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排版技巧:沒有圖片文字又少,用這幾種方式排版就對了!
作者:周妙妍,來源:版式設計很簡單
原標題:|版式干貨|——連圖都不給我,文字還這么少……讓我來教你怎樣排!
只有文字編排的中文海報怎樣做才不會覺得空或亂?其實海報設計的要點,無非是出色的創意和版式,其中還包含構圖。構圖在設計中卻起到平衡畫面的重要作用,海報設計離不開重要的構圖,如果想讓畫面獨特性更強,字體的創意設計必不可少的。可是如果你不會字體設計,怎樣依靠構圖來把控元素來布局版面?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幾種常用的構圖,特別適用于只有文字編排的情況。
一、構圖
又回到構圖這個概念,設計總是離不開構圖。構圖相當于一個天平秤。能快速將視覺元素安排在合適的比例上,從而形成平衡的視覺感。那么如何通過構圖應對少信息的布局,下面是我常用的方法。
1、上下構圖
上下構圖是屬于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構圖。首先確定主體的位置,放置在版面的上方或下方,然后再跟其他重要信息構建從上往下的閱讀視線,從而形成的上下構圖。
例如以下案例:通過放大文字,作為畫面的主體,形成上下構圖。
或者創造視覺圖形,作為主體來填充畫面。
2、左右構圖
依然要確定主體元素位置,假設把圖作為主體,放置在版面的左方或右方,例如占版面的2/3,當知道位置之后,就可以確定主體的平衡點,然后把其他信息放在這個平衡點上,建立從左往右的閱讀視線。
例如以下案例:依然通過放大文字,作為畫面的主體,形成左右構圖。
創造視覺圖形,作為主體來填充畫面。
3、四周構圖
其實四周構圖,四邊不一定要鋪滿元素才叫四周構圖。至少有兩邊是放置元素的。首先我們來看當兩邊放置信息的時候,會有幾種情況出現。
第一種,主畫面放置在中心,信息在左右兩側,形成左中右的中心構圖。又或者圖片放在兩側,中間放文字也可以的。依然從“放大文字”或“創造圖形”,作為主體來填充畫面。
又或者信息放在上下部分,把主畫面放置在版面中央,形成上中下結構。這個構圖多數用在較多的文字信息排版。看上去會比較規范整齊的。但只要控制好元素的大小對比,也能打造強烈的視覺效果。
其次還可以在四個角落調整主畫面的位置,所以單是兩邊結構的版式,就已經有6種。
三邊的話,就是三邊都放置信息,而中間是主畫面的部分,這種構圖形式比前面的又更難了,更考驗元素之間的對比性,還有留白處理。
四邊放滿元素。然后中間部分依然是主畫面。而這種四邊構圖的話,比較適合較為個性藝術的主題設計。所以無論是2邊還是3邊的結構,都要注意視覺三元素的使用。
4、方塊構圖
方格構圖,當然是通過方格來劃分版面。根據情況將版面劃分為多個等比例的方格,其實就是分塊網格。目的是讓版面變得更加靈活,信息元素能夠更加合理地進行排列。至于劃分多少個格子,應該由版面主題和信息量來決定。
使用方格構圖來布局元素,能很好地保證視覺元素的對齊和規劃。將不同的視覺層級區分開 。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清晰的結構了。
二、表現形式
光靠構圖還不夠,需要結合視覺的表現形式來提升版面的張力和設計感。
1、重復
重復是平面構成的一種,即為重復構成。重復構成是指將基本形進行有規律的反復排列組合,創作出一個全新且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造型,為畫面創造出更豐富的設計空間。
而重復可以歸類為常用的四種表現形式,分別是大小型重復、切割型重復、近似型重復、層疊型重復。那么這4種不同方式的重復,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單獨使用一種或者混合使用都可以。(這里就不詳細分析這四種重復類型了)
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如果遇到版面空洞的問題,可以使用重復的技法來解決。重復不僅能形成主體元素,還可以增加強烈的視覺設計感。
對于重復,我也是經常運用到海報設計中。
2、放大再放大
除了重復,當然要將主信息放大再放大,來填補畫面空洞問題。通過強烈的大小對比來加強畫面的張力。如下圖的案例,在大小對比的情況下,元素間似乎形成流動感,產生不同的造型形式。
放大看起來很容易,但是也很考驗元素間的層級關系。
3、巧用肌理
嘗試不同的肌理或藝術效果應用在平面設計上,例如斑駁處理、彩色半調、撕紙藝術、拼貼藝術等,這些效果也會緩解少信息編排的單一性,更能提高畫面豐富性和質感。
當然啦,能解決這種少信息編排的方法遠遠不止以上所說的,還需要我們不斷去總結和嘗試。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帶給你一點靈感和幫助,喜歡的話記得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版式設計很簡單(ID: format_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