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6年職場人自白:選了不喜歡專業,轉崗后,我如何追上同齡人?
引文;
當前的職場,很多人工作后所從事的專業并不是大學時候所選擇的那個。由于各種原因,工作一兩年后才后知后覺地轉崗,從零開始,在另外的崗位上從頭開始。
本文將探討:
“大學選了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工作兩年決定轉崗后”怎么做才不被同屆的人“拋”太遠,努力追趕“浪費”的兩年的時間,在新的崗位上依舊出色。
直到面臨畢業后,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與崗位,不知道是將就就職,還是換新的崗位從新開始。
下面簡單的羅列下填寫志愿的時候,為什么會填寫到不喜歡的專業,希望還未填寫志愿或者后續填寫專業的你可以看到,或許你身邊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分享給他們。
1.1 家里安排
很多人在填寫志愿的時候,主動權并不在自己手里。一般都是父母做好決定,你在大學做什么,做什么,都是父母一手包辦。
還有些部分學習家里是經商的,父母需要在孩子畢業后回到家族企業幫忙,所需去學商業方面的專業自然是理所當然。
有些學生為了一時的將就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填寫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1.2 趨勢所致
有些同學在填寫專業的時候,正當是某個專業或者大火的時候,人人都選擇這個專業,加上自己本身暫無規劃以及一定的判斷力。結果就是,當時熱門什么就學什么。
譬如之前的計算機、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等等。
1.3 盲目跟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同學在填寫專業的時候,沒有規劃。
看著自己要好的同學填寫什么就跟著填寫什么,完全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及愛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隨意的填報了某個自己都記不住的專業。
1.4 分數限制
部分同學由于考試的時候不太理想,導致與自己所想要選擇的專業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后續只能填報一個“旁人”建議自己也不排斥的專業。
在大學四年里隨便應付專業課程,“覺得只要拿到畢業證就行”。以上是羅列了在學生生涯中,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部分原因。
下面讓我們繼續探討,如何知道自己喜歡上另外的專業并且在畢業后半路轉崗需要做哪些準備。
2.如何判定自己喜歡上別的專業?
2.1 成就感
當你在上學或在職場的某天中,你突然發現你對自己做了某件事特別有成就感后,你在此方面的天賦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譬如,你是做設計的,每當你做出一張海報,一個包裝后,你就感覺到特別的有成就感。
久而久之,這種成就感會促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都會做出一張令老師滿意、客戶滿意、自己滿意的作品,這種成就感會持續將的作品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2.2 忘記時間
有些同學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忘記時間流逝,忘記了時間。
你做設計,你可以為了一張好的作品持續工作幾十個小時、你做文案,你可以為了一句廣告語想到失眠、你所做的這件事,可以讓你沉浸在其中持續思考。
2.3 持續探索
因為熱愛,你不會在你所從事的職業中感到乏味,甚至是海報上沒有對齊的線段,文案中詞與句的斟酌使用,都可以感到無盡的樂趣。
這就是興趣使然了,這件事可以讓你做這個程度,你可以為了它做到更好而付出相對應的努力。
滿足了以上的條件之后,你會發現你喜歡的職業帶了無窮的樂趣和體現,那就是真的喜歡上了。
就好比,單身許久的你。某天突然遇到一個妹子,竟然讓你開始注意自己的打扮、言行、談吐等等,到了這個階段,你就是真的喜歡上這個美麗的姑娘了。
3. 如何確定自己轉崗是正確的?
為了后續的內容方便闡述,我將我自己的職場路程和轉崗過程和大家說下,方便大家對比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轉崗。
讓大家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是因為本職工作做不好逃避,還是真的在不喜歡的前提上發現了自己在某個方面的天賦優于常人。
3.1 個人信息:
我轉崗前所從事的職位:平面設計師、大學所學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現在所從事的職場職位:廣告文案
先交代下我轉崗之前在文案方面的“誘因”,從小我的語文較為出色,文科整體比理科好。
高三那年因為不成熟的想法“逃避學校無聊的生活”去做了高考藝術生,培訓的主要內容是;素描、色彩、速寫,其中色彩在三科中最好。
高考回來后 ,我開始在作文本上寫了我的第一篇“非正經”短篇小說,字數六千左右。寫作的原因竟也是因為初三忘不了的姑娘,那會學生時代經常和同學寫信交流。
上大學之前我也糾結過選哪個專業,因為之前的藝術功底,還是選擇了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大二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促使我我大學后面的生活有點得過且過的意思,專業成績只能算是中等,并不屬于出類拔萃。
加上我少時接觸計算機比較晚,上大學后,看了大城市的同學在電腦方面的知識以及操作能力,明顯我遜色大多數同學。
我大學大部分業余時間也不玩游戲,而是去寫小說、寫歌詞、寫短篇,臨近畢業的時候,我完成了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30萬字,(現在看了只能是文字堆砌起來的內容而已)。
之前也大概統計過,我大學在文字方面的積累大概有100萬字,雖然都不是商業的內容。上面就是我轉崗之前的在文字方面的愛好,也算是我在轉崗之前的必要沉淀,我畢業做了兩年的平面設計后才去轉崗去做廣告文案。
轉崗之前,因為一直以來我在文字方面持續不斷的“輸出”,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在文字方面的喜愛。也因為我之前做設計的東西沒有靈性,所以也明白自己在設計方面的局限性,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還是決定放棄設計轉崗去做廣告文案。
高中開始,無論是寫小說、歌詞、詩句等等,都證明我在文字方面的沉淀與積累,經過漫長的時間,起碼能證明,我的確比較喜歡用文字輸出。
這就是我轉崗之前對于自己的判斷,下面讓我們進入“重頭戲”,畢業兩年從設計轉文案后,我是如何學習專業的文案知識,追求同屆同學的腳步的。
4. 半路轉崗,我如何追上同齡職場人?
4.1 吸取專業的知識
設計轉文案后,證明我之前所學的設計知識在廣告文案上用得上的少之又少,雖然審美、構圖、對色彩的敏感度還在。
剛轉廣告文案那會,是公眾號寫作繁榮的階段,無數優秀的營銷人在公眾號大展拳腳。
我就去關注那些優秀的營銷人寫的文案,譬如我關注許久的公眾號;
營銷類:(楊不壞、空手、小馬宋、李叫獸)
設計類:(龐門正道、字體幫、做設計的面條)
運營類:(4A廣告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數英)等等,剛才我查看了我關注的公眾號,一共累計881個。
雖然經常看了也就那幾個,但是部分公眾號在關注前期的確給予我一定的幫助。
4.2 持續購買書籍
除了在公眾號上學習之外,我還持續購買紙質書籍。譬如,近日購買的(傳神文案、一個廣告人的自白、科特勒的營銷管理、文案的基本修養、那些讓人絕望的文案、朋友圈的尖子生、秒贊)等等。
設計類、營銷類、文案類、甚至產品拍攝以及攝影類我都有購買,因為紙質書籍的作用是可以讓你空閑的時候較為專注的查看書籍中的內容,這幾年我購買書籍的費用也有很多了。
書買回來了,該用什么辦法讓自己快速了解書中知識并為我所用呢?書買回來之后,我會先看目錄,看那一部分是自己當前最急需的,先把這部分啃下來,后續等自己需要的部分熟讀了,再讀剩下的一部分)
4.3 持續訓練輸出
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的關系,我需要在每周輸出兩篇領導認可并能成功發布出去的百分百原創,字數單篇在1500字的營銷文章。這個寫作經歷發生在我剛從設計轉到文案那會,可想而知,我剛開始那幾個月被“虐”得特別摻,特別持續被打回來時候內心上的煎熬。
(也感謝當時那個領導給予我機會并指導我如何撰寫營銷文章)。后面掌握一定寫作技巧和框架,一周兩篇百分百原創的營銷文章,我在一年后只用了四個小時便可以完成兩篇文章初稿。
后面也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去了一個公司當運營兼文案,將近在一年的時間里,我又當運營又做文案,依舊是一天兩篇1500字百分百原創營銷文章。
但這兩篇要和文章撰寫的行業關聯性極強(短視頻、微商、小商家、餐飲)剛開始撰寫的時候,無論怎么寫都不對,就連文章的框架都弄不好。
當撰寫新文章涉及某個行業的時候,必須要了解該行業的人群、興趣喜好、發展趨勢、最新數據報告等等,類似于做一個小規模的市場調研一般。要緊的是那會發出去的文章是和用戶線索數量相關的,若我的文章通過審核,但是并沒有給公司帶來用戶,那么我還是要走人。
最后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思考,自己輸出的文章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用戶且在運營上也提高不少公司公眾號的閱讀量。
以上就是我在轉崗后部分知識還不扎實的情況下,經歷過的寫作訓練。
它需要我特定的時間里按照特定的營銷框架撰寫能夠給公司帶來用戶的內容。當然經過這些訓練之后,我的文案進階之路也在慢慢打怪升級。
4.4 持續訓練發表
在經歷過以上的“訓練”后,我在去年開始,個人撰寫的文章慢慢(詩句、歌詞、小說)等內容過度到(短視頻運營方法、熱點營銷文案、職場攻略)。
發表的平臺也從(朋友圈、同學書信、qq空間)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數英網、鳥哥筆記、廣告狂人)等當前專業的營銷網站。
當前累計發布20多篇,閱讀量累計200萬+、首頁推薦數量7篇左右,其中包含一些持續修改投稿的文章。
文章發表到平臺對于自己的好處就是,可以借鑒平臺收錄“標準”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當前營銷環境下是好還是差。好的吸取、借鑒更好的作品、差的及時補充自己的知識,將自己的專業水平提上去。
從埋頭苦練,不知好壞,到這個大千世界中瞧瞧,自己是不是可以擠進這個熱鬧非凡的營銷舞臺,揮筆書寫屬于自己的快意恩仇“文案江湖”。
5. 如何從設計心里角色轉變到文案?
5.1 興趣使然
當然,除了身邊的人,也沒有幾個人知道我轉崗的。只是有時候在求職的時,HR會問你為什么會轉崗,企業會擔心你的不穩定性。所以這時候關于我在學校的業余寫作經驗以及平時投稿的文章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看了。
因為你有一些事實舉證,你并不是因為一時興起決定轉崗。而是因為興趣的原因,慢慢積累一定的行業知識并為轉崗做了一定的準備。讓別人看到你的用心,而不是讓他們看到你的“有心”。
5.2 相信自己
轉崗的第一份工作,我對面坐的同事是做設計的,有時候看他們打開ps,說著設計的事項之余,自己心里的確是難免有些“落差”。但“落差”過后,還是需要做好本職工作。
剛轉過來的時候,需要一個適應期,適應新崗位的知識以及崗位職責。這個時候需要相信自己的選擇,因為你只能相信自己的選擇并堅持下去。千萬不要抱有“做不好,就又回去做本職工作的想法”。
因為一個職場人試錯的最佳時間成本是2年,如若兩年后還是做不好,那后續就會很糟糕了。
設計大佬曾說,選擇你熱愛的專業,如果你對現在的專業不感興趣,那就就爭取改變,如若確實沒法改變專業,那那就拿出更多的時間去追逐、去探索你真正喜歡的哪一個。不要拖延時間,拖著拖著,大學就沒有了,機會也沒了。
事實的確是這樣,你要確定你是逃避還是真的興趣不在這里。無論如何你都要做出改變,要么給自己一定的時間,持續探索本專業,去努力過,要么就爭取另外的改變。
5.3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當職場上進階到一定程度,譬如工作了3—5年后,這個時候你已經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場規則了,這個時候你要學會在你擅長的領域持續發光發熱了,持續深耕這個領域。
譬如,你寫TVC腳本很出色,你做設計包裝很優秀,在某個方面很有天賦,可以超越很多同行。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將這項專屬你的“特點”持續放大,讓更多的人通過你的這類作品知道你。
如此以來,你在某個領域深耕多年,并取得一定成績后,超越了大部分同行,這個時候你可以考慮橫向發展了,將你的個人能力呈現最大的價值。在此期間,千萬不要說“跳出舒適區”,那些跳出舒適區并在其他領域取得好成績的大佬都是在自己本身的領域達到一定成績以后才去跳的。
如若你在本身領域做得不太好就頻繁跳槽的,最后只會是成為“半桶水”一個什么都會的“打雜的”,這樣你的職業價值就不能真正體現出來了。
6. 如何保持對一件事的熱情
一個人對于某件事或者某個行業的喜歡其實很多在小的時候就已經顯性出來了,只是后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種種你并未選擇你喜歡的職業。但是這并不妨礙你對本職工作的盡責。
但是面對枯燥的生活,有時候盡管很喜歡某個行業,并且也深耕。但是因為生活的種種,需要釋放下情緒。這個時候面對一些負面的情緒該如何用平常心去對待,以便于自己盡早恢復最佳狀態投入在工作之中呢?
下面依舊是拿我自己作為例子!
6.1 培養“不花錢的”愛好
除了文案、歌詞、小說之外我在業余還有什么愛好呢?其中大概有兩個,分別是(攝影、電影),有的同學說,攝影其實很花錢,其實這樣認知也是對的,因為人們對攝影普遍的認知是燒錢。
6.11 玩攝影
但是你只要有一個手機,依舊可以把攝影玩起來的,我大學輔修的攝影攝像,畢業后買了自己第一個單反相機。還記得決定去買單反前一晚,我興奮的睡不著。
單反買回來后的一兩年,我跑遍了廣州拍攝的地方,類似(紅磚廠、海鷗島、沙面)等等,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是和死黨一起去。雖然前期的廢片很多,但是后期通過一定的學習后掌握了構圖以及相機的操作,我的攝影水平也從逐漸進步了。
最高光的的應該是拍攝一個產品廣告片在江蘇衛視進行展播,(也是得益于當時公司的一些因素,和同事的幫助)當然也去拍過一些美麗姑娘的照片。
因為攝影這個事情可以讓我完全投入進去,去琢磨與探索,但是我深知靠攝影作為主業我要走的路會更加的難,但是我可以作為業余愛好呀!
6.12 看電影
其實是大多數人的愛好呀!這也算嗎?其實我看電影并不是單單的看電影,而是看完電影我還會寫影評。雖然不能和專業的電影評人相比,但是我可以在電影中看到的故事邏輯、構圖、色彩等等融入我的影評中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最近的一篇影評是一部港片《怒火重案》,看完這部電影我預言這部電影將將主演謝霆鋒推上最佳男主角寶座。12月23日晚上,謝霆鋒憑借《怒火·重案》中邱剛敖一角拿下第13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時隔八年再站上最佳男主角的領獎臺。
影評可以讓我肆無忌憚的不用顧忌專業以及營銷,可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及想法。很多時候,在職場某個階段,要學會表達,學會發表自己的想法起其實對自己職業生涯有挺大的幫助的。
6.13 情緒“興奮”起來
很多做設計的同學,性格會比較沉悶,不善于交際(我之前就是種性格)后來轉崗廣告做了管理之后,因為一些工作原因我從之前的沉悶變成了侃侃而談。
這里的侃侃而談并不是說一堆廢話,而是我發現當我的情緒放開后,我的邏輯能力和思維方式會放得很開。
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效率也會提高很多,大多是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并沒有發現自己有這項特點。
所以性格比較安靜或者不愛說話的同學,可以嘗試參加一定的社交活動,讓自己的性格盡量外放一點。性格開朗后,你會發現原本你以為過不去的某個坎,現在對你來說真不算什么。
6.14 恰當的表現自己
說到表現自己,在職場上有時候你需要發出自己的閃點,讓你的領導和同事看到,你的職場之路才會走得更加穩。說到表現自己,前一篇我說到在頭腦風暴中怎么樣變現自己的,你的能力讓領導和同事看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下。
除了頭腦風暴,我之前還在公司部門主持過幾場PPT分享會,當然第一次主持我也是緊張的不行。后面也是得益于同事的鼓勵,慢慢的放開自己的心態,從說話哆嗦到慢慢平穩而后自然而然的表達出來。
在公共場合分享,對于性格安靜的我們來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感受到那種氛圍,感受著你的知識通過特定的場合分享給你的同事,并在此過程中得到他們的認可或點評,這個經歷是曾經安靜的自己不曾感受到的。
結語
本文說了很多,說到了個人之前的一些職場情況以及轉崗后的一些工作及日常學習的習慣。當然文中拿個人職場舉例并不是說自己如何…
而是更加直觀的讓那些準備轉崗或已經轉崗后同學給與一定的幫助,也是我寫此文章的目的。
最后再一次聲明下;本文并不是建議大家在某個崗位做不好的情況下去頻繁轉崗。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確定自己不喜歡自己選擇的專業并且為轉崗做一定準備知識儲備后選擇轉崗的情況。
職場中,深耕某個崗位,做到吃透、資深、成為行業“專家”,你的職場之路才會越走越順利。最后喜歡本文能夠幫助到你,或你身邊有需求的朋友,我們下次再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