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杭州不只是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水鄉,風景旅游名城一直是杭州留在大伙心底的印象。 但是,慢慢地,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外地人開始不再這么認為,杭州人自己也不再這么承認,因為,就像前些天萬科助力杭州移交2022年亞運會的短片所聲稱的那樣:杭州不只是杭州。 那么,杭州到底是什么? 用官方的說法叫“生活品質之城”,如果你覺得這個說法比較虛,官方對生活品質還有另外一個延展解釋叫“精致包容的創新生活”。 這個解釋讓人細思極恐,因為這真的不是口號,而是百姓可以感知的實實在在的周邊;這不是某個人追求政績的概念,而是一群人齊心協力含辛茹苦地改變,并且這種改變可以作為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塑造的樣本來推敲。 一、千年古城,現代杭州依舊精致如昨 坐擁珍貴的風景和人文寶藏,在過去的大部分時間里,杭州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也是杭州旅游城市的來源,也是杭州本幫文化的源泉。西湖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白娘子和許仙等傳說和故事都脫胎于此。 這些景點,這些文化和風格,現在依然沒有變,可以說,杭州是國內城市中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傳統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城市之一,不管去杭州幾次,你總會被它的精致迷住,感嘆一句“杭州不愧是杭州”。 保護但不固守,這些年杭州集結智慧進行了人文、景點和科技的再創造,創造《宋城千古情》和《印象西湖》兩個文旅IP,搞活固有資源,讓風景和文化更有生命力和傳播力,杭州不只是我們知道的那個杭州了。 二、謙和包容,杭州政府對外來人才超nice 阿里巴巴的成功讓杭州以新的形象暴露在人前,打破了很多人對杭州只是“旅游城市”的老印象;全新支付體系優先在杭州推廣,杭州也成為全國最早進入大數據管理的城市。 濃郁的互聯網氛圍不僅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讓普通老百姓真真切切地觸摸到“創新生活“的內涵,而且成了吸引人才的關鍵,《2018年杭州中高端人才及杭漂大數據報告》顯示杭州的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城市之首,約為13.6%。 杭州政府對外來人才還出臺了許多優惠和補貼政策:比如政府給予引進人才60-100萬購房補貼,提供相應的人才公寓和租房補貼;應屆畢業生就業后可直接落戶,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可先落戶后就業;出臺就學保障條例,讓外來人才子女正常上學考試;可一次性給予碩士2萬補貼、博士3萬生活補貼。 這在某種程度上,讓飽受大城市生活壓力之苦的白領和金領感受到了些許的“品質感和歸屬感”。 三、城企聯動,搞最新潮好玩的營銷 2018年初,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分享了當初他將企業從東北遷居杭州的幾個細節:2006年,徐局長幫丁香園選杭州辦公地址;2008年,融資材料行政流程只走了8天;2010年,辦事材料不全,辦事人員耐心寫下缺少材料,幫他免了不少麻煩;2015年,丁香園籌備線下診所,濱江區委、社發局、環保局、招商局、街道辦等工作人員幫忙做了很多工作。 因為有這樣的營商環境,所以才有了“上海為什么出不了阿里巴巴”驚天一問,也有了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有了吉利、綠城等行業知名企業。也因為有了這樣的互動,杭州的企業也有膽量有心情跟城市互動,為城市品牌建設助力。 ·杭州與萬科: 宣傳片“杭州不只是杭州”,這是杭州與萬科的一次聯動,一播出就迅速攻占朋友圈,它以不同維度的畫面呈現了一個全新的杭州畫像,引爆了全城人民“與杭州一起2022”的自豪情緒,品牌主萬科贏得全民認可,杭州的氣質也多元了。 ·杭州與阿里: 淘寶造物節宣傳片“當西湖變江湖”又是跟杭州聯動的一次營銷,宣傳片中放進了杭州固有的漢服文化也有杭州年輕化后的酷樂文化元素,包括朋克、智能等,杭州又一次被阿里推上了熱門話題,多元氣質進一步疊加呈現。 四、 出位峰會,讓創新接軌世界 2016年作為G20峰會的主會場,世界給杭州一個機會,杭州還了世界一個驚喜。為了舉辦峰會,杭州的整體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運營能力上了一個臺階,為了舉辦峰會,各種各樣的教育和宣傳也讓杭州的市民整體素質略有提升。蜂擁而來的世界各地媒體也讓杭州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第三極。 似乎是嘗到了峰會的甜頭,所以有了2022年的亞運會,而這屆亞運會,從logo出爐就話題不斷;除了開篇所說的宣傳片外,杭州在本屆亞運會上的演出“杭州8分鐘”也用盡了心思;配合亞運會的主辦移交,杭州本土活動還設計了“時空之門”,通過直播與整個城市的互動,留下市民對2022年的祝福和期許。 文章寫到這,官爺忽然發現搞笑了,明明本來想寫城市品牌塑造的干貨文章, 最后搞成了市政府的宣傳通稿,算了,就此打住吧。 本文由“一品內容官 ”微信公眾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