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場邊廣告還能這樣玩,這些品牌真的夠秀
2022年12月19日,你一定為梅西封神激動萬分。這場激烈的決賽,對阿根廷隊、對梅西、對球迷,甚至對法國隊,都將難以忘懷。
體育狂歡的浪潮中,諸多品牌也貢獻了本年度的高光時刻。其中蒙牛精準押中了梅西和姆巴佩,真·贏麻了。
綠蔭場上拼殺激烈,場邊的LED廣告內容也異常精彩。
首先是意氣風發的海信,在首場比賽中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廣告語成功出圈,收獲世界杯首波熱度;在網友的熱烈討論中,海信從善如流,將廣告語迅速更換為 “中國制造,一起努力”,以一己之力為中國制造在國際舞臺上高調打call;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更是聯動10家黨報一起發聲,讓品牌和中國制造形成高度關聯,既拉高了品牌調性,又將民族自豪感融入品牌,這一波好感度,刷得漂亮。
海信和黨報的聯合發聲,中國制造最強音,讓品牌和中國制造形成高調強關聯
在決賽中,海信再次更換廣告語,“干就干好,爭就爭王”,雖然海信沒有贊助任何一支球隊,但在冠軍爭奪賽的賽場上,這句話完美詮釋了體育精神,也承接前2句廣告語,表達了品牌的信心和實力,將海信與高品質的印象成功融合。
另一家官方贊助伙伴,蒙牛的動作也非常精彩,在半決賽中,將場邊廣告語更換為“無論誰進球,都來找蒙牛”,這雖然是開賽前的線上營銷動作,但在比賽白熱化的時候,再高調曝光一次也是極好,更“內涵”自己已同時牽手二個奪冠熱門隊伍,此時如果說蒙牛已擁抱冠軍球隊,大概率也不會有錯。
而在決賽中,蒙牛的場邊廣告 “今晚徹底不慌了” 更是一絕。
4年前“慌得一批”的名梗還歷歷在目,蒙牛因此被揶揄成“毒奶”。此時品牌放下身段,官方下場接梗造梗,只能說,蒙牛你是懂社交媒體的。
想要擁抱互聯網,走進年輕人的品牌,不妨學習下這種精神,官方玩得嗨,自來水才來得猛,熱點也將在比賽后持續發酵。
相比之下,萬達、VIVO、BOSS直聘、甚至海外的Adidas、VISA等品牌的場邊廣告,就略顯平淡了。
世界杯雖已落幕,但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品牌青睞體育營銷,我們為大家總結了3個體育營銷的小技巧。
1、不要簡單嫁接,要深挖精神共鳴
由于比賽的不確定性,若是品牌選擇贊助球隊或運動員的方式,勢必會有提前離場的風險,所以找到品牌和被贊助方的精神共鳴,強調品牌本身的氣質,比單純的搖旗吶喊要更容易獲得認同。
本次蒙牛為梅西量身定制的宣傳片,不再聚焦于梅西的執著與要強,而是以退為進,反而突出了品牌的精神內核。
2、關注新生代也是借勢營銷
任何體育賽事,都不斷有新星升起,對品牌而言,除了關注參賽隊伍、運動員之外,還應關注成長中的年輕群體,因為他們將是未來的消費主力人群。
所以,蒙牛、萬達、海信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準了“足球少年”,可謂是“品牌營銷從娃娃抓起”。
左上:蒙牛,左下:萬達,右:海信 圖片來源網絡
3、不是官方贊助,也能巧妙借勢
只要品牌和賽事的契合度高,就可以從相對應的要點中,挖掘好的借勢方案。
例如蹭海信流量的海底撈,在店內設置移動觀賽席,在店門口設置看球等位區,為球迷同時提供舒適觀賽環境和美食,并配合抽獎等活動,世界杯的氛圍感立馬高級了起來。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團贊助加納隊,主要靠球衣顏色的聯想,對非熱門球隊的贊助,是典型的花小錢蹭大流量,再配上洗腦的刷屏廣告,這一波營銷,有被秀到。
圖片來源網絡
樂視TV承諾賽事期間,若有球迷因情緒波動砸壞電視,不限品牌、機齡,破損程度,只要是電視,就可以享受以舊換新服務。電視作為和世界杯賽事高契合度的品類,不贊助也蹭得一手好熱度,樂視這波,我看行!
圖片來源網絡
世界杯雖已落幕,但品牌的營銷故事不會停止,期待下一次能有更多精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