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來襲,雙11后的品牌生存指南
今年的雙十一顯得尤為如火如荼,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元,京東交易額累計達到3491億元。雖然今年的雙十一少了發布戰報的儀式感,但伴隨各大平臺入局,形勢卻比以往變得更劍拔弩張。面對越來越“內卷”的雙十一,平臺、品牌、主播,紛紛探索新玩法,虛擬經濟市場成為其瞄準的新領域之一。
雙十一元宇宙大賞
數字技術持續深化的當下,“元宇宙”概念應運而生,很大程度拓寬了品牌營銷的想象力。雙11前夕,天貓啟動“雙11首屆元宇宙藝術展”,聯合品牌發布限量數字藏品(NFT):Burberry推出一款戴著新品圍巾的博博鹿,Coach發布經典小恐龍形象REXY……而這些數字收藏品的創作者,正是阿里此前推出的“超寫實數字人”——AYAYI。此次參售的NFT,以可承受的價格,提高了消費者對這種新的數字藝術形式的認知和接受度,目前已有超4萬人參與寶潔限量數字藏品的抽簽。除了“元宇宙藝術展”,天貓還與頭部品牌共同推出“雙11元宇宙交響”超級企劃,通過數字虛擬樂器,將品牌的美學理念與視覺表達傳遞給消費者。
與此同時,“虛擬主播”的出現,不僅用更加多元的玩法拓寬了直播邊界,也為電商平臺帶來了新的發展增量。
圖片來源于微博@超級品牌日
圖片來源于#天貓元宇宙藝術展#活動界面
流量內卷繼續,品牌如何破局?
拉長的戰線、復雜的規則、用盡解數的品牌方和主播,一同為這場盛大的雙十一狂歡劃上了句號。但平臺促銷的腳步并沒有停下,流量戰爭也尚未落下帷幕。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弭的后營銷時代,如何跨越 “內卷”的門檻,尋找新的“打開方式”,成為品牌亟待思考的問題。
搶占虛擬戰場,拓寬流量邊界
雙十一奏響的這場元宇宙交響樂,只是品牌邁向虛擬戰場的序章。MMA《開啟元宇宙營銷時代》報告中指出,新的元宇宙營銷生態系統要求品牌能創造符合元宇宙特征的體驗——包括數字替身、數字商品和收藏品、虛擬文娛和增強現實等。此外,隨著真人代言的風險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使用虛擬形象來塑造品牌“人設”,實現各種場景之下的品效合一。
科技升級建構了新的傳播生態和互動系統,在這樣一個生生不息且主要由用戶生成內容的虛擬世界中,借助數字化手段,塑造新的品牌形象,打造新的互動體驗,創造新的消費觸點,對于一些渴望與年輕消費者增強聯結的品牌尤為重要。
多平臺滲透 + 精準種草
從過去的雙十一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電商終端平臺,社交平臺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在大促的前兩個月,很多品牌就已經開始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各平臺進行內容鋪設,針對不同平臺實施不同投放策略,有效發揮達人種草影響力。
信息碎片化的當下,品牌更需要進行全鏈路布局。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品牌,都在變得越來越理性,多平臺布局,有助于增加營銷觸點,實現公域與私域流量的滲透與轉化。基于大數據的精準匹配策略,更是品牌在擁擠社媒賽道中突出重圍的必備武器,在深刻的消費者洞察基礎上,將體系化的內容以符合平臺特性的方式推送至受眾,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實現相互賦能。
不忘初心,回歸消費者體驗
科技創新的不斷更迭,品牌的成長更加離不開正向的消費者關系。喧囂過后,品牌仍需回歸本質,其核心依然是用戶,因此,從消費者需求與體驗出發,打造雙向溝通渠道,建立有溫度的情感共鳴,才會有更多人愿意為品牌的真誠買單。
內容為王的時代,品牌不僅要用優質內容打動消費者,更需要依托社交平臺,將單向度的傳播轉化為用戶共創,從“我”的品牌到“我們”的品牌,激發用戶UGC,以此獲得更廣泛的傳播和更深遠的口碑。
流量爭奪還在繼續,媒介多元化帶來機遇與挑戰,當下品牌需要做的就是不忘用戶初心,順應數字化浪潮,建立適合自己的傳播矩陣,驅動全鏈路營銷升級。NDN數字營銷專家將為您搭建全渠道營銷方案,實現流量沉淀與品牌可持續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