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營銷觀點丨打好傳播戰,以人心贏得市場
只要涉及到生意,就一定會有市場競爭,就必然產生決定著企業成敗得失的競爭結果。因此,市場競爭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十分重要且極為嚴肅的事。
但競爭一直都存在著“兩個市場”。一個是現實世界中有形的業務市場,主要由“業務意義上的企業”驅動競爭,這是很多企業過去都極為熟悉的一個市場。但它只是競爭的A面。
而另一個市場,則是虛擬世界中無形的“人心市場”——這是過去長期被輕視、被忽略,甚至被誤解的市場。因為在這個市場中,傳統的競爭規則失效了!企業的對手不再只是友商,而是充斥在各類社會群體認知圖景中的印象、觀念、看法、意見、甚至是刻板印象、偏見等;企業的競爭驅動也不再只是“業務意義上的企業”,而是還有“價值觀意義上的企業”、“社會意義上的企業”。人心市場是競爭的B面。
今天,B面的人心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并在深刻影響著A面的業務市場,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了人心市場階段。這也意味著,以往的競爭模式、傳播套路再難奏效。每一位企業家以及企業的高層決策者,需要深刻認識到時代底層邏輯的變化,高度重視人心市場,以及對應的市場規則、傳播規則。
大變局與大沖突時代,競爭與傳播的底層邏輯變了
我們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與大沖突”時代。
“大變局”一詞是對當前世界和中國所經歷的態勢的高度精煉概括。其原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意指世界和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等諸多重要領域,都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調整期、動蕩期、變革期。“大沖突”則包括了上述大變局所帶來的方方面面的沖突。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看,是智能社會的到來;從全球經濟看,全球經濟正在從“工業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轉向“綠色再工業化”。
向內看,我們整體都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上,朝向下一個百年目標邁進。從經濟發展看,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全球“綠色再工業化”背景下的中國雙碳戰略,和國家安全背景下的中國自主科技創新戰略,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最重要的方向性選擇。
從社會總體發展思路看,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成為社會新的底層邏輯。
市場競爭進入到了人心競爭階段
在新底層邏輯下,競爭和傳播的邏輯也全變了!“人民”將處在最中心的位置,“公眾語境”中將成為企業最大的語境。
過去單純的價格、服務、渠道等“業務意義上的企業”競爭要素,已經不能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也將從過去的產品、品牌和營銷等維度上的競爭,全面轉向構建“品牌人民基礎”的人心競爭階段。
“人心”是什么?絕非是“定位”中關于“心智”等論調,而是,該詞本意“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在人心競爭階段,產品、服務、渠道等競爭要素成為企業競爭的基本盤,人心的選擇則決定著企業的競爭成敗,人心成為左右競爭格局的關鍵性因素。
人心向背決定企業競爭成敗,左右競爭格局
百年前左右,輿論學之父李普曼就曾提出“兩個環境”,即現實環境與擬態環境的說法。他認為,人們會通過擬態環境來間接認識現實環境,而且會在特定情況下,就該擬態環境做出如真實世界般的劇烈反應、進行了真實的行為,進而真實作用于現實環境。
當前,業務市場與人心市場正顯現出相似的規律——特別是從2018年底以來:人心市場越來越顯性化,并在深度影響著業務市場的表現。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也從常規的業務競爭進入到了人心競爭階段,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尤其是大體量的商業巨頭,必須要深刻意識到,其商業半徑越大,其社會半徑就越大,其要考慮的人心市場就多,而人心的向背就變得格外關鍵。
何為人心向背?簡而言之,人心就是選擇,就是公眾在復雜傳播環境中,在接收復雜信息后所做出的情感依歸。在傳播競爭中,企業要爭奪的就是如何通過信息、議題、細節、故事等,來構建傳播環境,和消費者建立心理層面上的親密關系,從而去影響消費者做出情感反應。
人心的爭奪,本質上就是傳播戰
企業的人心競爭,本質上是企業在“價值觀意義上的企業”、“社會意義上的企業”上表達得到了普遍的情感共鳴、社會認同,而在大變局和大沖突時代,企業的“公眾性”,將是企業達成社會共識并形成社會共鳴的根本前提。
從內涵上,企業的“公眾性”即企業的群眾基礎。而這一態度、價值,既要有清晰的立場表達,恰當的姿態,更離不開企業的真實的行動、以及成果的印證,即企業必須具有高度的言行一致性;此外,從操作的角度看,人心市場的爭奪,也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漫長的戰役,其對手不是品牌,不是競品,也不是用戶,而是時間。
在用戶側,企業要有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對社會各階層有同理心,著眼于用戶真實的生存狀態、生活狀態,避免陷入傳統意義上的精英式思維。在品牌側,企業要從“人民”出發,升華企業的價值觀和品牌立意,以此構建全民伙伴關系;在價值觀的傳遞上,企業既要有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要有人心爭奪持久戰的戰略耐心。
傳播戰企業的全要素戰爭,需要全局聯動
人心的爭奪,本質上就是傳播戰。
傳播戰不是以往意義上的公關、廣告等傳播手段的單一應用,也不是創意、事件、話題等手法的單一動作,而是企業的全要素戰爭,需要全局聯動。
縱觀企業傳播的歷史演進過程,企業傳播一直處于“向上和企業戰略匹配”,以及“向下和企業營銷兼容”的狀態中。伴隨著大變局和大沖突時代的到來,企業傳播戰的競爭維度變得更加寬泛。
從操作上看,傳播戰包括:鏈接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戰,建立廣泛群眾陣線的運動戰,陣地、資源、技術等深度交互的資源戰,構建和表達企業自己故事的內容戰,以及產品、品牌、企業協同作戰的系統戰,等各類形式、資源、手段上的綜合應用,是從傳播的頂層規劃開始,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精心準備的全局聯動之戰。
內容是企業傳播的起點,而企業的故事則是內容的靈魂。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企業傳播戰的起點,是嘗試構建起自己的故事框架,并找到自己的敘事方式。在當下,每一個企業都需要講好自己的故事,企業要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的故事,同時本色出演企業故事中的主角,吸引觀眾、贏得人心。
傳播系統的構建,則是傳播戰發揮作用的關鍵。傳播系統包括了產品傳播、品牌傳播、企業傳播,三者之間必須三位一體,協同作戰。分別負責構建起業務的先進性,融入到社會主流的敘事體系,以及社會價值體系之中,回應Reason to Buy(購買的理由)、Reason to Believe(相信的理由)以及Reason to Respect(尊重的理由)等關鍵問題。
此外,企業傳播戰還是企業資源的消耗戰,企業傳播要做好資源的適配,減少連接損耗,才能以小博大。
總之,人心爭奪的企業傳播戰,需要企業全局聯動的戰略性思維,在復雜心智的不確定環境中,以傳播智慧贏得競爭先機。
今天,從業務市場到人心市場的新的趨勢已經形成,沒有任何企業能將業務市場隔離在人心市場之外。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企業必須要完成從“業務意義上的企業”表達,到 “價值觀意義上的企業”、“社會意義上的企業”的表達,向上承接意識形態,向下創建民意基礎,從“業務語境”主動進入到“公眾語境”中,通過贏得人心市場,去進一步鞏固、擴大自己業務市場,加持企業在業務市場中的競爭力,實現“業務市場+人心市場”的雙重占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