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宅家消費趨勢圖鑒 | 萌報告
2020年疫情爆發,限制了“場經濟”,催生了“宅經濟”。兩年后的今天,當“居家”成為常態,大眾宅家時間一再延長,對宅家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宅家經濟又發展到另一個新高度。
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CEO肖明超在5月14日CCTV-2播出的《對話》節目中分享了對“宅家亦有道”賽道的深入見解,現在的宅家要“宅出健康”、“宅出質懶”、“宅出舒適感”。
宅家經濟啟示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依次遞增的模型,是生活所需,也對宅家經濟的發展有所啟示。
生理需求:首先要滿足一日三餐,方便食品應繼續進階,在品類上升級,在口味、顏值多維度提升。社區團購是另一個突破點,平臺可以深化以社區為單位的購物方式,保障消費者物資充足。
安全需求:宅家狀態下,消費者的安全需求體現在對健身的熱情,用運動緩解焦慮和煩躁的心情。這一領域的品牌和商家可以繼續更新小型居家健身器材,推出更有趣的線上課程。
社交、情感的需求:這幾年,以咪咕為代表的品牌正在用技術賦能云端場景,讓傳統的線下演唱會、晚會和賽事走到線上。消費者觀看演唱會、比賽,更多是想感受集體的熱鬧氛圍,所以一場場云活動搭建了一個讓消費者沉浸的元宇宙,在這個空間中擁有自己的身份和朋友。同時,遠親不如近鄰,社區可以優化升級,打造多元社群,給住戶家人相伴的感覺。
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體現在人們對宅家生活治愈感、煙火氣、儀式感、精致化、個性化的追求,陽臺菜園、精品智能家居、家庭烘焙、DIY小手工等行業均有發展機會。
當下宅家經濟最明顯的變化是,消費者從單一物質需求,向物質和精神雙需求轉變,即使宅家也會為了精神層面的滿足而消費。用技術助力,將現有業態繼續向智能化、沉浸式等方向推進是大勢所趨,宅家經濟的機會就在眼前,品牌企業應把握自己的機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