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費行業:碉樓玉砌仍還在,朱顏未曾改!
2023年是中國消費行業的復蘇之年。
疫情放開后,受走親訪友、家宴等因素催化,2023年春節期間我國餐飲需求回暖明顯,餐飲企業店均營收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餐飲企業迎來開門紅。
春節后,餐飲店人流環比有所回落,但與2022年2月同期相比,餐飲企業店均營收月同比增長16.6%,餐飲業延續復蘇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餐飲同比增長9.2%,增速明顯快于社零同期增速,帶動消費回暖向好。
東莞證券認為,隨著疫情全面放開,餐飲、酒吧、夜場等消費場景陸續恢復,對啤酒、調味品、預制菜、速凍等產品需求起到提振,預計后續大眾品需求有望持續復蘇。除此之外,餐飲以及與餐飲相關的調味品行業也將受益。
進入2023年以來,消費行業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一、餐飲需求穩步復蘇
2022年我國消費表現疲軟,餐飲受損更為嚴重。受疫情擾動,2022年我國消費整體表現偏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社零總額為43.97萬億元,同比下降0.25%。其中,批發零售貿易額為39.58萬億元,同比增長0.50%;餐飲零售額為4.39萬億元,同比下降6.30%,餐飲受損更為嚴重。
2023年1-2月我國社零數據回暖。在疫情全面放開、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等因素催化下,今年以來我國消費穩步復蘇。2023年1-2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67億元,同比增長3.5%,結束了自2022年10月以來連續三個月下降的態勢。
其中餐飲需求穩步復蘇。情放開后,受走親訪友、宴席等因素催化,2023年春節期間我國餐飲需求回暖明顯,餐飲企業店均營收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餐飲企業迎來開門紅。根據嘩啦啦數據,2023年春節期間我國餐飲企業店均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9%,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速為16.7%。
而2月中國餐飲繼續保持了增長的態勢。與2022年2月同期相比,我國餐飲企業店均營收月同比增長16.6%,餐飲業延續復蘇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餐飲同比增長9.2%,增速明顯快于社零同期增速,帶動消費回暖向好。
隨著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兩會期間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我國餐飲消費有望穩步復蘇。
二、啤酒等酒類消費緩慢復蘇
我國啤酒產量在2013年達到高點后呈下降態勢。2020年疫情發生后,我國啤酒消費場景受沖擊嚴重,啤酒產量對應下滑9.41%至3411萬千升。
步入2022年,華東疫情突發,啤酒產量4月同比下降約18%。2022Q3受高溫天氣影響,疊加餐飲等渠道陸續恢復,啤酒迎來回補性消費,帶動啤酒產量同比增加。
但受疫情反復影響,22年10-11月我國啤酒單月產量再次受到沖擊。2023年防疫政策開后,餐飲等消費場景陸續恢復,疊加二季度天氣逐步升溫,啤酒即將進入消費旺季,預計啤酒需求有望邊際回暖。
之所以說是有望邊際回暖,原因在于啤酒并非高彈性產業,這點已從海外得到印證。
具體情況來看,美國于2021年3月放松疫情管控,啤酒銷量2021年同比實現2%的增長。英國于2021年2月發布解封路線圖,受酒吧餐飲重新開放的影響,英國2021年啤酒銷量同比增長13%左右;日本于2022年3月放開管控,2022年日本前四大啤酒公司銷量自2018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因此我國啤酒短期內只會是邊際回暖。
三、預制菜賽道繼續猛烈發展
預制菜是消費行業中少數不受疫情負面影響的產業,數據顯示其2021年與2022年期間,市場規模同比增長了16. 37%與21.32%。
這主要是由于疫情限制了餐飲場景,外賣促進了預制菜走進千家萬戶。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2015年以來我國外賣市場迅速發展,外賣市場規模與外賣消費者用戶規模均呈現增長態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外賣市場規模增速放緩。
2021年隨著疫情趨于常態化,我國外賣市場規模與外賣消費者用戶規模分別為8117億元與54416萬人,同比分別增長22.13%與29.92%。
由于外賣具有時效性的特點,外賣數量增加對餐飲企業的出菜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預制菜可以節省餐飲企業的出菜時間,提高外賣配送效率,因此在外賣快節奏的帶動下,預計餐飲企業對預制菜的需求迅速增加。
而今即便是疫情已經結束,但外賣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一種消費方式,而提升外賣效率的預制菜也還將繼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預制菜的發展還出現了更多政策紅利。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到預制菜相關內容,標志著預制菜已成為我國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
此外,多地亦紛紛出臺相關激勵政策,促進預制菜行業良性健康發展。為調動預制菜企業積極性,推動預制菜行業良性健康發展,廣東、山東、四川、浙江等地發布了預制菜激勵政策,對預制菜研發平臺建設、監管體系構建、補助等提出了相關規定。在出臺政策的同時,廣東等地還推出了預制菜產業聯盟與預制菜研究院,推動預制菜市場的發展。
因此,預制菜在未來還將猛烈的發展。
四、烘焙產業迎來初春
疫情讓烘焙產業損失嚴重,甚至連曾經資本市場的寵兒虎頭局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關店,由此可見疫情對烘焙產業的影響有多大。
而東莞證券認為,疫情放開后,烘焙店、餐飲等消費場景陸續恢復,我國冷凍烘焙食品需求有望回暖。此外,烘焙連鎖化、“烘焙+”消費場景興起等因素,亦將推動我國冷凍烘焙食品需求增加。
在連鎖餐飲大趨勢背景下,我國烘焙門店的連鎖進程亦逐步顯現。根據《2020年中國烘焙門店市場報告》,2019年我國烘焙門店小型、中型與大型連鎖企業品牌與旗下門店數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大型烘焙連鎖門店增速最快。
對于連鎖化門店而言,一個主要特征在于每家連鎖店的烘焙食品具有標準化與統一化的特點,而冷凍烘焙企業可以按照標準化的程序向各個連鎖門店提供冷凍烘焙食品,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各連鎖門店食品的一致性。在疫情全面放開的背景下,預計我國烘焙企業連鎖化的發展將帶動烘焙食品需求提升。
為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近幾年“烘焙+”消費場景日漸興起,“烘焙+咖啡”、“烘焙+茶飲”組合在市場中廣受消費者歡迎。由于冷凍烘焙食品具有方便、快捷、多樣等特點,在“烘焙+”消費場景愈發受消費者喜愛的背景下,疫情放開后烘焙門店或將增加對冷凍烘焙食品的采購需求,也能帶動冷凍烘焙食品需求增加。
盡管疫情后消費行業各板塊的恢復情況各不相同,但復蘇仍是消費行業都能感受到的“溫度”,因此東莞證券3月給予了食品飲料行業“超配”評級,我們也相信2023年所有消費行業都能迎來春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