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怎么賺錢?又為戶外媒體新增了哪些機會?
近年來,人工智能備受市場關注,并隨著技術的升級與發展,現已進入產業規模化階段,落地生活場景。
同時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拉動數字化的高質量發展,戶外媒體作為城市的也一部分,自然也吃到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紅利,由此我們可見戶外媒體的數字化趨勢,4K到8K,LED到裸眼3D,短短幾年間發展神速。
智慧城市推進戶外廣告發展
戶外媒體和城市建設密切相關,智慧城市是當今城市的發展趨勢,隨著各種技術的成熟及在廣告領域的普及,戶外廣告已邁入智能傳播的新時代,戶外媒體智能化必然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
智慧城市最大的特點是技術信息的融合、對節能環保的要求,注重可持續發展。戶外智能廣告也將呈現出場景化、技術化、綠色化的特征。
如今,智慧城市已不再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選項之一,而是必需項目。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智能制造、數字孿生、量子科技、元宇宙等關鍵技術的推陳出新,引領著城市智能化變革之路。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洛在《看不見的城市中》有句話:城市猶如夢境,所有的都可以想象的到。
如今,這句話不斷隨著城市發展,不斷被印證。
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工業大數據分析與集成應用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聯想集團共同編制的《依托智慧服務 共創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白皮書(2022)》中顯示,根據中國智慧城市委員會的數據,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圖:創新研究
這也說明著,戶外媒體的革新也正加速進行中。事實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部分戶外媒體作為“城市家具”,首當其沖迎來“大變樣”。
底層技術驅動戶外廣告升級
技術的超前發展,推動著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戶外媒體的底層技術也迎來了大升級。
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LED大牌。在城市數字化進程中,戶外媒體大牌不斷與AR、VR等新興技術融合,從視覺感官上出發,以3D立體的傳播途徑出發,打造精準營銷人群品牌傳播。
如北京冬奧會中,鳥巢的超大地屏首次實現全LED影像,而且實際播放視頻分辨率高達4個8k分辨率,完美的實現了裸眼3D的效果。其中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技術與戶外廣告媒體融合升級,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戶外媒體的空間限制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被打破,如現在廣泛應用的AR燈光秀。
西雅圖“太空針”自1992年起,每年一次燈光秀+煙花秀,不過隨著AR技術的應用,加上疫情影響,如今AR燈光秀逐漸取代傳統的煙花表演秀,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圖:中照網
山東省最高建筑海天中心上演山東首個互動燈光秀——浮山灣樓體現實燈光秀+手機端AR燈光秀。
這場精心設計制作的“視覺盛宴”,由“滄海橫流,無問西東”、“乘風破浪,海天崛起”、“追求卓越,扶搖九天”三大篇章構成,內涵豐富,層層推進,詮釋了“新地標”海天中心、國信的企業文化與國企擔當、青島的城市精神與形象,以及寓意中華民族騰飛和堅定的文化自信。
圖:中照網
這些地標建筑如今已并非單一的廣告宣傳職能,現已擁有多重職能,如城市形象、藝術展示等。
隨著戶外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樓體燈光秀現如今更像是商業媒體資源,但成本過高,易導致政府運營資金不足,湖北武漢長江兩岸的燈光秀一年的運營成本需要6000萬,目前這些開支目前都是政府買單。
去年武漢舉辦了首屆“中國武漢長江燈光秀可持續發展論壇暨長江燈光秀媒體全球招商啟動儀式”,意旨解決這個問題。
而智慧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恰好滿足了此愿景。
國外也乘著智慧城市的東風,衍生出戶外廣告新光景。
德高瞄準了智慧家具鋪設來融入智慧城市,為社會大眾服務。在廣告牌因為強拆、不被受眾關注而越來越式微的今天,數智化才是行業未來發展可行、可持續的轉型方向。
德高和悉尼簽訂了街道家具方面的協議,包含標識、候車廳、垃圾箱、座椅、亭子等等。而之前德高在巴黎就已經推出了由澳洲建筑設計師Philip Cox設計的智能街道家具媒體。
悉尼市長Clover Moore 表示,她希望悉尼不僅僅是像對待租客一樣表面地擁抱新的技術,而是將技術融入建筑和公共設施當中去。
其中,需要優先發展的就是街道家具,包括公園座椅、社區服務,以及廣告牌、數字標牌等等。
而德高,正在智能街道家具領域大肆開疆辟土,依托智慧城市的發展,相信德高能在此開辟出一片天地。
通過推動智慧城市,帶動著AR、AI、裸眼3D等先進技術與戶外廣告融合,且正逐漸成為戶外廣告主流表現形式。
未來智慧城市將通過人工智能實現城市運營自動化,戶外媒體也會誕生更多數智化平臺,實時監測管控傳播人群、傳播效果。
智慧城市的很多新技術已落地成果,在戶外廣告領域也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而隨著智慧城市的進一步改革升級,戶外媒體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戶外廣告還有哪些機會?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展區不少產品都為戶外廣告提供了新的可能。
基于人工智能與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智能冰柜“藍胖子”格外亮眼。它把普通大屏和裸眼3D廣告大屏相結合,以沉浸式的視頻播放效果,實時更新的產品成列廣受關注。
▲:新浪新聞
采用PIR(人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感應客流,在線控制大屏滾動播放視頻,有顧客靠近時大屏自動切換至陳列排面,視頻廣告與排面SKU動態關聯互動,實現線下“曝光-購買”的直接轉化。
除了大屏冰柜“藍胖子”之外,展會還有自主研發的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
如已實現智能化閉環數據處理的人工智能系統。在設備前端,以計算機視覺的數據處理和算法能力,能夠實時對商品信息檢測,包括陳列占比是否足夠正確,產品賣力如何,同類競品賣力如何等。在后端,則專門建立了一個BI系統,實時為品牌方輸出管理數據與市場洞察。
此外,眼下如火如荼的新能源的伴生產品充電樁,也值得關注。
Swiftmile融合城市交通和數字戶外媒體,推出由廣告支持的充電樞紐,并且此樞紐站利用數字戶外媒體,助力當地企業以趣味互動方式的形式觸達目標受眾。
▲:播尚中國
這些屏幕還有公益信息,會分享當日天氣情況、數據,以及播放公益廣告,并且為廣告主提供視頻廣告位。
對于戶外廣告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新的機會,并且新能源車銷售量與保有量節節攀升,車樁比缺口較大,充電樁行業前景廣闊。
據東莞證券研究所的數據表明,截至2021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充電站 7.5 萬座,根據 EVCIPA 的預測,預計2022年將新增公共充電站 2.5 萬座,屆時公共充電站保有量將達 10 萬座。
隨著充電樁的病毒式蔓延,從一線城市開始下沉市場,最終將聯合成區域媒體網絡,遍布中國,像電梯廣告那樣避無可避,精準觸達至受眾。
未來更多技術的產業標準化,將構建一個全新的智慧城市,戶外廣告機會也將增加,除了各類充電樁、智能冰柜,還將會有更多廣告媒體形式的出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