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奇葩說出街,逼死馬東的創新管用嗎?
《奇葩說5》在5月份放出的宣傳片中展示出極強“求生欲”,原有logo由艷麗綜藝風格轉為扁平化視覺風格,英文名從《You can you bb》變成了《I can I bb》,攻擊力大大減弱……這都是向市場滲透一個信息——為逃離“綜N代困局”,奇葩說“變”了。
“IP老化、口碑下滑、用戶流失”是所有“綜N代”的通病。《奇葩說》也不例外,所以“病則思變”,制作方大刀闊斧為節目做了臺“手術”,無奈,開播僅兩期,手術后遺癥就浮上了臺面,豆瓣評分下滑至7.1分。
內內這就帶你們看看這臺“大手術”到底開了哪幾刀——
一、賽制大改,新老奇葩混戰
過去四年,《奇葩說》一直延續3v3的團戰賽制,最近兩期可以看出現在賽制是二分之一淘汰賽(1V1辯論)、開杠賽、30s求生欲,分別對應傳統辯論的“立論、自由辯論、結辯”三個部分,第五季直接和過去的賽制做切割,預設清零從頭再來。
以往,24個辯手中三分之二都是老奇葩,留給新人的位置不超過8個,《奇葩說5》增加到52個,初期進行“城市海選”,后期導演面試,從萬人中層層拔擢新人。新舊奇葩同臺混戰的局面新開,淡化了老奇葩光環,節目進入了相對公平的比賽情境當中。
前兩期表現中,新老奇葩旗鼓相當,新奇葩有露怯,老奇葩也有落下風的時候,這種比賽模式解決了老奇葩傾軋新奇葩一面倒的局勢,讓《奇葩說》有了新的增長點。但同時也會帶來劣勢,老奇葩的去留會掀起老粉的不滿,“喜歡的都不在,留下的不精彩”,新奇葩上位占領大半江山,能不能撐起原有的辯論賽的質量和綜藝的娛樂性也見仁見智。
二、活久見導師團上位:“真香”導師VS耿直高知導師
作為國內語言類網綜的先行者,《奇葩說》一直在走創新的路子,從花式導師團的變遷就可觀一二,從“馬曉康”、“KJM團”到“賢者club”,導師團的“才、思、說、樂”也是《奇葩說》最亮眼的一環。
以往導師變遷都有跡可循,這次新導師陣容卻是是活久見了,接梗王李誕、新晉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一個《奇葩說》“頭號黑粉”,一個耿直的知識分子,這兩位導師與節目的化學反應竟然意外的“出效果”。
薛兆豐老師是“直”到深處自然萌的典型代表,經濟學者面對正面飛來的娛樂梗,第一反應萌cry人。比如面對“男生真的需要有識別綠茶的能力嗎”的辯題時,第一反應是“會有財務損失嗎?”喂,奇葩說嗎,我是內內,又萌又睿智的薛老師來一打。
新導師功力不俗,但明顯能看出來,這屆導師團的在節目中所占比重不大。以往歷屆導師團對獨特的“奇葩文化”都貢獻頗豐,導師點評環節是節目一大亮點,甚至導師也會親自參與辯題比賽,這屆導師忙著推進節目流程,本身的發揮空間都不大,很多老粉表示惋惜。
三、數據說話,辯題更偏年輕化
《奇葩說》有一句非常有氣場的slogan,“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后陪同下觀看。”但隨著節目走到第5年,原始的觀眾年齡結構也增長了5年,《奇葩說》核心用戶的年齡層,已經從20-25歲上漲到25-30歲。90后還能為節目帶來增長點嗎?馬東顯然早有預見,“奇葩5就是拍給95后、00后看的,希望吸引更多年輕化用戶。
用數據說話永遠不會出錯,第五季加入數據維度,提前3個月經過數據采集、修改再采集、最后審題、定題的流程,確保辯題更年輕態,對95、00后來說,交友和戀愛正是切身相關的問題,所以這次涉及戀愛交友的辯論題占50%以上,其次是跟父母、同事的關系,而之前被節目看好的腦洞題,數據反饋并不好。
四、群葩亂舞,在嘶吼中晉級
《奇葩說5》少了很多妖形怪狀的“奇葩”,多了很多專業辯手和各行業辯論愛好者,僅前兩期的混戰就把60位來勢洶洶的奇葩風格披露人前,不僅有來自哈佛、耶魯、清華的學霸、專業辯手,還有rapper、準飛行員、談判專家、村花、公務員等各個領域的從業者。
同池競爭的好處是吃瓜群眾能一飽眼福和耳福,咂摸出一點看群葩亂舞式看熱鬧的好心情。但選手為了表現“奇葩”而演“奇葩“、刻意掉書袋編段子博喝彩、邏輯不通靠嘶吼著上位、導師為保綜藝效果持續復活out的老奇葩……網友在感慨“導師和奇葩們求生欲好強”的同時對節目的好感也被逐步拉下了。
經過了顛覆性的“大手術”,《奇葩說》也沒有逃脫“一而爆,再而衰,三而竭”的“綜N代”困局,反而重新跌入了“奇葩VS說”、“價值觀VS娛樂性”的定位博弈大坑,但不得不說,求生欲爆表的《奇葩說5》將自己“揉碎再造”的創新對國內“綜N代困局”的探索還是具有前瞻的參考價值的。
今日議題
老粉們,你覺得《奇葩說5》變了嗎?
本文由“一品內容官 ”微信公眾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