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不藍,50萬開倒一家私人影院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幻想過開一家私人影院,相比于奶茶店、烘焙店干的是苦活累活,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運營私人影院只要舒舒服服地坐在空調房里,等待顧客光臨,輕松自在地把錢掙了。
我有一位粉絲唐先生,就和他的兩個同事兼朋友合伙開了一家私人影院。唐先生86年生人,他的兩位同事都是70后,他們三個人都在上海的央企工作。
按常理說他們有著無數打工人羨慕的鐵飯碗,聽起來生活應該非常滋潤。然而,他們不滿足于當前安逸的生活,急于尋找人生的第二曲線,殊不知,他們找到的是一條斷崖線。
這篇文章,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本文由我們原創的視頻腳本根據文字特性修改而來。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視頻號鴨!各平臺名字均為:@進擊的沈帥波)
合伙創業,滿腔熱血開啟事業第二春
事情還要從一次外派說起。2017年,唐先生和同事成成、老潘被外派到廣東湛江做設備調試工作,為期三年,不過三年的工作量他們兩年不到就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就用來游山玩水,好不愜意,最清閑的時候一個月上班時間只有20個小時。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成成一次休假之后,成成休假期間回了上海,去了一家私人影院,他感覺這是一次愉快的體驗,并且通過他的觀察,私人影院生意十分火爆,他有預感私人影院正處于一片藍海,創業的念頭開始在心里萌芽。
回到湛江后,某天晚上三人相約夜宵,推杯換盞中,成成提出在央企上班一眼就能望到頭,現在私人影院發展勢頭正猛,前景一片大好,不如一起合伙創業。這個提議一出,三個人當下一拍即合,他們一致認為,湛江雖然是廣東的一個三線城市,整體經濟水平不如珠三角,但是近幾年人口流入和房價增長都比較明顯,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在這里開一家私人影院,一定程度上可以搶占先機。
當然,他們并不是盲目地說干就干,前期也進行了一些市場調研,在湛江只有兩家私人影院,但裝修和設備都很一般,在他們看來,憑自己的實力和見識,對其他兩家店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
帶著滿腔的自信心,唐先生和另外兩個同事就興致勃勃地準備開啟事業的第二春。
首先是選址,他們選擇了湛江排名第三的商圈,租了一個180平的商住兩用房,租金每個月7500。這個店鋪的地理優勢在于靠海,旁邊有沙灘和商場,還有一個大學的分校區,但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房子在21樓。唐先生認為只有街邊店才能有一些自然人流量,成成堅持私人影院推廣主要靠線上,在選址這一環,他們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兩人僵持不下,最后還是在另一個合伙人老潘的調解下,將選址定在了21樓。
接下來是裝修和設備。在裝修上,180平的房子分成了8個房間,扣掉公共面積和前臺等,每一間是8-10平米,為了節省空間,所有的房間共用一個衛生間和一套淋浴系統(方便通宵看店)。
每個房間都配備床或者沙發,軟裝方面,鋪地毯、貼壁紙、理線這些活兒他們三人都親力親為,花了半個月終于大功告成,總計投入20萬左右。
設備方面,他們原本計劃加盟上海很火爆的私人影院摩微,結果被告知品牌只做一二線城市,摩微認為三四線城市沒有市場,也許這一開始就注定了他們的失敗。加盟無果,但是摩微表示可以提供設備,于是他們購買了一套電影點播設備,加上服務器和路由器一共是4萬。
私人影院的服務器和網吧的系統類似,需要一個中央硬盤存儲所有資源,然后通過硬盤點播影片。
為了節省成本,他們去廣州的二手市場淘了投影儀和5.1聲道音響,據說這套設備也是一家私人影院倒閉轉賣給中間商的,這部分費用加起來是11萬。
此外,他們還分別在大眾點評和公眾號上做了推廣,所有的前期投入匯總在一起,已經高達35萬。
在招聘員工環節,三個人再一次出現了分歧,唐先生和老潘盤算著招兩個員工,這樣自己就可以當甩手掌柜,坐享其成。成成考慮的是招一個人,他們仨可以輪流來看店,節約人力成本。
由于外派還有一年就要結束,最后成成無奈妥協了,招了兩個員工,每人工資3500一個月,他們還商議要培養出一個店長,等私人影院步入正軌之后,他們可以安心回上海,等待分紅。
按照他們的設想,一個房間定價25元一小時,看一部電影至少是兩小時起,包夜是75元,每天只要做10單就能保本,超過的部分就是純利潤,怎么算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開店一波三折,慘到懷疑人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19年2月,私人影院終于開張了。剛開業時,為了打開名氣,他們采取的策略是免費一周,以此來吸引顧客,沒成想,吸引來的卻是物業。
他們裝的淋浴房由于帶有排污設施,所以物業要加收幾千塊的排污費,這邊物業剛走,有關部門的人接踵而至。私人影院在裝修時,為了觀看體驗,每一間都加裝了隔音棉,存在一定的消防風險,為了息事寧人,唐先生三人只好又塞了幾千塊的紅包。
事情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在大眾點評上他們的新店推廣才剛剛開始,就收到了專業差評師的差評,張口就是2000塊,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也只能自認倒霉,默默地把錢轉了過去。
新店開張可謂是一波三折,然而更絕望的遠不止于此。
私人影院是開起來了,但是生意并沒有他們想象的景氣。一天10單只是完美的想象,實際光顧私人影院的人少之又少。
湛江屬于三線城市,當地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千,人們對私人影院沒有形成足夠的消費觀。私人影院的客群一般是年輕的情侶,然而這部分群體的復購意愿并不是很強,導致整體的市場需求不會很高,唐先生他們以為找到的是一片藍海,其實,這是一片死海。
由于唐先生的私人影院開在21樓,基本沒有人流量,再加上附近的沙灘和商場也沒有什么人氣,客源極不穩定。本以為旁邊的大學分校區會有大學生來消費,結果一打聽才知道,分校區里都是大四的學生,要么在實習,要么在找工作,根本無暇顧及附近這家私人影院的存在。
唐先生三人也想過從其他方面拯救一下,他們想通過售賣酒水、零食、簡餐等擴大收入來源,為此他們還特地配備了爆米花機,然而每天都賣不完,最后只能自己吃光光。
一邊是入不敷出,另一邊,他們每個月還要一人補貼3000多維持私人影院的正常運營。漸漸地,三個人的矛盾也日漸凸顯,成成埋怨其他人袖手旁觀,唐先生抱怨成成選址失敗,到了8月份,唐先生就打了退堂鼓,他選擇凈身出戶,此后再也沒有和成成、老潘聯系過。
半年不到的時間里,三個人一共賠了40多萬,友誼的小船也沉沒在無止盡的互相抱怨中。
私人影院,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我們來復盤一下私人影院這門生意。簡單來說,私人影院和電競酒店一樣,都稱為細分市場的衍生需求,因此它不能叫做藍海,甚至稱不上“海”,只能算是一個鹽湖。
首先私人影院的私密性介于很私密和半私密之間,人們會選擇去電影院看新上映的電影,如果追求更私密的話,也會選擇在家上網看,導致私人影院的需求不會很大,有可能只是一個偽需求。
其次,私人影院的衛生條件堪憂,顧客的體驗感并不會特別好。我們都知道,私人影院會提供過夜服務,而國家有規定,像網吧酒店等提供過夜服務必須要做身份登記,但是私人影院一般是不登記的,也不跟公安聯網。
也就是說,私人影院的包夜服務屬于灰色地帶,從一開始就游走在法律的邊緣。
此外,私人影院基本沒有復購,大家閑暇之余,不會每天突發奇想去私人影院享受一下,往往體驗過一次之后,很少會再次光顧。
電競酒店也是如此。由于疫情助推了很多網吧倒閉,一些經營不善的小酒店盤上網吧的電腦設備,就改造成了電競酒店。
開電競酒店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呢:你看上的是他的房費,他偷走了你的顯卡。打電競的電腦配置都比較高,一般要上萬,這意味著要一間房要租上30天才能收回一萬塊,其中還不包括運營成本。
在《電競酒店,是“躺贏”的好生意嗎?| 7000字深度解析》這篇文章中,我們分析過,全中國的電競酒店需要1.6億的電競人口才能撐起來,而中國的電競玩家滿打滿算只有8000萬。在消費行為上,電競酒店用戶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費次數約為1.5次。
總的來說,人已經不夠用了,對于電競酒店這一新興品類而言,能否撐起覆蓋1.6億年輕人的大市場,是存疑的。
電競酒店和私人影院這些細分賽道上,也許有一些能跑出來的成功玩家,但是肯定容納不下那么多人去創業。
未來能留存下來的,要么是成本控制、熟人客群做到極致的個體店,要么是會員體系完善和體驗標準化的連鎖品牌,做品牌和體驗的溢價。
想象一下,躺在Hello Kitty、英雄聯盟、哆啦A夢的主題房間里,觀看一部文藝片或者懸疑片,私密的空間里沒有人打擾,感覺有多好。
然而,享受了私人影院良好的觀影體驗,就躍躍欲試想要在這片所謂的“藍海”中開創一片天地,很明顯是不理智的。
唐先生也通過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盲目的尋求改變,踏進不熟悉的領域,注定是失敗的。
也許從創業第一天起,每天要面對的就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與大家共勉。
<end>
編輯:劉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