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品牌年輕化?先搞明白關鍵是什么!
再不抓住年輕人,生意就沒法做了!
品牌年輕化是這兩年所有品牌方共同的認知,我們也看到有不少品牌也在嘗試著去做,但品牌年輕化談何容易,品牌形象是用時間沉淀出來,想要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困難程度不比打造一個新品牌低。
2020年以來,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來勢兇猛,直播帶貨進入發展快車道,新渠道備受關注,也為品牌營銷推廣帶來新模式新玩法。但一年過去了,錯過了成長期紅利的品牌又該如何做好品牌年輕化?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張截圖顯示,新消費已經有了明確的三板斧方法論。但完美日記等頭部新消費品牌為了競爭上市,不斷拉高KOC成本,讓傳統新消費三板斧不再適用后進品牌模仿。
新消費三板斧
同時,線上內容電商、社區電商也疲態盡顯。內容電商通過帖子、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吸引用戶,形成從“發現-購買-分享-發現”的完整閉環,看似邏輯自洽,但由于內容平臺掌握流量分發大權,進入流量變現階段,品牌用內容換流量的玩法已不再適用,必須要砸進真金白銀。
社區團購因為平臺提供倉儲、物流、售后支持,社區團長負責銷售的模式,成功切入萬億社區市場,風頭一時無兩。
但是僅一年時間,紅紅火火的社區團購市場就變得一地雞毛……除了相關部門干預外,還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原因,第一缺乏相關人才,第二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雖然這樣,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一些成功的營銷玩法中,找到新的啟發……
一、盲盒背后的人性洞察
眾所周知,Z時代的消費者消費由興趣驅動,他們很少關心“性價比”,只關注新奇好玩的東西。 因為神秘感、稀缺感、儀式感,盲盒成為時下最成功的一種營銷方式,就像《阿甘正傳》里所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味道?!?br/>
盲盒帶來的期待感與神秘感總能讓消費者欲罷不能。但除了期待感和神秘感,儀式感,年輕人熱衷于盲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情感層面:情感慰藉,除了盲盒外還有很多成人減壓玩具。
說沒有壓力?假的!無論是誰,總有諸事不順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從大學校園步入社會后,面臨的煩惱會增多:就業、擇偶、養育兒女、創業等等,當煩惱解決不了時,心中的壓力也會逐漸的增大,壓力長期擠壓在體內,也是有損身體健康的。
減壓玩具具有親和力的造型和鮮艷顏色,能有效轉移注意力,有效舒緩緊張情緒和轉移負面情緒。
文化層面:宅文化、二次元文化的滲透。
艾瑞數據顯示,中國的二次元用戶中,90后、00后占比高達90%以上。Z世代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現實生活中缺乏同齡人的陪伴,所以他們更愿意在虛擬世界中尋求陪伴,二次元承載著年輕人的情感寄托,是年輕人認可的潮流文化。
如今90后、95后逐漸成為市場主力,二次元文化開始和主流文化逐漸融合,而二次元文化也逐步被更多的人接受。 價值層面:如果說成年人熱衷盲盒的原因來自情感需求,那么盲盒玩家低幼化發展的驅動力則來自于---炒盲盒。
對于年輕盲盒愛好者而言,在收藏盲盒之余也誕生了交換和交流的訴求,基于這些訴求于是各種交易隨之火爆就這么炒起來了。
由于物以稀為貴,在爆款有限的情況下,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二手交易市場,而且“炒盲盒”比“炒鞋”更瘋狂。盲盒交易的市場已經成為了千萬級的級別,在某魚的漲價榜上原價為59元的一隱藏款盲盒,價格狂漲39倍。
年輕人被盲盒玩法吸引,實際上是為盲盒內的產品附加值買單,在如今“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品牌如果只追求一時的營銷快感,忽略更為重要的產品本身,反而會產生相反的傳播效果。
一旦盲盒玩法的新鮮感失去了,或者消費者對盲盒內的產品大失所望,感覺被收割了智商稅后,將會降低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感。 品牌想要打動消費者,留住消費者最終還是靠產品品質,把自身的產品做好,才是品牌的長遠發展之道,營銷方式只能是錦上添花。
二、洞察年輕人新需求
從2015年開始,消費市場出現了 “雙迭代”趨勢,一個是890迭代567的消費者迭代,一個是零售技術迭代。 890迭代567——80、90、00迭代50、60、70。年齡層決定了消費結構的不同,子女教育、父母贍養、自身健康問題,侵占了567的消費預算。
80后、90后現在正好進入了消費的旺盛時期,婚育兩樣事是最大的消費。其次,心智模式不同,567是實用主義者,追求性價比、實用主義。而890因為全家財富資源的傾斜,在潛意識層沒有了實用這個概念。
新一代消費者,他們追求個性化多元化消費、品質健康飲食和美好生活方式,新零售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補充和完善現在的零售模式,讓他們以更少的時間成本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生活,而新營銷技術也正在成為品牌未來的潛在發力點。
1. 抓住產品需求的江小白和元氣森林
元氣森林帶著「0糖0脂0卡」的概念風靡全國:在2016年成立的元氣森林,只用了短短4年時間,估值從0飆升到140億,其成功的背后是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把握。
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一邊是996的職場壓力,一邊是生活焦慮,既不想運動,又要吃的健康,隨之而來是對飲品產生新的需求,不僅有一般飲品的美味,還有健康的屬性。
江小白在創立之初面對的客戶群體是80后,但隨著喝酒的群體越來越年輕,對產品需求也逐漸多樣化,在成立十周年之際,江小白陸續推出多種水果味的果立方白酒以及52度的高度酒,這些新品一上市立刻收獲大量忠實粉絲……
當初靠著文案走進我們視野的江小白,如今靠產品和對消費者的洞察,走過整整十年,還收獲一大批重視用戶! Z時代讓老品牌年輕化,讓年輕品牌成熟化,而品牌年輕化最核心一個維度是產品煥新,就是自身產品必須符合年輕一代用戶的需求,提供貼合當下人群生活方式的產品和價格。
2.抓住技術升級得到整體優化的茵曼
疫情期間,有一家企業只剩下50家門店,日銷售額卻破百萬,日銷量140%,這家公司叫茵曼。
和大部分線下實體企業一樣,隨著全國疫情形勢嚴峻,到2月5日,茵曼線下正常營業店鋪僅剩下 50 多家,約占全國店鋪的 10% 左右。 危機之下,茵曼將目光瞄向新零售,推出茵曼推手項目。
茵曼推手,他們來自不同職業,有不同圈層,擴展了傳統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消費群體,借助茵曼推手項目,成功與很多八桿打不著的行業企業進行跨界合作,實現共贏!
轉戰新零售后,短短七天茵曼就扭轉了因線下門店帶來的業績斷崖式下滑:小程序日活用戶破 6.5 萬人,很多門店當天銷售破 5000 元,2月5日銷售額完成了日常140%的銷量,微店相當于以往 1 個月的銷售業績,2 月份線上銷售已達千萬元。
新零售興起后,茵曼也從互聯網走向新零售,成為互聯網服飾零售創新領域第一個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品牌! 消費者是市場的核心主題,對消費用戶進行立體研究是企業進入市場、產品營銷的關鍵所在。
正在成為主力消費人群的z世代,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偏好,給新消費品牌提供機會,企業需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新技術去接觸消費者,去了解消費者需求,去刺激消費者購買欲,從而維持產品的市場份額和銷售規模。
找準針對人群的消費痛點,挖掘更多可用的消費需求,成為了產品企業打造爆款的不二選擇。
三、貼近年輕人的新渠道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互聯網飛速的今天,還是有不少的線下媒體依舊堅挺,像電梯媒體、地鐵和公交媒體……
為什么?其一流量精準,其二有利于強化品牌認知,有反復種草的效果。
燕京啤酒先后引入王一博、蔡徐坤等年輕一代明星代言人,通過在社區電梯投放,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很多粉絲在家門口電梯看到偶像廣告,紛紛去微博打卡。在微博的超級話題閱讀量達到3.3億,討論高達200多萬。
通過粉絲群體的自發行為和流量號召效應,能提升品牌在全網的關注度和出圈可能性,某種意義上,粉絲也是品牌營銷的參與者、助力者,推動了品牌進行傳播和推廣。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青睞于體驗式消費者,線下體驗店,快閃店,展覽館此起彼伏。其中快閃店既能迅速聚攏人流,還能避免高昂租金帶來的經營壓力,成為不少國際大牌和新興品牌線下推廣首先。
美的空調以“無風之境”為主體開辦的全國城市巡展,每一場都非?;鸨?,知乎也從走到線下,以“不知道診所”形式將各類問題分類,引導現場觀眾參與問答環節,以沉浸式的知識體驗和創新設計,構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線下體驗館。
打造品牌年輕化的關鍵是以年輕人為中心,品牌必須深入洞察年輕人的心境,以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品牌形象,才能助力品牌取得競爭優勢。 如果把“年輕一代”拆解出來,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人群:一二線城市的新中產、下沉市場的消費者、Z時代消費群體。
這三類人群接收信息渠道非常廣泛,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所以先要引起他們的關注,就要看誰能搶占他們的碎片化時間,在碎片化時間里跟他們產生鏈接。
在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品牌想要贏得營銷聲勢,多維度布局渠道運營是關鍵,單純的雙微一抖已經無法滿足品牌需求,也無法更好覆蓋Z時代的消費者們。
品牌年輕化,必須是產品、營銷、渠道等多方面合力升級,適應新的時代語境,才能再次激活老品牌新生!
年輕化,不僅僅是視覺形象,也不是刻意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而是真正地抓住他們的痛點訴求,通過產品層面解決這種訴求,并創造或引領一種潮流現象,才能在年輕消費者心中形成真正的年輕化認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