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五季在上周六迎來了決賽,陳銘以兩票的優勢奪得BBKing,而對于如晶來說,又是陪跑的一年。
大寫的心疼...
當然,對于廣告狗們來說,他們的輸贏并不重要,更加珍貴的是節目當中頻頻出現的金句。
在看《奇葩說》的過程當中,我也隨手記錄了下來。我試著把它們分成腦洞題、生活題、親情題、愛情題這幾個部分,將其中50條直扣人心的金句分享給你!
一、腦洞題
黃執中學長在一期節目當中談到了什么是腦洞題,他認為這些題目設置的場景或者條件,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思考這些問題,能讓我們對現實有更多的認知和理解。這也是觀眾們最喜歡的類型。
1、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美好,不管各位做了多少準備,離開的時候,你還是留戀。
出自趙帥,半決賽“假如能看到別人的“死亡時間”,該不該告訴TA們?”
無論怎樣,遺憾都不可避免...
2、只有我們敢于面對生命的確定性,才能發掘比回避死亡更高的意義。
出自龐穎,半決賽“假如能看到別人的“死亡時間”,該不該告訴TA們?”
即使知道死亡日期,依然可以活得精彩!
3、死亡,才是對生命的最精準的教育,它可以照亮我們,和逼我們去改變那些我們自以為是的陋習。
出自邱晨,半決賽“假如能看到別人的“死亡時間”,該不該告訴TA們?”
癌癥讓邱晨堅強。
4、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因為小小無知的朦朧,才會美;因為對簡單事物的好奇,才會有趣。
出自趙英男,第17期“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不支持?”
距離產生美?
5、如果我們針對少部分人的不勞而獲,叫做特權;針對多數人和全部人的不勞而獲,我們叫做它文明。
出自高慶一,第17期“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不支持?”
聽不懂的樣子,但是覺得好帥?
6、知識共享后不是沒有事做,我們還有星辰和大海。
出自陳銘,第17期“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不支持?”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既視感...
7、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是那條取經的路。
出自詹青云,第17期“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不支持?”
使詹青云成為大神的,不只是辯論,還有身后野紅梅的襯托...
8、我覺得人類歷史最大的教訓,非要在人間建天堂,只會建出地獄來。
出自李誕,第17期“奇葩星球新技術,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你支不支持?”
我們終究毀于所熱愛的...
二、生活題
這類題目都是一些普通人在生活當中遇見的苦惱,有一些人可能從來不覺得有問題,但對于一部分特定的人群來說,這正是他們每天所關心、所紛擾的問題,場上的大神們也都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9、很多人,從四流熬到了三流,誤認為自己是一流,因為他們連二流,都沒有見過。
出自楊奇函,決賽“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看來我連三流都沒有見過...
10、我不合群,我要不要改。不要改,因為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
出自奶茶,決賽“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消失了不怕,分數增加了(微笑)
11、合群不是性格,合群是一種能力。
出自熊浩,決賽“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emmm...我要去學習和菜場大媽聊天了...
12、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
出自顏如晶,決賽“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無論怎樣,不都是孤獨?
13、能者不在乎事情多少,只在乎把事情做好。
出自顏如晶,第22期“能者多勞,是不是在坑我?” 原話是:“能者從來沒有計較,我說多做一件事,還是少做一件事,能者追求的是,能不能做完整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所以能者會掉頭發...
13、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它不是及時得到回報的。不是我扔了硬幣,現在就會掉下來。
出自黃執中,第22期“能者多勞,是不是在坑我?”
一秒后,硬幣就掉下來了。
14、沒有悲傷,哪來的斗志?沒有斗志,就沒有尊嚴。沒有尊嚴,你還是人嗎?
出自傅首爾,第20期“有一瓶可以消除悲傷的水,你要不要喝?”
在甲方爸爸面前,廣告狗談何尊嚴?
15、沒有傷悲,就不會有慈悲。
出自詹青云,第20期“有一瓶可以消除悲傷的水,你要不要喝?”
沒有甲方,就不會有處方...
16、幻想的對立面是真相,而真相則是,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事情,即使你努力了,也沒有好的結果。
出自董婧,第14期“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
就跟催回款一樣...
17、粉絲用“他真的很努力”這句話維護偶像的時候,其實是安慰自己:只有努力這件事,我也做得到。
出自李誕,第14期“他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
嗯,蛋總,你真的很努力!
18、對受害者的苛責,就是對霸凌者的放縱。
出自席瑞,第10期“我因為太胖,被同學嘲笑欺負,我該減肥嗎?”
我因為太瘦,從小也被嘲笑...
19、一旦你從心里接納了自己的弱點,就再也沒有人可以用這個事情傷害你。
出自龐穎,第10期“我因為太胖,被同學嘲笑欺負,我該減肥嗎?”
沒事多自黑!
20、選擇你很喜歡的工作,實際上是在拿你以為快樂的東西,去綁架了你本來應該安逸、舒適、安全的生活。
出自李思恒,第7期“高薪不喜歡喝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在數英工作,高薪且喜歡,快來!
21、我不想做一個被挑選的人,我想做一個被需要的人。
出自詹青云,第7期“高薪不喜歡喝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
來,把這張圖改改!
22、不是踐行正義才顯得崇高,呼吁正義有時候同樣需要勇氣和代價。
出自席瑞,第五期“鍵盤俠是不是俠?”
槍打出頭鳥...
23、一個人,只有溫暖純良了,你才可以討論愛與自由,否則多少罪惡假自由之名。
出自陳銘,第五期“鍵盤俠是不是俠?”
愛神陳銘
24、當人能在神身上,看到人性的時候;人才有可能在自己身上,看到神性。
出自花希,第五期“鍵盤俠是不是俠?”
我信基督,所以耶和華與我如影隨形?
25、大家喜歡說,當雞蛋和石頭在一起的時候,我站在雞蛋這邊。但是這句話最大的問題是:你知道哪一方是雞蛋,哪一方是石頭啊?
出自薛教授,第五期“鍵盤俠是不是俠?”
扮豬吃老虎哦~
三、親情題
關于親情的題目,或許俗套,但有些觀點還是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與父母的關系,感觸良多。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彼此之間都是最好的觀眾!
26、在愛情里,最后的疼愛是手放開。在親情里,對爸媽最后的疼愛是不再依賴。
出自野紅梅,第16期“生活在外地,我過得不開心,要不要跟爸媽說?”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27、父母跟子女之間最誠實的溝通,帶來的往往是最真實的愧疚感。那種幫不上忙的愧疚,那種無能為力的難受,比具體的不開心,更難挺過去。
出自傅首爾,第16期“生活在外地,我過得不開心,要不要跟爸媽說?”
甲方爸爸:我不愧疚...
28、我覺得在我這個年紀的孝道,就是讓我爸媽覺得他們自己還有用,他們還幫得到我。
出自李誕,第16期“生活在外地,我過得不開心,要不要跟爸媽說?”
幫你買比特幣?
29、青年人選擇開始一段婚姻,往往是因為我愛他,要跟他廝守終生。中年卻不全是,愛情和喜歡對他們來說重要,但排在比較靠后的位置,生活、壓力、現實的這些難題,要不要考量?
出自陳銘,第11期“爸爸/媽媽要跟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再婚,我該不該阻撓?”
淚目了...
30、你要一個你看得順眼的世界,這可能嗎?如果你要學會把世界看得順眼,這真的那么難嗎?
出自薛教授,第11期“爸爸/媽媽要跟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再婚,我該不該阻撓?”
90后:挺難的
31、只要我們保持勇于索取,能被拒絕這八個字,面對不喜歡的東西能理性反彈,才是最健康的心態。
出自顏如晶,第11期“爸爸/媽媽要跟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再婚,我該不該阻撓?”
勇于索取,能被拒絕!
32、比起簡單粗暴的剝奪,理性的法律更值得我們期待;比起自以為是的善良,孩子的感受更加值得尊重。
出自楊奇函,第3期“爸爸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33、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地變,連續劇你不看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
出自顏如晶,第3期“爸爸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角度清奇...
34、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出自顏如晶,第3期“爸爸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互為觀眾。
35、陪伴孩子12小時不是目的,付出心力才是這條規定的真諦。
出自蔡康永,第3期“爸爸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
情商課代言人...
四、愛情題
很多人批判這季《奇葩說》的原因在于關于愛情的辯題特別多,足足有十期。而且很多問題的本質,都是擔心伴侶承受不了傷害,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告訴對方?像是送的禮物丑,家里窮不窮、富不富等等...
可以說,相當沒有新意了。但是這么俗套的問題,辯手們依然會有精彩的發揮,不值得看一下嗎?
36、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不隨意誤解是聆聽者的本分。
出自楊奇函,第21期“伴侶用心送的禮物特別丑,要不要告訴TA?”
馬東:前半句不是我說的么?
37、當我們在選擇一個愛人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在選擇我愛誰,我們其實也在選擇,對方瞳孔里的那個自己。
出自陳銘,第19期“戀人向你隱瞞富有/貧窮的背景,哪個更不能接受?”
愛別人,也是在愛自己。
38、其實只有你帶著認輸的心態去表白,你表白的姿態才更像愛。
出自董婧,第18期“先說出口,真的就輸了嗎?”
萬一成功了呢?
39、我付出,我有喊停的權利,你索取,你沒有要求我繼續的能力。
出自顏如晶,第18期“先說出口,真的就輸了嗎?”
馬東率先鼓起了掌
40、美好的事物不是沒有裂痕,而是滿是傷痕,卻沒有崩開。
出自黃執中,第十五期“你在一段幸福的戀情中,大數據為你匹配了一個全世界最合適的人,要不要和TA進行一次約會?”
質量挺好的。
41、在婚姻里,不只有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刻苦銘心的恩情。
出自傅首爾,via楊瀾。第13期“伴侶在婚姻中“開小差”,我要不要容忍TA?”
伴侶同時承擔了兄弟、戀人、老師的角色。
42、緣分緣分,有忍才會有緣分。
出自馬薇薇,第13期“伴侶在婚姻中“開小差”,我要不要容忍TA?”
然后成了忍者神龜...
43、你的成長必須要看到別人跌倒,你是相撲嗎?
出自傅首爾,第12期“得知前任得新歡,有個雞飛狗跳鍵可以給他倆的關系制造一點麻煩,要不要按?”
傅媽退賽可惜了...
44、一個可以輕易復仇的機會,就是一個可以和自己的過去和解的機會。
出自詹青云,第12期“得知前任得新歡,有個雞飛狗跳鍵可以給他倆的關系制造一點麻煩,要不要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
45、定男生先道歉這種奇怪的規定,是限制了情侶在愛情當中的想象和發揮。我要的不是制度化的先道歉,而是男生見招拆招,這樣的愛情才是有趣的。
出自李思恒,第9期“情侶吵架,到底應該誰錯誰道歉,還是男生先道歉?”
皮一下很開心...
46、道歉不一定是卑躬屈膝,它不一定是昧著自己的良心說我錯了,它最重要的是傳遞我不愿意讓爭吵繼續下去的妥協,是傳遞我們無論怎么生氣,我最在乎的人終究是你。
出自詹青云,第9期“情侶吵架,到底應該誰錯誰道歉,還是男生先道歉?”
因為在乎,所以生氣...且行且珍惜。
47、真實不會傷害人,傷害你的是一個人對真實的解釋。
出自黃執中,第8期“如果有個按鈕能看到伴侶有多愛你,你要不要按?”
馬薇薇:一臉冷漠
48、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一個問卷,讓你的伴侶,一輩子都在做題。一定要把你的人生過成一道風景,讓你(的伴侶)流連忘返。
出自加菲,第6期“戀愛中有其他追求者,要不要告訴另一半?”
真好。
49、做自己是本分,演戲是情分。在感情里我們少一點本分,多一點情分,這不是一種天分,這是一種分寸。
出自李思恒,第1期“面對女友的“求生欲”測試,演戲還是做自己?”
好押韻!
五、湊數
50、我也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今天更博學了嗎?沒有,但是沒有關系,安穩地睡去。
出自李誕,第2期。
我也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閱讀量破10w+了嗎?沒有,但是有關系,睡不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