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影》,無論黑白灰色彩還是構圖都無與倫比,值得學習!
來源:全球攝影網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里,相信大家一定怒刷了不少好電影,其中,老謀子的新片「影」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和票房,水墨風也是要被帶火的節奏。 你印象中的張藝謀電影,是什么樣子? 好萊塢頂級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曾說:張藝謀是可以用色彩講故事的導演。 的確,張藝謀電影的色彩,已經成為一種辨識度,一種標簽。 老謀子的作品,色彩運用歷來都很大膽,但十分得當,或許這跟他專業攝影師出身的背景有關,畢竟底子好才敢天馬行空。 他尤其擅長利用色彩來映襯劇情,展現人物性格,襯托矛盾沖突。「英雄」的紅、「十面埋伏」的綠、「山楂樹之戀」的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金… 色彩的表現力,就是他對整個電影的掌控力。 這次在新作「影」里,他對色彩的把握,更是挑戰了自己。 整個影片的主色調幾乎是由最簡單純粹的黑白灰組成,布景和服裝都沒有出挑的色調。但無論是盔甲的設定,還是遠景里山水的肌理和層次,都非常有質感,就像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夢幻幽遠。 鏡頭里出現的每個人物,也都像出土文物一樣有古韻,揮袖間散發著飄逸和輕盈,到處都是中國風的細節,美到極致。 不過,只有簡單的黑白灰,要怎么響應電影情節,在需要的時候突出人物呢?老謀子的做法是利用對比度! 小艾的上半身以白色為主,正好可以在昏暗的密室里凸顯人物的存在,讓人不禁聯想:打扮得如此斯文貴氣的女人,到底在這昏暗邋遢的環境中,等待什么人? 琴瑟和鳴的畫面同樣是黑色為主,甚至人臉的部分細節是看不清楚的,但是面部光照部分的灰色和光影之下的深灰,卻已經把人物的心情勾勒得十分清晰。 而在楊蒼與田戰即將在雨中展開生死決斗的場景,用的卻是大面積的灰色,而不是更能體現沖突和力量感的黑白,這是因為二人本無殺意,只是各自有命在身,立場不同,不得不進行生死決斗。 大面積的灰色,正適合體現這種身不由己的壓抑和悲涼。 影片里以白色為背景的鏡頭不多,而下面這個鏡頭,雖然整體是明亮的白色居多,但人物的服裝卻是深灰甚至黑色,顯得很沉重——跟神情正好相配。 同樣的色彩,有人拍出來顯得亂七八糟,而有的人拍出來就很有高級感,這很大程度上是色彩分布的問題。所以說,色彩沒有好壞,效果如何,還得看構圖。尤其是黑白灰這種簡約的色彩,對于構圖的「依賴」尤其嚴重。 子虞的這個畫面,白色的竹竿在整個以灰黑色為主的環境里,顯得尤其顯眼,毫無疑問,它是這一幕的視覺焦點。 然而,這并不只是因為顏色的原因,對角線構圖以及人物眼光和竹竿本身形成的引導線在其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竹竿上。 還有楊平的這個鏡頭,雖然畫面右側的背景也是比較搶眼的灰白色,但顯然我們的注意力不在那里,而在楊平手中的這把大刀上。他注視前方的視線,和手中大刀指向的前方,是兩條即將交匯的引導線,所以我們會順著這兩個方向去看,而雪白的刀刃,便在這個過程中吸引住我們的注意力。 同樣是這個鏡頭,其實在構圖上還有另一點,就是顏色的變化和畫面的平衡感。楊平由上至下顏色漸深,到腳部的時候已經是接近純黑色,顯得更有力量,而畫面的背景從右側的灰白色漸變為左側的深灰色,以及占據了大面積的涼亭,都很好地平衡了整個畫面的「重量感」。這也暗示著楊平面對的是一個至少是勢均力敵的對手。 首先,「影」的故事是東方化的人性探索。 本片以「替身」為人物線索。在中國古代,替身人稱「影子」,是追求權勢的君臣必備囚徒。簡單點說,主人有難,影子必須獻身。而能做影子的人,大多出身貧寒或是孤兒,沒有社會地位。 在電影里,鄧超就一邊飾演影子,一邊飾演影子的主人都督子虞。在與國君沛良明爭暗斗時,影子心智開始成熟,他在險惡的生活環境中尋找生存空間。 其實,「影」的故事很簡單,無非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但這個主題如果放在好萊塢,就會變成超級英雄電影,但張藝謀顯然不想盲目學習好萊塢。 他不僅在故事、畫面制作上花心思,就連道具也很有創意。比如片中沛傘的設計,它絕對不是變形金剛式的武器,里面包含著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 沛國與敵國對戰時,士兵們利用沛傘反擊敵軍的弓箭,還有影子和敵軍楊倉對戰時的動作設計,堪稱酣暢淋漓,行云流水,和北京奧運會那個運動的毛筆字一樣令人嘆為觀止。 而這些東西是外國人拍不出來的。 但它又足夠現代,顯然,張藝謀還是有顧忌到年輕人的想法。一方面宣揚國威,一方面跟隨潮流,他真的很用心了。 我在觀「影」時,有種看奧運會的錯覺。它最厲害的地方不在于表演,而是自「英雄」后,張藝謀又拍出一部讓國人自豪的「中國大片」。 我們不一定跟著漫威跑,跟著超人跑,還是要有中國特色的東西,中國文化永遠不能丟。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以水墨幻「影」成畫,看老謀子黑白灰中的「五彩斑斕」!跟著老謀子,學習色彩語言
色彩用得好不好,還得看構圖
有高度的電影,源于真正的文化自信
作者公眾號:全球攝影網(ID:qqsyw437)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