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泉失敗的危機公關,給國產老品牌敲響了警鐘
最近又有品牌因為產品與常識相悖而「被」熱搜,起因是一位廣州的網友在家用張小泉的菜刀拍蒜,沒承想蒜只受了點「輕傷」,刀卻斷得實實在在。原本只是簡單的產品售后問題,卻因客服輕飄飄的一句「菜刀不能拍蒜」而引起軒然大波。
都是常識「惹的禍」?
在中國人的認知里,用刀拍蒜是刻在中國人DNA里的,夏天沒有帶蒜香味的西瓜是不完整的【誤】。中國消費者千百年用刀拍蒜的習慣,如今卻被告知這是錯誤的,此措辭自然難以被消費者接受。
在斷刀事件上熱搜的第二天,張小泉就對此事發布公告,這份公告十分嚴謹,不僅蓋了公章,還騎縫蓋;內容也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發生的事件、處理方法、處理結果、回答大家的疑惑,聲明里均說得誠懇且清楚。
此聲明發布后,大家也是接受了張小泉的刀是因為「過剛易折」而斷,照理說此事件將會漸漸平息,為何后面會愈演愈烈呢?
被蹭熱度「補刀」?
張小泉「拍蒜斷刀」上熱搜當天,在刀剪江湖上與張小泉分庭抗禮的另一家老字號——王麻子,直播了一整天的菜刀拍蒜,賣了1189件。
王麻子「拍蒜」火了后,其他友商也跟著花式湊熱鬧,陽江十八子作直播拍起了石頭子,連富光水杯也拍起了蒜。「拍蒜鼻祖」王麻子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整活,拿起水果刀、平底鍋把蒜拍得啪啪響。
友商的這一番操作,使事件多少沾點娛樂成分,維持了高熱度。
領導層的發言「拱火」?
「拍蒜斷刀」尚未平息,早些年前領導層的部分言論又把張小泉推上了風口浪尖。
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的方式不對,張小泉有一個產品把中式菜刀的刀頭改成了西廚刀刃的模樣,這是「教育消費者」。”
可能夏乾良這番話是想讓消費者有專刀專用的意識,從而實現消費升級,但其舉的例子徹底激怒了網友。成立于明朝崇禎元年有著將近400年歷史的張小泉,居然否定了中國祖祖輩輩千百年來用菜刀的方式,主張跟「西方」的美食評價體系「米其林」學習,網友們紛紛表示張小泉斷的不是刀而是脊梁骨。
此次張小泉「拍蒜不成反斷刀」危機公關事件對國產老品牌敲響了警鐘:
客服培訓不能「擺爛」,客服回復不當往往是引爆事件的關鍵。且遇到危機時公關部門要迅速反應,一份誠懇、嚴謹、專業的聲明對平息事態有極大的幫助。
要關注領導層的公開發言,尤其是可能引起歧義的內容。同時要時刻關注社媒平臺用戶對品牌的討論,將品牌危機在苗頭階段掐滅。
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危機公關。中國消費者的廚房用刀習慣是「一刀走天下」,當出現拍蒜斷刀的危機時,表示或會研發一款專門拍蒜的刀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比起教育消費者,不如跟消費者討教,更好地改良自己的產品。
相關內容屬整理發布。因信息傳遞而產生的影響,本平臺不負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
作者&編輯 | 墨辭
監制 | 王二
圖片來源 | 網絡
掃描上方二維碼,輕松關注我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