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寫給42歲生日,也寫給每一位想要靠雙手改變命運的年輕人
來源:劉潤 今天42歲生日,哎,又老了一歲。 此時此刻,我委屈地坐在電腦前,被小師妹逼著寫下一些大叔特別不想寫的人生肺腑之言。 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小說《銀河系漫游指南》中,42這個數(shù)字是“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 在《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中,42段語錄,蘊含著佛教弟子修行的法門。 如果這些書說的是真的,我希望那些以個人努力改變命運,卻又無法逃離更大的現(xiàn)實力量左右的同學們,能從迷茫、焦慮、浮躁之中,從中看到生命無限的可能。 如果你的生命里曾遭遇過苦難、貧窮、不完美或者不公正。 如果你沒有天賦和背景,卻想要點燃逆襲的夢想火種。 這一刻,請你忘掉高不可攀的房價和房租,高競爭的就業(yè)壓力,孤獨的朋友圈以及擁擠的交通... 已經(jīng)到了不惑之年的大叔,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想要和你分享點經(jīng)驗。 幫助你跨越現(xiàn)實和理想的鴻溝,找到和進入自己希望的人生。 我們常說,天道酬勤,年輕人勤奮和努力終會抵達成功的彼岸。 這,這其實是句毒雞湯。 一個沒有天賦和背景的人,在這個社會上,靠勤奮和努力就能夠逆襲嗎? 不是的。 勤奮努力不是充分條件,它只是必要條件。 舉個例子? 馬云說,阿里巴巴成功是靠運氣,并非靠勤奮,雷軍說,成功85%靠運氣,順勢而為。馬化騰說,創(chuàng)業(yè)初期,70%靠運氣。 由此可見,一個人要想成功,大概是1分的天賦,加9分的汗水,再加上90分的顏值,然后剩下的900分就交給運氣了。 這里的900分運氣指的是什么?其實是對時代機遇的把握。 想要逆襲,時代風口、宏觀的格局、勤奮和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總體來說,我認為未來社會階層會越來越固化,這是我的一個觀點。 什么叫社會越來越固化? 就是當社會巨大變革來臨之際,將會有一批人會逆襲。 當社會大的結構變化開始慢慢變成基礎設施了,比如說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變成基礎設施的時候,那么社會變革才會創(chuàng)造新的大機遇,你發(fā)現(xiàn)就會慢慢固化。 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在過去,歐洲人的財富主要是靠繼承而來,子承父業(yè),一代又一代延續(xù),優(yōu)質(zhì)人才主要靠繼承。 而這一代美國人財富,你看排名前面這些首富,基本上靠自己一手創(chuàng)造來的。 為什么? 是因為科技有大的變化,時代有大變化,當時代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你才會有真正逆襲的可能。 同學們,如果你想要逆襲,你一定要抓住時代的巨大變革,一定要參與到社會的結構性變化里,緊握日月旋轉。 比如說新零售,它就是傳遞壓力環(huán)境的結構性變化,當你覺得一件事情開始發(fā)生結構變化的時候,你才能從中找到突破點。 你可能會問,如果沒有結構性的變化呢?年輕人逆襲的可能性還存在嗎? 存在。 但我們從概率角度來說這個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不幸的現(xiàn)實:概率就會小得多得多。 你要始終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幫你關上一扇窗的時候,會順便幫你把門也關上。 當你把錢作為目標的時候,你是得不到它的。 為什么呢? 錢,是你做事情之后的一個計數(shù)器。它是一個指標,并不是目的。 錢只是一個順帶的、自然發(fā)生的結果,英文上叫做consequence,就是結果,而不是object,object就是目標。 你只有把另外一個東西作為目標的時候,錢會隨之而來,比如說你把為別人獲得價值這件事情作為目標。 因為錢是一個結果,什么結果呢? 你為別人付出價值,你會得到應有的回報,錢在這會做為一個結果而出現(xiàn)。 但你把獲得錢作為目標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你入了魔道。 每件事情都要談錢,你會被錢左右,林林總總各種花招,一遍遍地圈錢,割韭菜。 你甚至開始追逐高風險和高利潤,一心只想一夜暴富,小利往往看不上,從而喪失很多機會。 你要始終記得,賺錢不是因為你去想的這個念頭,而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值錢。 絕大多數(shù)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前面怎么絞盡腦汁的想,而忽略了后面的本源,即你要去做的事情,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什么? 通往上層的通道往往很難,需要朝夕積累。 但社會向下的通道一直是敞開的呀,只要你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幾句,就能順利往下走幾層。 可能你為了賺錢,一步步爬上去用了很多年,但滑入深淵,往往只需一瞬間。 我經(jīng)常會遇到同學問:“潤總,你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逆襲為成功人士的?” 我嚇得只好連連擺手,趕忙解釋。 其實,我現(xiàn)在也是個普通人。 上大學時,我家貸款在南京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空房子,我當時做兼職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為家里今天添幾塊瓷磚、明天換一個吊燈。 我當時最大的夢想是等一切都裝修好,我就可以結婚了。 有的同學羨慕我的外向,我的演講能力,但是我的外向,其實是職業(yè)一刀刀雕刻出來的,我偏偏不是個善于表達的孩子。 大學辯論賽,面對臺下眾人目光的炙烤,整場辯論,我一句話都沒搶上,那種比死還難受的感覺,我至今歷歷在目。 一切,不過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很多成功的隱象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阻礙你成功的,或許恰恰是你認為正確的思維。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商業(yè)模式,能力、效率、杠桿,如何花費時間利用這三個因素,決定了你一生的發(fā)展。 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唯一擁有的充沛資產(chǎn),可能就是時間。 但是,如果你把時間當作資產(chǎn)去賤賣換錢,我相信你活的是比較艱難的。 比如你朝九晚五拿工資,隨著歲月帶來年齡的增長,你的體力漸漸變差,你的時間越來越不值錢,只會越混越慘。 所以,一個人想要創(chuàng)造巨大的財富,你必須要懂得利用杠桿。 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不懂得用杠桿。 一個人的時間,你當做一個賣出去一份,且單價不高的時候,永遠都不可能賺得巨大財富。 如何把時間賣得更有價值? 最開始是以打工的方式,我們稱之為批發(fā),打工模式是批發(fā)。 你把這一天的時間,一年的時間,用一個統(tǒng)一的價格把他批發(fā)給了你的雇主。 后來你變成自由職業(yè)人,就是零售。零售的好處是你發(fā)現(xiàn)你單價高了,但是有很多時間是賣不出去的。 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價值比較高,你的零售使用率開始越來越高,并且使用率到一定程度,你的單價越來越高,單價是你時間的一個第一杠桿。 再往后你發(fā)現(xiàn)這個杠桿不夠了,這時你開始需要團隊杠桿。 舉個例子,最初做5分鐘商學院,每一期5分鐘內(nèi)容的背后,我至少要花5個小時準備,先整理出2萬字的素材,花2小時寫出長文,再花3小時把它縮短到1800字,每篇文章的字數(shù)浮動在正負20字之間。 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是吧? 但是,我的時間,此時是一臺巨大的復印機,把我付出的價值復印了出去,賣給了數(shù)十萬同學,實際是加了時間杠桿。 你可能會問了,還有其它杠桿嗎? 有的。比如資金杠桿,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用投資的方式,花錢買別人的時間,讓別的企業(yè),讓別的一些人,可以因此可以發(fā)揮著他的價值,叫資金杠桿。 更有甚者,用金融杠桿,用錢來賺錢,比如投資房產(chǎn),但是普通人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大多耗盡青春,為一套房而日夜奔波。 你要時刻謹記,人生是一條大河,看問題的方法和行事方式?jīng)Q定了河流的走向,要學會利用杠桿。 如果你和你想要的生活還離的很遠,可能你以往認為對的思維,大多是錯的。 本文經(jīng)授權發(fā)布,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Part.1 普通人逆襲的關鍵點在哪里
Part.2 你越想賺錢 越賺不到錢
Part.3 所謂的窮人思維是什么?
作者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
劉潤,互聯(lián)網(wǎng)轉型專家,前微軟戰(zhàn)略合作總監(jiān),他總能將復雜的問題,抽絲剝繭地探尋出商業(yè)本質(zhì)。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