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只“花”唄
01
馬上就要到7月9號了,
一個重要的日子,相當重要!
這一天牽動著近千萬消費者,
我仿佛聽見他們的內心在滴血。
還花唄的日子到了...
看到余額逐漸減少,一夜變成吃土青年,
當初買買買、肆意剁手的快感蕩然無存。
心中開始痛恨花唄,
說好的年輕?說好的自由呢?
沒有借貸,就沒有還債。
02
近期借貸平臺花唄“長臉”了,普通的LOGO化身泥塑,出現在飛機上、商店里、餐廳中,可愛、幽默的的形象深入人心,獲得一致好評。
與去年花唄的一支廣告片《年輕,就是花唄》形成鮮明的對比。
先看一下這支短片。
廣告的主旨在于:通過花唄分期去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去實現一些原本做不到的事情。他們買薩克斯,環游世界,租辦公室創業,看上去十分輕松自由。卻選擇性地忽略了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代價的,都是需要為之付出努力的。在這里,廣告片只是鼓勵消費,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實際感受。或者說,沒有抓住消費者真正的痛點所在。
環顧整個廣告營銷環境,毫無例外地都在助推消費,營造一種消費主義的氛圍,往往將消費與自由、階級、自我實現等概念聯系起來。在廣告中,不斷強化消費者“你值得擁有更好的”,唯有消費,才能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花唄的這則廣告片就給人一種“因為年輕,就可以肆意消費”的錯覺,更把年輕當作是消費的借口。
這是引發爭議的關鍵點所在,年輕不應該只是花錢,而是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未來,因此這則廣告在倡導的價值觀上就是值得推敲的。
03
相反,近期花唄“長臉了”這則廣告堪稱完美,頻頻暴走朋友圈,較《年輕,就是花唄》上升的不是一個等級。
首先,最為重要的一點,這則廣告倡導的是“有節制的消費觀”。最后幾句話是基于當下消費主義盛行的現狀,善意地提醒消費者還不上分期時“悠著點花哦”,讓人會心一笑,留下印象好分,和勁酒的廣告“勁酒雖好,不要貪杯哦”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調查顯示,花唄的用戶基數很大,平均每四個90后就有一個人使用,他們已經養成了提前消費的習慣。而另一方面,社會上各種還貸糾紛,上門追債事件層出不窮,對于經濟尚未完全獨立的年輕人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對于花唄這樣的產品而言,除了完善自身的信用體系,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是極為重要的,從而能夠有效引導年輕人的消費風向,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
其次,表現在IP形象上,將原先特點不鮮明的LOGO進行了擬人化,賦予它個性,就好像一只移動的表情包,自帶幽默搞笑屬性。一出場,便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顛覆了以往對借貸平臺的認知。而當下的年輕人與上一代的成長環境不同,他們在互聯網上利用表情包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語言體系和專屬的交流方式,這則廣告有效地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片中的IP時而得意,時而尷尬,讓人印象深刻。
最后,在于IP江南皮革廠式發音,土中透漏著萌賤屬性,通過單口相聲的形式將品牌內容傳遞出去,消費者對此喜聞樂見。在視覺和聽覺兩個維度上都令人印象深刻。
總結而言,兩年的花唄廣告推廣的都是同樣的產品,向深挖掘下去宣傳的價值理念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年輕,就是花唄”,一個是“有節制的消費觀”,兩者高下立判。可見價值觀念在廣告中起決定性作用。
品牌在做推廣時,應明確自身價值觀和營銷主張,而后所做的所有的營銷活動無論是線上也好,線下也罷,都緊緊圍繞著這一基本點展開,守正出奇。同時肩負社會責任,提升品牌的美譽度與好感度,進而占領消費者心智。
期待花唄可以做出更好的廣告作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