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業今年開始衰退,2030年將和人類身體及戶外廣告位融合!
導語: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戶外廣告或將迎來大變革!
5月22日,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諾基亞CEO佩卡·倫德馬克在年會上表示:“目前我們都在談論5G網絡,但到量子計算實現商業化時,我們將會討論6G。到2030年時,我們目前熟知的智能手機,將不再是最普及的終端設備。”
倫德馬克認為,在2030年將會迎來6G時代,而智能手機即將衰退。實際上,不久前比爾蓋茨也曾預測新技術的到來,2022年3月,西班牙《消息報》報道稱,比爾蓋茨認為,新技術即將誕生,留給智能手機的時間不多了。
伴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或許再過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變得智能化,智能手機或許將被更加智能的穿戴設備或者嵌入人體的電子設備取代。屆時,戶外廣告位也將擁有新的玩法。
芯片緊缺 市場飽和
智能手機市場式微
雖然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但實際上,智能手機的發展早已不復曾經盛狀。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2年1-4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8742.5萬部,同比下降30.3%,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8577.4萬部,同比下降30.4%,5G手機出貨量6846.9萬部,同比下降25.0%。
(圖源:中國信通院)
不光國內市場走勢低迷,國際市場也不容樂觀。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全球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便逐年減少,即使2021年相較2020年略有回升,但依舊難以達到2015的出貨量。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
造成智能手機出貨市場蕭條的原因是多樣的,戶外廣告內參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作為智能手機生產核心的芯片持續短缺。自2020年起,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壓力向下傳導,從而影響芯片產業的產能;另一方面,疫情來勢洶洶,眾多產業停工停產,導致芯片行業產量降低,而5G的熱門 ,又導致各廠商對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國內市場還伴隨著美國方面的遏制,陸續將將華為、中芯國際等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向其供應半導體原件與材料,不允許為其代工,使得國內芯片的供給雪上加霜……
二是智能手機市場已逐漸飽和。相較于剛出市時其吸引人的智能化功能與靚麗外觀,目前智能手機無論是功能還是外觀都很少有突破點,智能手機功能已基本定型,當智能已不再是優勢,市場疲態盡顯也是情理之中。很何況,目前智能手機在市場上的存量早已趨于飽滿,人均換機周期也已延長至36個月。
供應端芯片緊缺,需求方也市場飽和,智能手機的未來不容樂觀。
智能設備市場水漲船高
戶外廣告迎來新變革
與智能手機面對艱難困境不同,智能穿戴設備是當今一大熱點。
IDC數據顯示,2021年AR/VR頭顯市場同比增長92.1%,并預計2022年出貨量將增長46.9%,一直到2026年都將保持兩位數增長率。
(圖源:IDC)
除此之外,智能手環等一系列智能穿戴用品更是水漲船高。自2020年疫情以來,人們自身的健康意識和運動提高了不少,因此具備健康監測功能的手環市場一片向好。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全球智能手表的銷量在2022Q1的出貨量增加了13%
荷蘭跨國電信公司Veon集團數字產品總監喬治·赫爾德則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也預測,10年后,人類將停止使用智能手機,其他技術將取而代之。屆時,智能手機驗證用戶身份和接收信息的功能,可通過面部、指紋和聲音來實現,信息展示則可以借助物聯網傳感器投射到墻壁或玻璃上。
智能化設備的不斷發展,也必將帶動戶外廣告行業迎來新的變革。好比目前市場廣闊的裸眼3D屏,打破了2D限制,將廣告圖像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下意識駐足圍觀,無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從品宣角度,都是一次成功的升級。
(裸眼3D屏 圖源:微博@幽居靜夜思)
近期風靡全球的元宇宙概念也將為戶外廣告帶來新玩法,當用戶進入到元宇宙,作為虛擬人物在虛擬世界中生活,戶外廣告牌或許能開發出新效用,增加更多的互動性,開創更多元的形式,充分抓住消費者眼球。
除此之外,戶外廣告內參也了解到,6月8日,在拉斯維加斯開幕的2022美國InfoComm展會上,出現了LED顯示屏無人機智能校正系統,適用于戶外廣告大屏安裝項目、大型演唱會、XR影視拍攝等行業的更大尺寸顯示屏的應用,可以在更大空間范圍內校正LED顯示屏,不受屏體高度限制。
伴隨著這些新技術、新玩法的不斷涌現,或許喬治的預測能迅速轉化為現實,未來的戶外廣告投放將突破屏幕的限制,用投影技術和種種新型“硬科技”,達到更優質的宣傳效果。
新技術不斷涌現
戶外廣告精準投放指日可待
扎克伯格在2016年時提到,大約每隔15年都會有一種舊技術被全新的技術所取代,智能手機也不例外。
隨著時代發展,智能化設備層出不窮,無論是近期大熱的元宇宙概念還是早已有之并依舊在不斷發展的VR技術,都是將智能融入生活化的技術。但當科技逐步發展,或許不久之后智能將不必融入生活,而是做成芯片植入人體,從而徹底地與生活、與人類“同在”。
實際上,這也并非是天馬行空的猜想,比爾蓋茨此前投資了一家研發“高科技電子紋身”技術的公司。該電子紋身植入人體后,就可替代智能手機,實現收發信息功能,還有檢測人體健康等功能。
倘若這種技術真正研制成功,或許戶外廣告也能根據個人信息進行精準投放,對于廣告商而言,能夠減少大規模投放的成本,還能精準監測投放效果,達到最優質的的效果;對于消費者而言,減少了無關廣告的騷擾,讓其在戶外行走的時候,看見的都是其想看見的或者是其所需要的,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科技領域的大佬們顯然早早窺見了未來世界的一角,在未來世界,智能將會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許你只需要動一動手指,你想要的就會呈現在你眼前。而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戶外廣告,將會像之前美國派拉蒙影業拍攝的《攻殼機動隊》中那樣,用全息3D投影取代2D播放,所有的虛擬影像也都將直接呈現在視網膜上,讓真實與虛擬處于“傻傻分不清”的狀態,具有更高的互動性與適配性,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
(圖源:《攻殼機動隊》)
未來的世界會有多么智能,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智能手機大退潮,失落的權杖將被誰拾起?》雪豹財經社 陳重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