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ALK | EP11 養生青年自救指南
| BALANCE LIFE |
不知從何時起
養生已不再是60、70后的專屬
除了80、90后緊跟步伐00后也開始走上養生之路
甚至05后都已經開啟了佛系養生
當代青年們熬起夜來絕不猶豫購買起各種滋補品也絕不手軟
掙扎在放縱與自律之間
在大多數人眼里,當代青年們的養生是矛盾的?!爸鲃影疽埂?,并且“邊傷邊補”,這已經成為比較典型的寫照,并且流傳出許多網絡段子。
大眾戲稱這種矛盾的養生模式為“朋克養生”,一邊作死一邊自救!你認為的“養生”是什么?
年輕人的養生真的就如網絡上的段子一樣嗎,他們眼中的養生到底是什么?本次大齡青年們和“00后”們熱情參與,積極揭秘!
續命型養生選手
為了自己的身體好,從而避免一些東西。比如不喝冷飲,不喝碳酸飲料,要多喝熱水(真的有用),多吃水果。
選擇型養生選手
我認為我的養生方法都是對的,抽煙對我來說,那也無妨,這是我的愛好。
消除恐懼型養生選手
期望健康,害怕生病。一想到生病就太可怕了,身體各種難受不適,我必須馬上養一養!
科學導向型養生選手
看到《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2018》將輔酶 Q10 推薦為輔助藥物治療方法,可改善心臟功能,我也想買點輔酶Q10來試試。
自我安慰型養生選手
當我買了一堆保健品,通通服用之后,我馬上就感覺我好了!即使是喝了一杯奶茶,但0糖0卡,我也覺得沒關系。
輔助型養生選手
我之前因為生病了,為了身體快點好起來,所以我必須好好養一養身體。
被動型養生選手
因為家庭的原因,父母天天在耳邊念叨要注意身體,傳授各種養生秘笈,所以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生活習慣。
身體需要型養生選手
我從小身體體質就比較弱,所以在健康方面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一直就有養生的意識。
跟風型養生選手
我看到大家都在養生,各種方便的養生產品層出不窮,我也就跟隨著大家的腳步!
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健康與養生?
丁香醫生發布《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在對健康狀態的自評中,從70后到00后,越是年輕群體、自評分越低。這屆年輕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如此關注健康與養生呢?
@續命型養生選手:隨著年齡的增長,大概是17歲吧,高中的時候,我就逐漸有了這種養生的意識。
@身體需要型養生選手:我從小時候開始,因為身體就不太好,所以在健康方面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一直就有養生的意識。
@輔助型養生選手:當你的身體出現了某些健康方面的問題的時候,你就意識到了,要采取一些養生的措施了。
@被動型養生選手:因為家庭的原因,父母天天在耳邊念叨,傳授各種養生秘笈,所以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生活習慣。
@消除恐懼型養生選手:疫情加重了大家的健康焦慮,養生成了常態需求,保健、運動、醫藥等健康相關消費也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CBNData發布的《2020 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顯示,95后對養生產品的偏好度明顯上升,蜂蜜水、泡點枸杞茶、煮壺養生茶等食品已經是年輕養生大軍的標配。
時至今日,養生已經衍生出眾多新鮮領域,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追捧,還帶火了一眾品牌。
》“0糖0脂0卡”
對于愛美又愛健康的年輕消費者而言,一方面恐懼肥胖,一方面追求健康,促使他們對糖分越來越較真,并愿意為之買單。
越來越多的飲品品牌開始強調少糖、無糖、無添加劑,元気森林、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品牌均在加速布局無糖飲品領域。
專注于生產無糖、低熱量飲品的元気森林自上市起就受到眾多年輕人的喜愛,其無糖氣泡水“0糖、0脂、0卡”的概念,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即食養生產品”
傳統的養生食材需要蒸、煮、燉、熬才能食用,而快節奏生活下,年輕人更青睞“開袋即食”的滋補營養品。
許多養生品牌抓住了消費者沒有時間,以及年輕人更青睞“開袋即食”的痛點,配合日常養生場景,由此養生滋補產品逐漸呈現出零食化、便利化趨勢。
東阿阿膠推出一款可增強免疫力的產品——“健康小金條”阿膠粉,利用黑科技,將傳統阿膠塊變成阿膠粉,便于保存,入口即化,頃刻即溶。
養生方法安利
說起養生大家都是一套一套的討論到這里大家早已按耐不住內心的雀躍激情安利起了各自的養生方法馬住!趕緊馬?。。?!
[ 非 / 官 / 方 / 養 / 生 / 指 / 南 ]
# 1號指南少喝冷飲;多吃蔬菜水果等自然的食物;枸杞山楂黃芪玫瑰花茶;早起喝杯水,平時也要多喝水;平時保持一定的運動。
# 2號指南每天三個棗,青春永不老;少油少鹽,清淡飲食;多吃顏色鮮艷的蔬果,含有花青素和茄紅素,對皮膚特別好。
# 3號指南一定要多睡覺;煮白米飯的時候往里面放點粗糧,補充膳食纖維;工作學習眼睛疲勞,來點葉黃素。
# 4號指南強烈推薦健身環!比以往的健身游戲更有趣,有動力持續玩下去,身體得到足夠的鍛煉,核心機能都在慢慢變好;破壁機做流食早餐,營養又好吸收。清晨一杯水,開始美好的一天!
# 5號指南學會和自己的身體溝通,凡事不要硬抗,聽身體的召喚,該休息時就休息;睡前泡泡腳,睡得也更香;平時喝喝茶,提神醒腦抗氧化。
# 6號指南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養生,學會收集信息、辨別信息,拒絕跟風剁手、人云亦云,做韭菜被收割。
“90、00后關注養生”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說到底是一種價值理性的回歸,和祖輩、父輩相比,他們擁有無可比擬的生活條件與成長環境,卻也承受著時代制造的煩惱。
和70、80后完整經歷時代上行通道相比,90、00后個人恰好與時代的跌宕高度重疊,一邊是經濟增長放緩與職業變動所帶來的無力感,一邊是對人生無常與及時行樂的反思,職場焦慮與健康焦慮交織。
年輕人在被動裹挾的不健康生活狀態中盡力達成平衡,與生活博弈的新需求卻也成就了消費市場的新機遇。
這是一個彩蛋 隨意搜刮了鄰近桌上的養生用品竟然看盡養生百態(貓咪也是我們的員工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