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結果:熱點孤獨癥患者
作者:阿默 ,來源:人類關懷計劃
不追綜藝也不看球的你,在這個夏天,顯得格外孤獨。
這個夏天,無論是選秀還是足球,都是海平面上的狂歡,而你是深海里那只“52赫茲”的鯨,頻率只有自己聽得見。
[注] “52赫茲的鯨”在1989年被發現。它的叫聲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是15~25,這么多年來,沒有同類聽見它、沒有同類回應它。
你想融入熱點,所以你才買足彩(賠光了);你想融入大家,所以你才去玩農藥or吃雞(被罵“豬隊友”),于是你加深了“我果然不適合追熱點啊”的自我認知。
網絡熱詞(尤其是在傳播后期)會讓你感到尷尬不已。
古往今來的一次次輪回里,熱點孤獨癥的你,以多種形態存在于世:
你可以和大家一起笑,但你不能和大家一起開心。
你不是天生就選擇了特立獨行,是你認清世界的本質后,特立獨行慢慢找上了你——12歲那年,你只是流行文化的熱點追逐者。
22歲那年(心理年齡),你還是“只站在大眾對立面”的熱點厭惡者。
32歲那年(心理年齡),你知道“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你成了時代的路人。
現在,每當熱點降臨,你都會開啟上帝視角,對即將經歷三個階段爛熟于心——第一階段,大家只是有所耳聞。
第二階段,身邊人對熱點有了自己的喜惡,這時,潮水般的孤獨感便會向你涌來。
第三階段,你想尋找同類——“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嗎?”但杠精會說:“對!就你一個人!你最高貴!天下獨一份!”
所以你會閉嘴。一個人在荒島上待得怡然自得。
人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
有人不追熱點,是因為他的興趣太過小眾。
有人不追熱點,單純為逆反而逆反。
你不追熱點,“累了?!蹦阏J為只要精神世界豐富,不需要從外界找尋認同感。
你完美詮釋了“遺世獨立”。
你就是全班唯一沒交作業的小朋友,只不過老師不會再找上你。
那些紅綠燈光在你頭頂上方,你在這片浮躁的世界里踽踽獨行、不合時宜。
但人始終是群體性動物,你又不得不生活在熱點中。
每當你刷朋友圈、每當你走過辦公室的茶水間、每當你工作上被要求強行蹭熱點…
你的“熱點孤獨癥”開始發作。
不然歌手也不會唱:“我們生來就是孤獨?!?/p>
不然你不會看完這篇文章,在此間尋找感同身受。
越文明、越孤獨。 與其逃避,不如享受。
——馬爾克斯
充斥著各種熱點的夏天,一如既往地結束了,而你的孤獨,不會結束。
劇本:阿默、嚇行
選題:豬蹄蹄、阿默
繪圖:阿默、宋篪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人類關懷計劃(ID:watchwhatwatc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