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家居的終極模式——學習宜家好榜樣
在服務顧家的時候,偶然聽到顧老板說顧家要成為“世界的顧家 中國的宜家”,當時就想寫一個宜家家居案例研究,但是因為忙,也就一直擱置,這段時間通過跟品類一二三線品牌經銷商聊天的過程中,更是對宜家家居案例有著強烈的感受。于此,有了此篇文章《家居的終極模式——學習宜家好榜樣》!(搜索公眾號:湯飛)
— 01 —
宜家玩的是啥?(終極模式)
你以為的宜家是什么品牌呢?
宜家有自己的產品,是產品品牌;
宜家本身也是渠道,是渠道品牌;
宜家掌握供應鏈資源,也屬于供應鏈品牌;
宜家早期從政府手中拿地,也屬于地產品牌;
宜家通過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賦能產業,更是屬于金融品牌。
這就是宜家兼具的五重身份:產品品牌、渠道品牌、供應鏈品牌、地產品牌、金融品牌。宜家的五重品牌身份,構建起了足夠深的護城河,本質也是所有家居企業的戰略錨點。
(一)宜家家居的第一重身份:產品品牌
宜家的目標顧客群體在20至45歲之間,目標消費者有高標準的消費需求,又追求性價比。宜家產品的設計與生產兼顧了兩者,成為“大多數人”認可的全球性家居產品品牌。
設計驅動,重新構建產品標準
宜家的產品風格統一、系列化特征明顯,得益于“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注意!不是風格!而是理念構建標準!
產品品類覆蓋面廣
在同一理念的前提下,宜家從產品品類/系列、產品風格、產品定價三個維度為自己的產品布局,最后形成了4x4xN產品矩陣。
宜家打造的是全品類品牌,從桌椅板凳、家紡日用到廚衛裝飾,家里能想到的一切,宜家都有!一站式購齊家居用品,是宜家的優勢。
自己動手的本質:去掉最難的安裝交付環節,是世界級的成本重構
宜家平板式的包裝,美其名曰,北歐人沒有事情干,要自己動手。消費者自己動手拼裝為體驗特征,的確是非常偉大的創新!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大型家居產品運輸的難度和交付的成本。
永遠的年輕人
從成立的年齡來看,宜家已是“古稀老人”,但“離消費者心中的家更近”這一原則始終貫穿全程。同時,把握年輕用戶的需求痛點,是宜家在產品設計上的強項,催促其煥發青春活力。
(二)宜家家居的第二重身份:渠道品牌
渠道品牌核心是要有逛的功能(動線設計、餐飲高流量場景導入)。宜家一直以來專注于線下市場,關注線下消費場景,聚焦于客戶購物體驗。大店模式、動線設計、一元冰淇淋、自由體驗,都是宜家線下渠道為人稱道的亮點。
超大型店態
宜家的大店模式以情景為背景,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使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感受到“情感共振”式的體驗。自然地刺激消費者聯想需求,引起即時購買欲望,進而促進產品的銷售。
沒有人能空著手走出去
宜家的購物路徑設計是單行的,顧客只能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往前走。
路徑沿線除了一個接一個的家居空間外,商品的擺放也十分密集,甚至會重復擺放一些便宜暢銷的單品。
當你第三次、第四次看到同樣一件小飾品,它顏值高、價格便宜、便攜小巧,盡管沒有什么用,多半你還是會選一個放到購物車里。
宜家的單一動線設計還會帶來一個效果,從步入賣場到結賬臺,幾乎每一個區域都是顧客的必經之路。這意味著,宜家能讓你看到它想展示的商品,大大增加你購買的幾率。
無人能及的峰終定律
在宜家,賣得最好的單品,不是9.9一個的平底鍋、4.9的馬克杯,也不是5塊錢的時尚購物袋,而是“1元冰淇淋”,國內每年暢銷1200萬支!
宜家發現有30%的顧客進店,是為了美食。于是就轟轟烈烈開起了餐飲“副業”。當然,除了賺錢之外,宜家美食存在的重要意義,是留住客人和美好的記憶。
宜家大賣場的購物路線是按照“峰終定律”設計的。宜家巧用峰終定律,打造了影響決策的美好記憶點。(搜索公眾號:湯飛)
對于家居賣場的啟示:未來的家居品牌,一定意義上都是“全屋與整家”,大店模式成為必然,SKU非常多,在流量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自己的流量入口,打造自己的獨特體驗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超級親和力的體驗,隨便躺隨便睡!
進入到宜家的賣場店,你可以看到床上、沙發上、地毯上坐著、躺著一大批人。這可能是很多家居用品店都明令禁止的行為,但在宜家隨處可見。玩著、坐著、躺著,商品就賣出去了!
顧客與商品之間不再只是看一看、買不買的關系,更多的則是互動和體驗,這種深度體驗式營銷也使消費體驗里增加了更多有趣、好玩的成分。極佳的體驗感是消費者愿意在店內長時間停留,最終選擇購買的重要原因。
(三)宜家家居的第三重身份:供應鏈品牌
作為全球性的家居品牌,宜家的核心壁壘是打造并運營超強供應鏈體系,實質體現其對產品SKU、供應鏈上下游的管理協同能力。
超級的SKU管理能力
目前宜家有超9500個SKU,每一個SKU就意味著一條供應鏈,從尋找到打磨,再到比對供應鏈的優劣和價格上差異,最終確定好產品的定義。
超級的供應鏈協同能力
宜家供應鏈管理的三大法寶:最佳采購、競爭性競價、創造最優條件,確保客戶可以在優惠的價格內享有最好的產品。宜家全球物流配送中心均經過周密的規劃,能滿足全球各分店的快速配貨需求,即通過快速運作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運輸配送。
(四)宜家家居的第四重身份:地產品牌
大店模式對土地的需求決定了宜家成為一個“地產商”,才能減少渠道成本,保障低價優勢。
宜家在哪里,商圈基本能形成,周圍的土地就能溢價
宜家早期的擴張資金不少來源于投資收益,房地產投資是資產配置中抵御通貨膨脹的重要投資工具之一,宜家緊緊抓住這一渠道,始終堅持買地建大賣場。
宜家旗下也有商業地產項目,如上海大虹橋薈聚中心。模式和商業地產一樣,主要以打造生活中心為主,建設生活社區。
不管是自建、購買、還是租賃,成本都是骨折價
宜家的門店總是遠離市中心,使用面積廣,平均的租金成本低。另外得益于品牌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會出現降低租金邀請宜家入駐的情況。
(五)宜家家居的第五重身份:金融品牌
從供應端來看,宜家掌握了生產鏈上游利益,是一家“玩供應鏈”的公司;從消費端來看,宜家為打造一個覆蓋年輕消費者生活半徑的生態圈,逐步發展消費金融業務。
消費金融
平安集團旗下平安消費金融與宜家家居及全家FamilyMart達成合作,首款產品“平安小橙花”與宜家開展聯合營銷、消費金融服務等方面合作,為場景客戶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如,蘋果代工模式)
宜家取得巨大成功的直接手段是通過產品和營銷的雙輪驅動,而保障產品和營銷持續優勢的背后,核心壁壘是超強的供應鏈體系。
宜家公司供應鏈結構復雜,其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流程嚴密,分別由不同的公司加以管理。設計通常在宜家總部完成,期間也會邀請供應商進行協商,調整和優化產品設計流程以適應生產。
設計完成后,產品交給集團下屬公司進行原材料的全球采購,與供應商的合作也由其單獨完成。當原材料從全球各地采購完成以后,其分配和銷售交由宜家零售有限公司完成。(搜索公眾號:湯飛)
— 02 —
家居建材行業的終極模式
所有家居最后都是殊途同歸,最后都是整合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整合,是定制家居行業的終極模式,也是家居建材行業的終極模式!
觀點一:中國不缺供應鏈,不缺消費需求,缺的就是品牌和和營銷能力!
從我們服務電商類的數碼3C行業經驗來看,依靠設計(產品創新)、供應鏈、電商這三駕馬車,在全球范圍內非常有殺傷力!
從供需連的商業模式來看:
供給端是:技術、產品(價值的創造);
需求端是:客戶、用戶(價值的消費);
連接端是:平臺、組織(價值的鏈接)。
無論任何行業,從終極看,中國不缺供應鏈,不缺消費需求,缺的就是連接!這個連接,缺的就是品牌和營銷能力!
觀點二:認知即交易,交易即關系,認知、交易、關系一體化
認知、交易、關系是20年內最重要的營銷方法論!交易不是顧客交互的最終目的和終點,恰恰相反,交易是顧客關系深化的起點。(搜索公眾號:湯飛)
— 03 —
家居建材頭部品牌的戰略配稱建議
一是,品牌和營銷就是一把手工程!
不管你是看起來多么高大上的企業,華為也好、小米也好,基于全球產業鏈分工的情況下,其實,沒有一件部件是自己生產的!他們殺手锏是什么?就是效率和營銷!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要深刻理解4P理論!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言,只有創造顧客才能成就企業。企業價值來自于顧客,品牌和營銷的根本任務就是創造顧客!
所以,品牌和營銷本質就是一把手的工程。一把手在哪里,資源就在哪里。
二是,市場部必須是大市場部!
有言道說,新華社要把地球管起來!
企業必須要深刻理解這句話,原則上要構建品牌到營銷全體系能力。
以顧客為中心,以職業化為起點,構建市場洞察、產品定義、品牌策略、傳播推廣、渠道動員、文化建設的能力。
三是,任何行業產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過去,新消費品牌的不斷涌現,對新消費領域的“產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做了驗證。
事實上,不止于新消費品牌,是任何行業產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這是原始驅動力!通過重構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干成一個,就可以吃10年!
關于產品的重構:什么是偉大發明?對于家居用品來說,傳統的垃圾袋加一條繩子,消費者收拾垃圾袋的時候,一抽就提走,你能說不是偉大發明嗎?
關于價格的重構:瑞幸咖啡之所以不倒,本質上是重構了行業成本,掌握了流量主權。把單店加盟成本從300W起的流量中心位置,直接砍成了20-30W的檔口。再輔以流量運營的發卷模式的騷操作,構建起低端顛覆的核心壁壘。
關于渠道的重構:定制家居一直在鼓吹的高定,什么是高定?高定的本質不是產品有多么高端,高定的本質是設計師渠道和高端的服務能力。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搜索公眾號:湯飛)
最后,戰略上錨定宜家,相信未來的中國一定可以誕生千億級家居企業!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