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事情被澄清了,網友們卻依舊不肯原諒潘長江?
看著“潘叔將茅臺董事長灌醉拿到定價權”的熱搜詞條,小編陷入了沉思……
事情還得從一年前說起。
那天,帶貨翻車的“嘎子哥”在直播間向粉絲們訴說著自己的委屈,而作為過來人的潘叔看不下去了。隨后潘叔連麥直播間,并對“涉世未深”的嘎子哥進行了一番走心的勸導。
然而,僅僅在3個月后,屠嘎勇士終成了惡噶——潘子,也淪陷了!
面對粉絲的提問,嘎子也對此事作出了“我管不了潘子”的回應。
于是,一些“成語”也隨之誕生了。
在網友們紛紛造梗調侃的同時,潘叔也在直播間嚷的不亦樂乎!
“瓶口上的鉆就值一百多萬”、“把沒付錢的給我清出去,別占著茅坑不拉屎”、“我做直播沒掙一分錢”等潘言潘語沖擊著觀眾們的小心臟。
這些言論也似乎印證了潘叔在嘎子直播間說的那句話:“面子值幾個錢啊!”
而這些內容所造成的影響還都是小打小鬧,真正引起輿論風暴的,則是315當天每日經濟新聞發出的一篇博文。
博文中,潘叔說自己與茅臺老總相識多年,昨天把他灌醉了,并把價格給談了下來。
而這一內容一旦被證實,則表明潘叔在拿涉嫌國有資產流失的事情開玩笑。
此事隨即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們對潘叔的口誅筆伐。
網友們在表達對該事件的憤怒的同時,也將潘叔所售產品的質量問題扒了出來。
一時間,潘叔的聲譽被輿論打進了谷底。
面對這般巨大的輿論壓力,茅臺酒廠立即發布聲明,表示此事純屬虛構。
潘長江團隊也很快對此事進行了回應。
潘叔先是面對鏡頭含淚傾訴:“網絡暴力真的很傷人……老潘歲數大了,放過我。”
隨后,又在其抖音號上發出了潘長江獨自淋雪的視頻。視頻以“下雪了,等天晴”為題,配上了毛不易的煽情音樂。在白茫茫的大雪中,潘叔從椅上呆坐到緩步離開,全程一言不發,一個分外凄涼的老人形象隨之映入了觀眾們的腦海中。
然而神奇的是,在事件的真實性已基本被推翻的情況下,潘長江的這波感人的公關操作竟沒有贏得任何一個網友的諒解。
而我們細細分析,會發現這波看起來兼顧了證據和情感的回復,其實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
第一,團隊沒有認識到茅臺事件不過是網友不滿情緒的一個爆發點,而真正引起不滿的是潘長江在直播賣貨的過程中,頻繁出現的夸大宣傳、質量不堪、價格虛高、售后不足的問題。
第二,在產品明顯存在問題的情況下,潘長江團隊的回應中竟然沒有出現一句道歉,沒有表露一點點的反思和悔過,反而是通過無休止的辯解給大眾留下了一個不知悔改的老頑固印象。
第三,由于在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等方面被錘實,所以只能反駁網友指出的一部分問題,無法給出能扭轉輿論的全面回復。
我們不能說潘叔的公關團隊不夠努力,可面對鐵一般的事實,再好的團隊也難以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
網絡平臺并非一個不講理的地方,平臺中絕大多數的發聲者都會公正地看待每一件事,并依據自己的三觀,給出相應的看法。
潘叔一年敗光三十二年積攢下的聲譽,看似源于一切造謠事件,實則在他面對要臉還是要錢的問題上,選擇了要錢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一切成功的公關都要以事實為依據。作為藝人,將一切維護個人形象的問題都甩給公關團隊的想法是極為幼稚的。只有在平日里學會對自身貪欲進行約束,做到萬事無愧于心,才能在發生危機時,讓自己和團隊都能擁有回應問題的底氣。
作為當今時代下的流量源,藝人想利用這份流量掙點錢本也無可厚非。但各位在賣貨掙錢的同時,也請不要忘了把一把產品的質量關,遠離紅線、依法納稅。既然享受到了流量帶來的榮耀,也就肩負起它所帶來的那份社會責任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