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年輕化找龔俊代言,互聯(lián)網格局要變天?
最近百度官宣了新的代言人龔俊,隨之出街的素材是一支超魔性廣告片,單看這個文案,頗有當年世界杯期間Boss直聘、馬蜂窩內味兒。 “電影門票訂酒店,先百度一下;情感法律找專家,先百度一下;健康知識權威答,先百度一下;百度一下,生活更好!”
從文案中可以看出,一句用戶需求/百度服務,一句硬廣,然后不斷重復,加上最近爆紅的流量小生龔俊說唱加持,使得這廣告似乎又沒那么讓人厭煩,可能也是經歷過《蜜雪冰城》和《熱愛105度的你》的轟炸后產生免疫了吧。
其實最值得讓人思考的不是這則廣告怎么樣,而是這則廣告的背后,是百度的年輕化轉型和業(yè)務戰(zhàn)略的升級。
年輕化其實好理解一些,因為就是直接邀請了清爽形象和陽光氣質的龔俊代言,而業(yè)務上的升級可以看到,百度正在擺脫搜索引擎的大眾認知,逐漸強化AI并往更聚焦且具象的生活方式上靠攏,這是很明顯的宣告,百度要進軍日常生活的業(yè)務了。
但是以當下的傳播真的能給百度一個好的開頭嗎?除了這種方式,代言人還有哪些更好的合作模式,品牌又能從中吸取到哪些干貨,我們來詳細的聊一聊。
01. 營銷全面布局,長期深耕改變大眾認知
關于百度的這一波案例,有一說一,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
系統(tǒng)來看,首先百度是官宣代言人,然后推出了魔性洗腦的代言短片,同時在百度App上有一場龔俊的直播首秀,這是從品牌官方的角度去做的一些事情,核心還是在于讓大眾知道百度做了這樣的一件事,而且魔性短片也是可以大范圍的投放像新潮傳媒等這種優(yōu)質的社區(qū)樓宇廣告,來告知用戶品牌消息。
為了與年輕人更好的打成一片,百度也合理應用了UGC這一方法論,在B站預埋Up主對核心物料進行鬼畜制作,核心目的在于提升本次百度的傳播熱度,同時也體現(xiàn)出品牌更立體豐富的一面,讓用戶有更好的感知。
只是這個方法論沒問題,但是并沒有拋出話題讓其后續(xù)繼續(xù)發(fā)酵,所以大部分的流量還是主動推廣曝光所得。
系統(tǒng)梳理完你會發(fā)現(xiàn),百度進行業(yè)務戰(zhàn)略升級核心思路走的其實是品牌的路子,不像很多互聯(lián)網初期的暴力野蠻生長那般,各種燒錢補貼優(yōu)惠,同時野蠻硬廣滿天飛。
而且百度一上來也沒說直接撲向普羅大眾,而是用年輕化的方式逐步滲透,雖沒有燒錢方式來的快速有效,但個人認為科學且合理,同時還能在這種漫長戰(zhàn)役中累積品牌口碑,邊向大眾普及AI,同時也能更好的推進其生活服務。
這個思路本質上有點像天貓,雖然天貓本身已經完成年輕化的戰(zhàn)略,但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天貓官宣易烊千璽為代言人,同時推出虛擬版,都是年輕化戰(zhàn)略的具體舉措。
不過天貓是偏養(yǎng)成系,百度目前只是一波官宣,但不管怎樣,兩者的目的都是通過代言人+內容互動的方式,吸引新粉絲,引導核心受眾熱議或進行內容產出。
所以如何將UGC發(fā)揮到極致,才是品牌傳播中能否發(fā)酵出圈的核心,畢竟預埋部分UGC內容創(chuàng)作本身并不難,關鍵是內容本身的傳播噱頭是否吸引人,普通大眾參與的門檻是否足夠低,所產生的話題是否足夠有滲透力。
02. 代言不止粉絲經濟,出圈更進一步
一般品牌找代言人出于兩個目的,一個是因為品牌知名度不高,想借明星的知名度和品牌強關聯(lián),進而提升品牌在大眾內心的知名度。
這種操作往往很簡單,只需要代言人簡單出個鏡即可,但隨著大眾審美和文化水準的提升,簡單代言的傳播效果漸漸不再具有吸引力。
另一個目的便是聚焦明星的粉絲營銷,是單純的流量消耗和粉絲購買力模式,這種往往常用于飯圈經濟。像百度本次官宣龔俊為代言人,個人覺得這一波代言人的使用雖談不上有多出彩,但至少要比以上兩種模式要好。
因為核心目標是呈現(xiàn)品牌年輕化,使用龔俊這一形象進行了一些常規(guī)的傳播操作,同時也更進一步進行了專場直播,為百度生活業(yè)務進行助力,也為百度的品牌認知進行了強烈輸出。 但我覺得代言人做到這個程度還不夠,再深一點還可以有種草內容的輸出和價值觀內容的輸出,關鍵看品牌怎么玩?
這里我舉一個特別好的案例,那就是劉德華入駐抖音并首播。這里劉德華并不是抖音的代言人,先聲明下,只是抖音邀請劉德華入駐并為其準備第一場直播。
這里代言人就已經不僅僅是品牌營銷層面的內容了,這已經形成了一個事件,這個事件對于抖音而言至關重要。
首先將官宣上升至事件,維度不一樣,所以傳播力度就不一樣,其次人物是劉德華,幾代人的偶像,一下子將明星拉升至國民殿堂級,傳播范圍就不一樣,動作是在抖音直播首秀,這個量級就相當于劉德華在抖音上開了場全國的演唱會,還是巡演加起來的那種。
所以核心思路還是打破“代言人”的概念,讓合作模式“升維”,不做官宣做事件,由事件帶動內容,同明星一起共創(chuàng),進而用流量創(chuàng)造更大的影響力。
03. 年輕化用代言人來體現(xiàn)是最好的方法嗎?
當下很多品牌都面臨年輕化的難題,一方面新消費浪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人群代際遷移,讓Z世代開始漸漸登上消費舞臺中央,所以年輕化的戰(zhàn)略對大部分品牌也尤為看重。
但代言人就是品牌年輕化最好的方法嗎?顯然不是,明星偶像代言人雖談不上最好的年輕化手段,但它一定是最快且最明顯的能讓人感知到的手段,尤其是想要加速推動年輕化進程的品牌,代言人為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像品牌年輕化的對外表現(xiàn),一方面是品牌服務/業(yè)務端,比如像傳統(tǒng)品牌玩國潮,就是很明顯的一種類型,還有在產品層面進行年輕化布局的也算是一種,比如像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水溶C等都是年輕化的一些產品。
但這些手段本質上聚焦的是業(yè)務,而不是認知,所以年輕化的感知會相對模棱兩可,像國潮還好一點,有天貓等這種巨頭推動,但純產品向的本身難度就比較大。
所以這時候代言人就成了快速且有效的年輕化手段,尤其當下社交媒體時代。
一方面品牌可以聯(lián)動代言人為品牌進行造勢,進而更好的輻射大眾認知,強化品牌年輕化的理念與形象,另一方面也可撬動明星粉絲流量,從而貢獻產品的第一波銷量,更有甚者還可能進行傳播內容的二創(chuàng),推動品牌話題的發(fā)酵。
個人覺得如果品牌有一定的需求,也確實需要快速的搶占市場,那代言人+多套組合拳一同出擊效果肯定會好些,如果預算不足或沒有那么必要的需求,慢慢深耕市場,了解年輕市場的文化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畢竟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需要代言人,也不是所有的代言人都能發(fā)揮的出其本身的效果,還是要看品牌自身所需所想。 最后,之所以覺得百度這個案例好,是因為首先它的傳播非常系統(tǒng),各種時下流行的方法論以及經典的它都有包含,其次在明星代言人這一方面其應用的也算成功,更重要的一點是其品牌年輕化的戰(zhàn)略舉措,對于很多品牌來說都有借鑒意義。
比如傳播上,品牌不僅僅要知道充分調動UGC,更要把話題拋出去,降低門檻,以和而不同的心態(tài)去兼容并進;
在代言人方面,要和代言人一起搞事件,成就雙贏,而不是代言人為品牌簡單助力,品牌簡單蹭個流量;
在年輕化上,品牌可以選用代言人,并在產品端融入年輕文化,同時多參與國潮、科技、二次元等新興圈層活動,多套組合拳詮釋年輕。
希望品牌們能夠從中有所得并能靈活應用,畢竟在當下復雜的傳播時代,一套方法論顯然不再能掀起波瀾,如何借鑒,融會貫通,多種策略靈活應用,才是更好的解決問題之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