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的“小目標”,為企業出海打通“糧道”
當中國市場互聯網紅利消退的時候,最直接的選擇似乎就是出海尋找增量市場,手機廠商如此,手游創業者如此,共享經濟領域的掘金者亦是如此。倘若考慮到傳統企業和大型國企的出海浪潮,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業已成為一種新局勢。
古時候行軍打仗講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企業的出海似乎有著同樣的邏輯,只不過糧草變成了服務和數據。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背景下,企業出海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互聯網“糧道”的暢通。有問題就有答案,有答案就有需求,有需求自然要有人來提供服務。
新華社供稿系統的“通途”
在中國所有出海企業中,新華社無疑是個特例。
作為一家媒體, 新華社在全球范圍內有一百多個海外分社,其最大需求是如何將新聞安全、實時地傳送到全球各大新聞機構。以前新華社的每個海外分社都會自建一個小型數據中心,搭載供稿系統,連接總社,并安排專門的人進行維護和運維,總社和分社之間還要搭建用于稿件采集、編輯、發布的專線。不僅需要很大的人力成本,還常常會出問題。
比如供稿系統擴容流量復雜且周期長;稿件保密性存在不確定風險;需要遵循不同國家的法規;機器陳舊之后在運維和維護更新上的不及時,可能會喪失新聞的時效性等。
也就是說,一般企業出海時遇到的問題新華社都有,而一般企業在保密性、時效性方面不那么較真的地方,恰恰是新華社最頭疼的問題。
2016年8月,新華社與剛成立不久的華為云合作,將供稿系統逐漸遷移到華為云上,解決了新華社供稿系統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1、效率。目前新華社總社和各個海外分社的供稿系統已經全部遷移到華為云,傳統的用戶遷移需要購買新設備建立新機房,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但華為云可以快速部署應用,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遷移工作。
2、成本。遷移上云后幫助新華社省下了大筆的運維和人力費用。使用華為云后,新華社海外分社不需要再專門配備運維人員,而是將人力投入到更為關鍵的業務拓展環節中
3、安全性。新華社的顧慮在于稿件是否存在被偷竊和被篡改的可能,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可能引發政治上的影響,也就更為看重云計算廠商的安全性。華為云是國內唯一全平臺全節點全服務通過PCI-DSS安全認證的云服務商,以及BSIMM、ITSS服務增強級認證、IDC/ISP牌照、TUV可信云認證等等,在安全性上有著無可厚非的優勢。
4、服務。一方面,華為云通過與全球合作伙伴合營的方式,全方面避免了法規遵循上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有30多年IT運營經驗的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組建了本地服務團隊,有著全球最全的售后體系網絡。對于新華社這樣全球性的機構而言,需要的正是“日不落”般的服務。
那么也就不難解釋新華社選擇華為云的原因所在,正如前文提到的比喻,數據和服務正是企業出海的“糧草”,要解決的不僅是速度和效率的問題,也包括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崇尚“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恪守業務邊界的華為云,在復雜的商業競爭中是為數不多的中立性玩家。
羊腸小道和高速公路
由于新華社的傳統業務需求,該項目依然采用了傳統的專線接入方式。而近期,華為又推出了一項黑科技,將有可能徹底解決企業出海的“糧道”問題。
會有人給出這樣的疑問:小學課本上就寫著互聯網打破了空間上的距離,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為什么企業出海時還要解決“糧道”的問題?
對于資深的游戲玩家來說,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難回答,諸如王室戰爭、地鐵跑酷等已經做到了全球同服,國內游戲廠商出海時卻要設立單獨的海外服。文化差異是其一,網絡IO是最大的瓶頸,比如跨國出口和互聯出口帶寬不充足,網絡傳輸經常擁塞,導致高延時,游戲體驗勢必會受到影響。
涉及到網絡的應用基本都是TCP/IP協議來實現的,但由于各地網絡質量參差不齊,國與國之間的網絡市場擁堵,尤其是在網絡資源匱乏的亞非拉地區,古老的TCP擁堵算法已經很難勝任,結果就是網絡出現延遲、丟包等問題,對于網絡波動極為敏感的高并發、小數據的傳輸,不亞于一場災難。
傳統的解決方案是建設跨境專線,目前各國對企業數據跨境合規的要求日趨嚴格,跨境專線的申請較為困難且審批周期長,專線從設計、采購、交付到上線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除此之外,專線的網絡帶寬是固定的,既無法滿足流量高峰時的突發業務需求,還會造成經常性的帶寬閑置,無疑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華為云的云連接服務給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在今年10月份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云發布了一款名為“云連接”的服務:用戶先在華為云上建立云連接,然后加載網絡實例,配置域間帶寬,即可完成跨境的網絡連接。
原因在于,華為和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中國電信等全球TOP運營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形成了覆蓋全球的云基礎設施布局。當用戶有數據傳輸需求時,華為云連接的“智能大腦”Galaxy控制器,通過SDN進行跨Region及跨伙伴云的調度,自動連接到就近的VPC,巧妙解決了跨國網絡的擁塞、延時等問題。
簡單來說,傳統的跨境數據傳輸必須要經過不穩定的國際鏈路,華為云連接通過云網絡專線就近接入,并且可以根據路徑上的丟包率和時延動態變化,自動進行路徑切換,基本可以保證零丟包,不受國際骨干網絡抖動的影響。 就測試結果上來看,華為云連接相比于普通Internet性能提升高達300%,無異于高速公路和羊腸小道的區別。
近年來,華為云在多個領域不斷創新,從容器到裸金屬,再到網絡轉發加速芯片,以及今天提到了“云連接”,華為云正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的品牌口號。
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華為云收入同比增長700%,合作伙伴增長45%,已發展云服務合作伙伴6000家,云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業已成為進步最快的云計算平臺。而當華為云開始用云連接服務幫助企業打通出海的“糧道”時,對游戲全球服務、跨境電商、跨境旅游、遠程醫療等籌謀全球化的公司而言,不失為一件好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