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熟女av人妻一区二区三四区,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在线av,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在线观看

被冷落的“氫能”,為何掀起了熱浪?|7000字深度

原創 收藏 評論
舉報 2022-06-14

氫能,不溫不火 

 

去年國慶期間,我去了一趟成都,除了感慨于當地的夜市文化外,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便是氫能汽車的普及。

 

去青城山景點之前,我們在當地打車平臺上,叫了一輛氫能轎車,沒有發動機的轟鳴,也不是電動車的蜂鳴聲,隱約能聽到壓縮機工作的聲音,但行駛和啟動、加速體驗,與電動車類似,因為氫能車的基礎原理是“氫燃料電池”,即通過燃燒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驅動氫能車行駛,排放的是純凈水。

 

在行駛到半途時,司機拐進了中石化加油站,為氫能車充氫氣。不同于燃油車熄火即可,轎車加注氫氣時,除了熄火外,車上人員都要下車,與加氫點保持二十米左右的距離。司機打開前車蓋,觀察氫氣瓶的情況,再合上車蓋,氫氣從充氣口充入。大約等了五分鐘,充氣完成,再上車,司機啟動,開走。

 

相較于燃油車的大排長隊,氫能源車即來即充,或許這也能看出,氫能車滲透率并不高。曾有媒體統計過一個數據,在北京,汽車加油站大約有1000個,能提供加氫氣的站點只有10個,這十個還有不少在冬奧會結束后,就關閉了。

 

放眼國內市場,全國加油站總數超過了12萬座。加氫站是多少呢?據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透露,全國累積建成加氫站是250座。而即使放大到全球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659座加氫站投入運營,中日韓加氫站總和占比64%。

 

全球的加氫站總數,還沒有北京市的加油站多。

 

相較于人們將清潔能源的美好愿望,投射到氫能之上,氫能的應用市場卻遇冷。

 

 

 A面和B面 

 

2000年,美國小布什總統在國情咨詢會上,曾面向全球媒體公布,美國政府將投入12億美元,全社會預計總投入上千億美元,砸錢培育氫能源汽車產業,讓氫能源汽車開遍美國的大街小巷。

 

今天再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雄心,不過是一時口快。

 

作為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一位的“氫”,其原子質量最小,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占宇宙物質總量的75%,太陽核心每秒鐘參與核聚變的氫,約有6億噸。

 

在能量轉換上,氫的燃燒熱值高,能量密度高,1kg氫燃燒產生的能量,是1kg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氫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能源,資源豐富,可持續發展。

 

所有這些美好,卻無法解決現實應用中的問題。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下場,怒噴豐田、本田和現代堅持的氫燃料電池,就是智商稅,“氫燃料電池蠢得讓人難以置信”“氫燃料電池不可能成功”“這就是垃圾”等等直白的話,馬斯克反復念叨。無獨有偶,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炮轟:“對于民用新能源汽車,換電和氫能都是扯淡。”

 

之所以是“智商稅”,原因不外乎一個字——“”,它體現在三個維度:

 

  • 儲氫運氫成本高

 

氫氣能量密度高,但其體積能量密度很小,1立方米氫氣產生的能量,低于同體積的天然氣,更遑論和汽油相比。對于汽車而言,其體積是有限的,體積能量密度更為關鍵,要提高氫氣的單位體積能量,你基本就得靠提高壓強。

 

為了讓每立方米氫氣增加3.2度電的能量,你需要把壓強加到350個大氣壓,汽車輪胎也就5個大氣壓。一般儲氫罐所用材料為碳纖維,防止氫氣腐蝕滲透,這也無疑提升了成本。此外,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材料是“鉑”。沒錯,就是鉑金項鏈的“鉑”,它的材料成本就占到了氫燃料電池的60%。

 

能源專家劉科曾評價道,液體能源體積能量密度高,可陸上管道輸送,也可跨海運輸,長期儲存,而氫氣均不具備以上優點。氫氣體積能量很低,同時氫氣是最小分子的氣體,容易發生泄露,存儲和運輸成本太高。

 

  • 安全成本大

 

氫氣爆炸的濃度范圍很寬,在4%-74%的濃度之間,遇到火星即爆炸。


 

在開放空間還好,氫氣泄漏不大可能造成整車爆炸,若在地下停車場之類的密閉空間里,氫氣爆炸會造成巨大的損毀。如若連鎖反應,即在密閉空間里,一輛氫能車爆炸,并引爆了其他的氫能車,威力足以摧毀一棟大樓。

 

因此,帶高壓氫罐燃料電池車如若普及,需對已建成的地下停車場進行改造,這是一項巨大的社會成本。

 

  • 加氫站的投資高昂

 

氫氣易泄露,易爆炸,加氫站要與居民區保證一定距離,其占地面積一般為5畝地。尤其對于寸土寸金的北上廣深杭而言,加氫站的商業化倍受阻礙。

 

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我國建設一座日加氫能力500kg、加注壓力為35MPa的加氫站投資成本接近1200萬元(不含土地費用),約相當于傳統加油站的3倍。其中設備成本占投資成本(不含土地費用)的80%以上,但每公斤氫氣毛利只有十幾元。


 

A面,是氫能的清潔性,高效燃燒“自己”,排出純凈水;B面,是氫氣制取、運輸和基礎設施的成本之踵。

 

 

 三個“五年規劃”

 

氫氣,像極了一位天才型的選手,發展潛力高,但性格暴躁,桀驁不馴,管理成本很高,氫能的發展,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扶持。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之下,國內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逐步明確。在《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氫能產業在能源體系中的角色定位確立, 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規劃》為氫能產業擬定了三個五年發展計劃:

(1)到2025年,初步建成較完整供應鏈、產業體系,燃料電池車保有量約5萬輛(2021年,中國大陸市場出售約320萬輛電動車),可再生能源氫量達10萬噸-20萬噸/年,實現CO?減排100萬噸-200萬噸/年;

(2)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

(3)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從制氫、儲運、加氫網絡,到儲能、分布式發電和工業領域等應用層面,再到加大對質子交換膜等核心材料技術的研發投入。《規劃》從頂層設計上,完善了氫能的發展方向。

 

我國對氫能的重視,離不開兩大原因:其一,服務于國家能源安全,我國石油能源并不豐富,以2021年數據為例,中國石油產量為499萬桶/日,石油消費量為1527萬桶/日,四分之三以上依賴進口;其二,解決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問題,當氫在能源中占比越高,排放的碳和其他污染物就越少。

 

要了解一個產業的現狀,就需要理解它的全貌,我將從生產、儲運和應用三個維度,去拆解分析氫能的現在和將來。

 

 

生產、儲運和應用 

 

氫能產業的源頭,便是氫氣的制取。

 

就像發電一樣,氫氣制取的過程,也是耗能的過程。

 

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氫國,中國年產氫量為3300萬噸。如果從數字上來看,這是一個龐大的規模。但若換算成能量,3300萬噸氫約等于1.5億噸煤,產氫總量相當于年煤消耗量的4%。

 

在制氫方法當中,最大頭是化石能源制氫(如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占比達到的80%,消耗化石能源制取出來的氫氣,稱作“灰氫”,它無法推動“雙碳目標”,后續會被嚴控;

 

其次是工業副產氫,顧名思義,就是在工業生產中,附帶產生的氫氣,也被稱之為“藍氫”。相較于會產生碳排放“灰氫”,以及制造成本高昂的“綠氫”,工業副產氫是更契合實際的產氫方式,諸如焦爐煤氣、煉廠氣和氯堿化工尾氣等氣體副產氫氣資源豐富。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呈現出“貧油少氣富煤”,焦爐煤氣資源豐富,焦爐煤氣年均產量在900億立方米左右(標準大氣壓下),其中的氫氣含量約為720萬噸,占到年總產氫量的21.82%。

 

例如,打造全產業鏈優勢的山西美錦能源,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現有煤炭焦化產能715萬噸/年。在2021年報及2022一季報中,受益于焦炭價格不斷走高,美錦能源2021年營收212.9 億元,同比增長66%,歸母凈利潤25.7 億元,同比增長269%。

 

其2022年業績或將受益于氫能產業發展,目前美錦能源擁有“煤-焦-氣-化”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相較于天然氣、煤炭制氫等方式,焦爐氣副產氫成本更低。美錦能源副產品焦爐煤氣,富含55%氫氣,因此擁有了目前低成本、大規模制氫的重要途徑。美錦能源也正由傳統能源,向氫能源轉型升級,構成焦化主業與氫能板塊協同效應。 

 

此外,在中國的煤炭結構當中,高硫高灰的劣質煤,占總儲量比例達40%-50%。這類煤無法直接燃燒,加工成可燃煤的成本過高,卻是生產甲醇的重要原材料。

 

甲醇也是目前主流的制氫材料,正如氫能源專家劉科所說:“甲醇在線制氫比汽油制氫都要簡單很多。這樣做了以后,實際上甲醇和水重整,產生的氫氣直接通過電堆發電,電就可以驅動汽車。哪用電的時候哪去制氫,同時發電,這是氫能的未來。”

 

除了“灰氫”和“藍氫”之外,剩下的就是“綠氫”,即通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來電解水制取氫氣。這一過程不會產生碳排放,也是最清潔的氫氣生產方式。正如上文所述,綠氫制取很高。在當下制氫組成結構上,綠氫占3300萬噸的總量比例,不到5%。只有當太陽能、風能發電便宜之后,電解水制氫才有商業化的可能。


 

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制綠氫企業,寶豐能源在2019年首次嘗試規模化生產綠氫,即利用太陽能光伏電站,電解水來制取氫氣,單臺電解槽產氫量達到1000m3/小時(標準大氣壓),當前總制氫規模達30000m3/小時(標準大氣壓),并沿著氫能交通和氫能全產業鏈的兩大方向,不斷深入發展氫能產業,構建起“制氫、補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于一體的綠氫全產業鏈。

 

因此,在雙碳目標之下,中國氫能產業短期靠“藍氫”,中長期靠“綠氫”。誠然,綠氫的發展,還遇到很多現實問題,例如綠氫發電是直流電,若要上網,則需要轉化成交流電,而當企業需要用電時,又需要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轉化過程無疑會產生能量的損耗,能否將綠氫發電,直接應用于企業用電,減少上網帶來的損耗,這需要政策層面的配合。


 

回溯氫氣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氫氣主要承擔著工業生產原料的角色,例如在化工產業中,氫氣是合成氨和甲醇的重要原料,在石油中加注氫氣提升油的品質,尼龍塑料、農藥化肥和冶金中都有氫的身影。

 

當下,國家對氫能產業的規范和扶持,將氫推到了能源載體的屬性上來。業內人士預測道,到2030年,國內市場對氫能的需求,將接近4000萬噸,到了2050年,若煤炭發電占比降到20%以下,我們對氫能的需求超過6000萬噸,市場空間很大。


 

相較于制氫,氫氣的儲運成本更高。

 

以加氫站為例,業內人士估測,氫氣制取成本約為20元/kg,但加氫站終端售價達80元/kg,儲運成本占絕對的大頭,這限制了氫能的大規模普及。

 

據國聯證券分析,氫能發展初期,氫用量及半徑相對較小,此時高壓氣態儲運更具性價比;氫能發展中期,氫氣需求半徑將逐步提升,將以氣態和低溫液態為主;遠期來看,高密度、高安全管道輸氫將被實現。

 

總體而言,氫能儲運將按照“低壓到高壓”“氣態到多相態”的方向發展,由此逐步提高氫氣儲存和運輸的能力。

 

當下,氫能儲運有三類主流的嘗試。

 

其一,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充沛的地區,建立示范區,圍繞氫能生產建立配套產業,將棄風、棄光和棄水的能量利用起來,實現“當地開發,當地利用”。

 

例如四川豐水期的水電、東部海上風電和西北部的太陽能等,都可因地制宜。在張家口示范區,棄風發電的電價,控制在0.15元/度-0.2元/度,而電費占制氫成本的比例超過70%,這極大降低了氫氣的制取成本。張家口也圍繞氫能,將物流貨運車輛,置換為氫能汽車,并搭建了一個產業生態,由點及面地發展氫能產業。

 

讓能源產地和用能市場合為一處的示范區模式,能加速雙碳目標的實現。在我國碳排放的組成上,工業生產的碳排放占比70%,而大眾關注度更高的交通領域,實際占比只有10%左右。寧夏省寧東工業區正是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布局光電制氫,年綠氫需求量達12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3000萬噸。


 

其二,氫氣不像液體能源,難以從西部拉到東部,因此將氫能液態化,成為一種提升使用半徑的方式。

 

氫氣液態化有兩種方式,一是,低溫高壓制成液氫,進行遠距離運輸,這一模式尚在嘗試階段。日本川崎重工已試驗了液氫跨海運輸技術,通過全球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歷時三周半的時間,將澳大利亞的液氫海上運輸到日本;

 

更經濟的液化方式,還有將氫氣和氧氣混合,并加入一點碳源,通過化學反應將氫氣變成液體,比如說綠色甲醇,它可在常溫常壓下儲運,需要用氫氣時,再釋放出氫氣即可;

 

其三,便是管道運輸,這也是最便宜的輸氫方式之一,有“混氫管道”和“純氫管道”兩種方式。

 

混氫管道,即借助西氣東輸管道,在天然氣中摻入25%的氫氣,運輸到東部直接燃燒,也可以分離出氫氣,供燃料電池使用。純氫管道運輸的嘗試中,中石油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建了一條202公里的純氫管道,其運輸成本比特高壓送電還要低,特高壓送電的運輸成本是7分錢一度電,氫是三分錢一度電。


 

無論通過燃料電池發電上網,還是液體氫能的管網、氫氣的氣網,三網融合構建氫能輸送體系,才能高效地實現清潔能源的利用。

 

儲運之后,還有加氫網絡的建設。

 

當下加氫網絡的設計思路,是優先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的場地設施,改擴建加氫站,嘗試站內制氫、儲氫和加氫一體化。到2035年,中國大陸市場的加氫站建設目標,至少達到5000座,2020-203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28%。


 

可預見的是,隨著氫能布局的深入,必將拉動一波基建的規模投入。

 

在終端的應用層面,氫能有四大塊應用場景:交通、儲能、發電和工業。

 

若要普及氫能的應用,需要找到一定適合的場景先發展起來,形成規模化應用后,再倒推產業升級提效,進而降低氫氣的制造成本。而氫能汽車無疑是備受期待的應用場景。


 

要讓氫能汽車普及開來,離不開兩個靈魂拷問:買車成本、用車成本。

 

氫能源汽車行業尚處早期發展階段,遠未達到電動汽車的普及率,沒有形成規模效應,意味著買車成本高昂。其中,氫燃料電池及儲氫系統占據了氫能車總成本的65%,對比來看,鋰電池占電動汽車總成本的40%,并有望在2024年降低到10%。

 

若要降低氫能汽車購置門檻,除了規模化應用以外,國產化率也不可或缺。在儲氫瓶上,國際主流燃料電池乘用車批量使用的,是70MPaI V型儲氫瓶。此前,乘用車用儲氫瓶是塊小蛋糕,在國內處于空白期,而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站上了風口,國內企業也逐步攻克了儲氫瓶技術,例如沈陽斯林達安科、北京京城股份都已經在推進量產準備。


 

相較于國內市場的“破冰期”,國際企業已然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挪威Hexagon、日本豐田、法國佛吉亞等企業已實現量產,并應用在不同車型之上。此外在消費端,70MPa IV型儲氫瓶也受到質疑,在傳統認知當中,氣壓越高越危險,國內目前車載儲氫系統基本采用35MPa III型瓶,要發展70MPa儲氫瓶,還需要國家標準進一步明確,以及氫能汽車的加速普及。

 

在氫燃料電池上,其原理是通過氫氣和空氣中氧氣混合,在90°C左右的溫度下,將化學能轉化電能,進而驅動汽車運轉。雖然名字里帶“燃料”二字,但它是化學反應轉化為電能,轉化效率達到60-80%,為內燃機的2-3倍。

 

此外,氫能車核心材料大多數為二次材料、有機材料,隨著氫能車的逐漸普及,材料成本會下降,而非像電動汽車,受困于鈷鎳鋰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在回收方面,氫能車雖然也用貴金屬,但回收技術要求比電動汽車更低。


 

在燃料電池分型上,有七種類型,氫燃料電池汽車所采用的主要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這其中包含了十一項關鍵技術——電堆、膜電極、質子交換膜、催化劑、氣體擴散層、雙極板、燃料電池系統、空壓機、氫氣循環泵、DC/DC、加濕器。在下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氫燃料電池技術裝備國產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以質子交換膜技術為例,目前主流的材料為全氟質子交換膜。截至2020年,美國的科慕、比利時索爾維、日本旭化成三家,就壟斷了全球 90%以上的產能,國內對全氟磺酸樹脂進口依賴度高達99%。

 

因此,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攻關,國家會進行大力扶持,在形成逐步國產替代之后,氫燃料電池成本也會逐步下降。億華通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民曾對外闡述道,從2015年以來,氫能發動機成本每年都下降約30%

 

在最終的應用層面,目前先行推進的是氫能重型車輛,延伸到新能源客、貨汽車,以及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應用,提升氫能在交通行業的應用。


 

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發展規劃為參考,2020-203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保有量的增長空間達十年百倍。現階段燃料電池成本較高,其推廣應用依賴政策和補貼。

 

正如中國電動車產業崛起的背后,是國家自2010年開始的補貼政策,前后投入了上萬億元。截止2021年10月,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技術來源國,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66.79%。

 

氫能車的發展,是中國氫能產業的縮影,這是從0到1的過程,而任何一個新生產業,脫離了補貼,就難以發展起來。

 

 

 氫能的第四波浪潮 

 

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登上月球,當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留下了那段流傳至今的名句——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或許,這也像是一聲啼哭,代表著氫能產業呱呱墜地。阿波羅飛船登月時,攜帶的正是液氫液氧,氫能發電供飛船儀器使用,化學反應產生的純凈水,供宇航員飲用,這是氫能的第一波浪潮。

 

時間來到70年代,以阿戰爭和雙伊戰爭爆發,國際原油市場產生劇烈波動,隨之而來的兩次能源危機,沖擊著歐美經濟,也推動了氫能的第二波浪潮。美國在70年代首次提出“氫經濟”概念,將氫氣作為可能取代石油的未來能源,燃料電池技術快速發展,并在交通、航空航天和發電等領域推廣開來。

 

當環保意識和綠色經濟成為共識,始于90年代至今的氣候變化問題,推動了包含氫能在內的清潔能源的發展,這也是氫能的第三波浪潮。但這一波浪潮在頁巖氣技術突破,油價下行的背景下,偃旗息鼓。

 

隨著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以及“雙碳”的游戲規則下,第四波氫能浪潮已鼓起大帆。它不僅是出于地球公民角色的踐行,更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關鍵。2020 年,特斯拉公司實現盈利,年凈利潤為7.21 億美元,當年其電動汽車業務仍在虧損,但通過“賣碳”賺取了15.8 億美元,也就是在國際碳交易市場,賣出了用不完的碳排放額度。

 

第四波氫能浪潮已至,這一次浪潮的中心,來到了中國,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雙碳目標”下的能源轉型決心,中國氫能產業道阻且長,但也必將拉起一波主升浪。

 

部分內容參考自:

國際氫能戰略回顧分析|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

氫能時代還有多遠?|央視財經《對話》欄目

氫能及燃料電池專題研究|天風證券

為什么氫能不是人類終極能源?|能源專家劉科

氫能源市場發展藍圖|國際能源署

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手冊|中國氫能聯盟


<end>

編輯:Mark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九龙坡区| 新田县| 上高县| 临潭县| 三河市| 石棉县| 岳池县| 邵阳市| 江源县| 绥芬河市| 甘德县| 阜阳市| 景德镇市| 茶陵县| 腾冲县| 漳平市| 建湖县| 岢岚县| 建水县| 海伦市| 留坝县| 绵阳市| 乌审旗| 新兴县| 尉氏县| 通海县| 蒙城县| 烟台市| 英超| 丰顺县| 永善县| 措勤县| 长武县| 洪洞县| 曲松县| 涟水县| 正宁县| 西林县| 美姑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