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臺醫療級美容儀,國貨之光Comper做對了什么?
顏值經濟,大旗不倒。 消費升級浪潮伴隨悅己習慣的輸出,與美相關的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隨著90后、95后們開始擁有抗衰意識,黑科技護身的美容儀話題度直線上升,成為新寵。
其中,新銳國產品牌Comper利用其“科技+醫療級”的定位快速脫穎而出,值得肯定的是,Comper在今年 618 入圍天貓美容儀品類榜單,成為其中極少數能夠突圍的中國品牌。 Comper正在用科技實力開啟美容儀發展競速的下半場。
01. 差異化突圍,醫療級炸場
聚焦美容儀賽道,可謂消費、資本的雙重火熱共振。 CBNData調查數據顯示,91.3%的90后受訪者考慮將醫美作為抗衰辦法之一,信任度遠高于“護膚”和“健身”等選項。
據《2020線上家用美容儀消費洞察報告》調查顯示,20~49歲中國女性消費者曾經至少使用一種家用美容儀,一半以上的受訪用戶“并不抗拒國產美容儀”。她們愿意為“抗衰”“御齡”等功能性較強的中高端價位美容儀買單。
快速增長的需求推動著美容儀市場的高速成長。據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為60億到8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初步估計美容儀市場規模在165億元左右。
但大市場同樣意味著大競爭。據中國家電網數據顯示,目前與美容儀器相關的企業超10萬家,其中,80%以上的企業都是在近5年內注冊成立的。
良莠不齊的種種美容儀產品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且同質化非常嚴重。在這種情況下,Comper以國產黑馬之姿突出重圍,在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預料之外,指的是Comper作為新銳國產品牌,可以立足于比肩國外高端品牌的價格,客單價在2500元以上卻依然得到消費者認可;情理之中,則是Comper自身沉淀產品力,有足夠的顛覆效果,給出了足夠的突圍理由。
聚焦Comper,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產品定位上的差異化。基于草莽發展的市場,Comper 認為美容儀器市場定位過度美妝化,而這將成為品類最大的限制。
基于此,Comper想要打破傳統美容儀品牌的運作模式,用具有科普和教育性質的醫療科技產品思路,來推廣美容儀。 Comper 的醫療背景與創始人杜涵息息相關。臨床醫學本科出身的杜涵,在2015年創立了Comper,以醫療健康產品起家、而后切入美容儀市場。
因此,Comper的品牌基因注定與眾不同:“我們想用科技產品的思維來推廣美容儀,讓每位女性的化妝臺前,都有一臺醫療級的美容儀。” 基于上述洞察,Comper將科技賦能與用戶體驗相結合,創造了用戶在家就可以享受的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的護膚體驗,以“科技+醫療級”的美容儀產品在激烈競爭中突圍。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Comper秉持“醫療級,為看得見的結果買單”,先后推出Comper智能美容儀(大眼仔)、Comper肌膚充電寶兩大爆款單品,在年輕用戶間迅速流行。
作為新入場的佼佼者,Comper的用戶教育也來得更加理性。Comper 除了會在用戶溝通時,講明白“護膚解決的是表皮問題,射頻解決的是真皮層和筋膜層問題,微電流解決的是肌肉層問題”的原理之外,其主推產品大眼仔智能美容儀還集合了多種美容儀功能——RF射頻、微電流、LED光療及 MASS震動這四大主流美容儀功能。
從功能出發,諸多問題一并解決,直接消除消費者對美容儀的選擇疑惑。 細節創新層面,Comper更是細心之至,從微小處與關鍵處著眼,實現產品創新。
一方面,Comper美容儀的輸出功率達到24w,大功率實現高效完成面部護理;另一方面,針對傳統美容儀的燙傷痛點,在控溫上,Comper做出了相應調整,采用雙溫控恒溫技術,設置了內外兩個溫度傳感器,以此保證有實際效果且不會有燙傷皮膚可能性。
創新加持之下,Comper在用戶體驗方面也是底氣十足。作為國產品牌,從面市至今Comper大眼仔獲得了無數好評,從未被爆出過發熱燙傷等負面新聞。
在2020年,許多大牌美容儀被爆出鎳含量超標,而Comper從研發初期就已經鎳含量檢測合格證書,同時取得了一系列的標準認證,讓選擇Comper的消費者更加放心。
產品功能的科技感之外,基于用戶思維的體驗也必不可少,智能化操作也是Comper的亮點之一。操作層面,Comper美容儀可與手機APP互聯,通過APP自帶的肌膚檢測系統,為用戶智能定制更適合自己的專屬護理模式,記錄下每次的膚質變化。
用戶可以根據app上面的3d動畫和語音提示,實現傻瓜式的操作指導。此外還可以為用戶設置計劃,提醒用戶定期使用。
通過“醫療級”的定位,Comper 得以獲得獨特的信任背書。再經由系列精準洞察的改良創新、產品的體驗設計優化、配套體系的建立,Comper得以“顛覆”傳統美容儀的認知,使用戶能夠真正獲得可見的變化。
02. 技術力打底,極致單品思維
基于對美容儀市場敏銳洞察的差異化定位之外,產品的打磨離不開Comper的“極致單品思維”。 Comper 打造產品是參照世界著名高科技產區硅谷灣區“極致單品”的產品思路。也就是打磨85分以上的單品,讓這一個單品可以給予用戶“可以看得見的結果”,從而延長產品的生命使用周期。
對比之下,“極致單品”思維的打磨是從產品的第一性角度出發,慢工出細活,而非不斷推出會被市場快速迭代掉的產品。簡言之,沉心靜氣做出常青樹般直擊用戶痛點的“極致”產品。 關于做極致單品與快速迭代的兩條路徑,適合性因角度而異。
在相對混沌的美容儀賽道,Comper并不一味求快地占領市場,而是扎實下來打磨產品,以實力說話。
不追求“網紅”產品般迅猛的高舉高打、搶占市場份額,而是踏實做產品,一落一穩地做好技術深耕后,才推出產品,用實際表現自證,迎來用戶細水長流的口碑與青睞。 正所謂“慢即是快”。如創始人杜涵所說:“消費醫療不應該是燒錢的生意,而是靠時間建立產品和品牌護城河的賺錢的生意。”
更深層看,Comper前端產品的優勢,背后來自于自有供應鏈與研發環節的強勢壁壘。“醫療級”的硬實力,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早在創辦之初,Comper就完成了自建工廠。其自有工廠更是中國唯一同時具備美國FDA認證、歐洲CE認證和中國CFDA醫療器械認證的工廠,擁有4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通過了1348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專利與技術兼備的供應鏈,構筑起Comper的實力壁壘。
今年4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征求《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三類射頻美容產品(采用射頻原理且用于醫療美容用途的產品)或將納入醫療器械監管。
新規頒布后,美容儀行業的發展將更加規范清朗,Comper的戰略前瞻之精準也悉數展現。通過自身標準化流程的完備,Comper得以蓄力發揮更進一步的良幣效應,成為美容儀中的“國貨之光”。
03. 沉浸式營銷,精準破圈
差異化定位、硬核產品力支撐、供應鏈壁壘外,企業的快速成長同樣離不開精準營銷、做強聲量,這也是Comper夯實品牌力的關鍵一步。
營銷層面,Comper保持著一以貫之的“專業”形象。隨著數字化營銷、網絡直播帶貨等方式的興起,Comper也不斷地探索新消費玩法,進而拉進與Z世代年輕人之間的距離,成為更多年輕人心智中的美顏煥膚“神器”。
2021年7月,Comper正式官宣首位品牌代言人,周也。此次官宣后,Comper發布全新品牌態度主張“看見你的美一面”,借以傳遞“只為看得見的結果買單”的護膚理念,彰顯年輕女性獨立不服輸、高級不媚俗的獨特魅力。
品牌價值觀輸出之外,Comper也深入做一些和真正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營銷。比如借助時下流行的脫口秀實現“破圈”。
2021年8月26日,《脫口秀大會》番外定制專場活動主題為“尋寶航班 冒險之旅”爆笑來襲。作為此次活動贊助商,Comper為年輕用戶帶來了一場沉浸式互動體驗之旅,也借此精準傳達出其品牌信條:做年輕人的定制美容私教。Comper此次將場景、情感和解決方案進行更深層次的結合,可謂達到了品效合一的效果。
電商直播方面,Comper的態度也一如既往保持理性與嚴謹。流量并非核心考量,Comper更加注重主播與品牌的適配度及其在講解產品時的專業性。比如擁有多年使用美容儀經驗的美妝KOL張沫凡,再比如一向帶貨以科學理性視角著稱的科技大V羅永浩,合作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04. 結語
總結而言,Comper的差異化定位與極致產品思維都值得深思。可以看到,差異化可以基于技術領先,但進一步看可以前置到用戶對產品本質需求上,繼而完成降維打擊。
產品思維方面,當下的消費品大多以快速迭代為榮,Comper的極致單品思維也給外界帶來啟示,匠心誠意地將產品細節做踏實,可以將創新放在迭代之前。
定位與產品思維的前瞻,也讓Comper在修煉之中沉淀出品牌的獨特價值感并獲得市場好評。 新國貨浪潮洶涌,美容儀領域的Comper無疑是一個新國貨破圈成功的典型案例。在歐美和日韓的成熟市場中,美容儀的市場滲透率可以達到20%,而對比中國市場,滲透率只有0.5%。
美容儀市場增量可觀,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品類,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臺醫療級美容儀,Comper的發展可謂未來可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