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億市場、5億用戶,亟待開發的直播電商產業價值鏈!
“在中國年輕人中,很難再尋找到一個沒在直播電商中購買商品的人。”某MCN運營負責人王倩在看完今年315晚會曝光東方甄選虛假宣傳后給出的一句評價。
她告訴社區營銷研究院,直播電商并非只有消費者看到的主播,其背后還有直播運營團隊、電商團隊、直播平臺與企業多個角色,是一個超過萬億規模的完整產業,也是一個產業價值鏈處于藍海的新興行業,只要在產業價值鏈中找到合適的位置,依舊能夠取得不錯的收益。
一、3萬億市場、5億用戶的直播電商
我國直播電商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2016年直播電商伴隨直播風口應運而生,誕生初衷為試圖打通“直播+內容+電商”,提高用戶粘性,即用戶平臺停留時間,將流量變現。
經過近7年的發展,我國直播電商行業已經走過了初創期和快速發展期,未來將繼續走向成熟期,最終實現不同模式的分化。
目前我國直播電商正處于第五階段,在此之前其還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直播平臺應運而生,2016年為直播元年,這一年里我 國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有200多家,直播市場總量超過了250億元;
第二階段,2017年為行業分化并向精細化方向發展的階段,這一年國內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196.4 億元,市場初具規模;
第三階段,行業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資源整合。2018年快手電商和抖音直播紛紛上線,主播崛起。2019年淘寶直播間用戶達4億,年交易額破億主播有117位,直播間商品超過4000萬個,參與商家同比增加268%,整年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
第四階段,2020 年薇婭和李佳琦分別帶貨310.9億和218.6億,疫情期間直播電商快速發展,不同直播電商模式逐漸分化。
第五階段,直播電商作為一種重要業態,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監管規范政策。2021年頭部主播流量轉移到腰部主播和企業自播,同時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23615.1億元,從2017年開始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萬億增長。
當下,直播電商市場呈現規模體量大與用戶規模大兩個明顯特征。根據CNNIC披露的直播電商用戶數據及艾瑞咨詢披露的直播電商市場規模,信達證券對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值進行測算,認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2萬億,并預計2022年全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2.84萬億,同比增速42%。
同時,根據CNNIC 披露數據,截止2022年上半年,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已達到4.69 億人,相比2021年底4.64億人增長1.15%;直播電商單用戶年度GMV穩步增長,2020 年度單用戶GMV為3191 元,2021年度單用戶GMV推算為4309 元,同比增速為35%,信達證券預計2022年度用戶GMV達到5982元,同比增速為39%。
二、四方唱戲的直播電商產業鏈
直播電商產業鏈參與者可以分為商家、平臺、用戶以及包括MCN機構、主播等在內的服務商。在所有參與者中,平臺方處于核心地位,服務商為主要參與方。
服務商的前臺部分為達人主播,憑借自身流量和影響力為品牌進行產品銷售;服務商中的MCN機構為主播提供全鏈條服務,包括選品、直播間流程管理以及投流等,并從商家處 收取服務費,同時大量商家會對店鋪自播進行外包,大多通過年框合作協議或按時長付費的方式尋求專業代運營服務。
從產業鏈的核心平臺方看,平臺主要通過提供產品曝光、交易保障、商品管理以及需求對接、流量分配等功能獲取收入,收入主要來源于買量收入和交易服務傭金。
那么在這條產業鏈中,各方又是如何登臺唱戲的呢?
首先是商家角度,可以選擇直播。常態化店播可以承接私域流量,幫助商家獲得更可控的成本投入與更穩定的銷量增長。
2019年以來企業自播(店播)占比逐年上升。根據艾瑞咨詢,2019年我國企業自播比例為30.5%、達人播比例為69.5%,2022年企業自播占比達47.3%、達人播比例下降至52.7%,預計2023年企業自播占比將達到49.8%,即將超過達人播市場占比。店播生態從2021年起已步入成長快車道,店播賬號及銷售額均提升明顯,一年內市場占比上升了4.1個百分比。
品牌自播能夠幫助品牌持續增長的同時減少流量依賴,越來越成為企業營銷的重要選擇。
以美妝品牌“韓水仙” 為例,品牌主打的“變色潤唇膏”商品,依靠品牌自播帶貨,占比高達 97%。同時,在官方號主頁,配合大量視頻素材刷屏發布并引流直播間,以“商品帶品牌”的方式實現熱銷。
還有醫藥保健品牌“仁和”通過建立多個自播矩陣賬號搶占平臺流量。其中,“仁和大健康”賬號的銷售情況最佳,30天銷量近25w單,其余矩陣賬號也維持在5w 單的銷售水平,品牌自播帶來的推廣成效占據50%以上,助力重點商品長期穩定在榜單前列。根據QuestMobile,抖音2022年第一季度品牌自播直播間占比增長了8.8個百分比,快手增長了2.1個百分比。
其次是平臺角度,可通過釋放 KOL 的動銷能力提高整個電商行業的周轉率。典型平臺有抖音、快手、點淘等,三大直播電商平臺分別致力于打造“興趣電商”、“信任電商” 和“發現式電商”。
區別于傳統貨架電商,直播帶來的互動體驗、視覺體現升級以及折扣力度具備較強吸引力。直播電商針對貨架電商模式的部分不足進行了重要的模式創新,創造出了差異化的購物體驗,正快速發展。
再其次是主播角度,虛擬主播未來可期。近幾年來由于AI等技術不斷迭代,我國的虛擬人產業高速發展。根據艾媒咨詢調研數據,相較于2021年,2022年中國網民對虛擬人的了解和關注程度更高,從2021年的63.6%的關注度上升至2022年87.8%。
其中超過六成的網民更關注虛擬主播,這說明虛擬主播正在釋放巨大的商業價值。同時47.5%的受訪用戶認為未來真人主播和虛擬主播將共存,45.7%的受訪用戶認為虛擬主播將會替代某些領域的真人主播。隨著消費群體的需求多樣化和虛擬現實技術迅速發展,未來虛擬主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最后是MCN角度,B端路徑仍是提升GMV到凈利率的不二之選。面向B端商家,主要通過衍生品銷售、紅人電商、直播打賞、內容電商、知識付費等方式獲取營收。
例如遙望科技,其2022年致力于成為鏈接明星網紅與供應商的直播電商超級渠道,明星矩陣及IP賬號加速布局,推出數字虛擬人與孿生主播技術,積極切入非標領域拓展增量,自創SaaS平臺助推新業務發展,GMV實現了翻一番;此外自創品牌等盈利模式也是機會,東方甄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找準在產業價值鏈中的定位,才能更好地發掘直播電商這座3萬億規模的富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