果能夠從公共問題社會化解決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互聯網產品、數字化服務,能夠深入、吃透、識別的場景還有更多,能夠解決的具體問題也會更多。
面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我們或許更需要AI帶來的微觀確定性。
“我敬佩簡單的快樂,因為那是復雜的最后避難所”。但這并不是逃避和回避,而在于向極致去的心無雜念,在純凈的力出一孔里,場景預測作為AI的重要應用,正在共建數字生活的和諧方向。
“AI是解決方案”新物種預測
預測10
數字時尚可持續:數字身份美學體系塑造全新個性符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平臺、不同的ID,每個人都需要更恰如其分的身份系統和數字搭配,企業需要更清晰去理解數字身份的意義。如同LV推出手游,何嘗不是奢侈品理解虛擬世界和數字身份的一種開始。
預測11
AI驅動的碳足跡規劃,從企業戰略要素到個體記錄,越來越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場景碳中和和碳達峰已經不只是社會責任、企業戰略的大背景,更是每個人生活的新課題。未來碳記錄會成為如同睡眠監測、體脂記錄、熱量攝入一樣的生活習慣,也會是AI更為具體的應用場景。
預測12
空間智能:AI屏幕網絡、公共服務數字助理、智慧氛圍系統、市政全場景自動化空間智能,成為城市更新的系統能力,因為場景的深入、吃透和識別帶來更多問題解決的場景預測模型。
總結
總結一下,今天圍繞“新物種時代的場景戰略”,展開了4個篇章的敘事: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第一個方法是“商業是目的地”;場景是有方法的內容,第二個方法是“品牌是方法論”;場景是有溫度的數據,第三個方法是“供應鏈是生活方式”;場景是有應用的技術,第四個方法是“AI是解決方案”。同時基于這4個方法,我們也給出了12個新物種預測。
“新物種實驗計劃2021”發布
今天的最后是新物種實驗計劃2021,有3個“新物種實驗”要正式發布:
城市美學新物種實驗:場景實驗室聯合成都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立足“交子生活美學社區”,探索場景營城的模式創新。
消費新物種實驗:場景實驗室聯合深創投集團,圍繞“消費新物種孵化”,探索“既2B更2C”的下一代孵化器模式。
書店新物種實驗:場景實驗室聯合北京發行集團,圍繞“閱讀新國潮”,探索未來書店新模式。
此外,場景實驗室與《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也在今年5月正式開啟了“甦·年度新物種榜單”第五年的招募,期待你的加入。
凱文·凱利在《失控》中說,要成長為新的物種,就要經歷所有你不會再扮演的角色。理解所有這些變化,開始深入思考,為什么這個時代選擇了我們。關于向極致去,其實還有千言萬語,我不知道從何說起。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有什么好擔心的呢?深耕“一畝三分地”,數字化連接能力會幫助我們完成乘法效應。把無畏的態度轉化為無畏的能力,專注自己的產品,形成極致的心流,這種極致即便是屏幕之前的你,也一定會感同身受,心領神會。
無論在哪里,感謝你的陪伴,再見!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新物種道路。
作者公眾號:吳聲造物(ID:wushengzaowu)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