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完500+品牌名,我們發現了這11個規律(中)
小孩誕生第一件事是確定男女,第二件事就是起名;品牌誕生第一件事是確定賣啥,第二件事也是起名。
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曾說過:“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以便引起顧客美好的聯想,提高產品的知名度與競爭力。”
品牌名伴隨企業全生命周期,是企業的第一張名片、第一次營銷、第一個故事、也是第一場豪賭。然而起一個好的品牌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直白、好記、朗朗上口,又要深刻、高級、意蘊豐富。
我們狂查500多個品牌的名字由來與背后規律,分上中下三篇釋出。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創始人叫什么”“品牌賣什么”“擴大聯想”三種起名方法,增加了一些奇怪的冷知識并收獲了一個創業idea叫“瘋瘋茶”。
中篇,我們來展開講講那些用“英語縮寫/拼接/轉寫”“來自其他語種/文化”“來自一個地方”起名的品牌。
四、 英語縮寫/拼接/轉寫
SK-II:名字來源取自“秘密與鑰匙”(Secret& Key)的兩個開頭字母,所以簡稱為“SK”,而代表的意義為“使肌膚美麗無瑕的神秘之鑰”(Secret Key to Keep Beautiful Skin)。SK-II產品核心成分Pitera正式成為專利發明后,更改為“SK-II”,象征第二代結合了先前SK的科技與Pitera成分。
DHC蝶翠詩:涉及美容、健康等多個領域的大型日本企業、通信販賣品牌DHC,原本是一家從事口筆譯相關的翻譯公司,名字是“大學翻譯中心”(DAIGAKU HONYAKU CENTER)。
DOVE德芙:展開來就是“DO YOU LOVE ME——你愛我嗎”。
HFP:全稱HomeFacialPro,意思是“在家就能使用的專業藥妝護膚品”。
VNK:We Need Kiss ,“We”取其讀音“V”。
小米:源于Mobile Internet,縮寫為MI。Mobile Internet的含義于小米而言就是致力于移動互聯網的科技公司。
TCL:來自于公司早期名稱“通訊設備有限公司”(Telephone Company Limited)的英文縮寫。后來TCL集團宣布啟動新品牌戰略,將“TCL”解釋為“創意感動生活”(The Creative Life)。
durex杜蕾斯:由三個英文詞拼合成:"Durability,Reliability,Excellence" ,即“耐用”“可靠”“卓越”。
SkinCeuticals修麗可:是皮膚(Skin)和藥物(Pharmaceuticals)兩個英文單詞的融合,彰顯了這個品牌從一創立之初就要做以成分取勝產品的決心。
freeplus芙麗芳絲:freeplus,free意思是沒有,plus是添加,freeplus意指“無添加”。
Cetaphil絲塔芙:“Cet”取自保濕劑成分鯨蠟醇,“phil”意味著愛。
NUXE歐樹:NUXE=NATURE+LUXE,自然與奢華的完美結合。
Biotherm碧歐泉:“Bio”是生物的意思,而“Therm”則是礦泉的意思。
ROLEX勞力士:ROLEX是由horological和excellence兩個詞組合而來的。其中horological是鐘表的意思,excellence就是優秀、出色的意思,意為出色的鐘表。
Airbnb愛彼迎:Air Bed and Breakfast("Air-b-n-b")的縮寫,意思是:空中食宿。
spotify:幫助用戶“spot(尋找)”和“identify(發現)”自己喜歡的歌曲。
Netflix:來自于網絡(Net)和電影的俚語(Flicks)的縮寫“Flix”,連起來就是網絡電影的意思。
親愛男友:親愛男友的品牌名字寓意為「 a dear friend of all boys」,定位于「中國男士理容好朋友」。
海爾:“海爾”是“Haier”的音譯,由“higher”變造為“Haier”再音譯為“海爾”。
格力:“快樂”的英文就是GLEE,中文譯音就是“格力”。
喜之郎:創業初期,李氏兄弟為自己的產品取名“strong”,一方面寓意自家企業可以步步壯大,另一方面希望產品的消費主力軍兒童能夠健康強壯。但還需要一個中文名,創始人冥思苦想,天天念叨“strong”。不懂英文的母親聽到覺得很奇怪,“你還沒成親,哪來的喜之郎?”。于是有了喜之郎的名字。
是誰今天第一次知道喜之郎的英文名叫“strong”?
中文轉譯中的地區口音
早期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受引入地口音影響,轉譯品牌名時也帶上了特色的地區口音——
Hazeline夏士蓮:“夏士蓮”這個翻譯來自出版家、商務印書館曾經的董事長張元濟先生。1916 年左右,張先生受當時一位在上海租界開藥行的英國人所托,把“Hazeline”翻成了“夏士蓮”。張先生是浙江人,吳方言里很多聲母是“x”的字都以“h”發音,這樣一來,把“Hazeline”開頭翻譯成“夏”也就不足為奇了。
萬豪:萬豪是香港人對國際品牌Marriott的中文翻譯。大陸早期翻譯為馬里奧特,香港人根據廣東話發音,從Mar音譯出“萬”,從rio音譯出“豪”。
凱悅:大中華地區第一家凱悅開在香港,粵語中"凱"的發音為”Hoi“, 所以”Hy“就直接翻譯成凱了,再翻譯著翻譯著就成凱悅了。
君悅:英文名叫Grand Hyatt,Grand是“大”的意思,Gran的發音跟廣東話“君”幾乎一模一樣,于是Grand Haytt 沒有翻譯成大凱悅酒店,而是被翻譯成了君悅酒店。
柏悅:Park Hyatt,這Par讀音跟廣東話“柏”一樣,為了一家人齊齊整整,“柏悅”品牌橫空出世。
課后習題:徐家匯的英文為什么叫“Zikawei”?
五、 來自其他語種/文化
大眾汽車:來自德文“Volks Wagenwerk”,意為大眾使用的汽車。
BMW寶馬:德語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的縮寫,意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
Schwarzkopf施華蔻:來自德文,意為“黑色的腦袋”。
HOKA:原名Hoka One One(發音為oh-nay oh-nay),這是一種源自新西蘭土著居民使用的毛利語,意為“飛越地球”。
aesop:伊索寓言。
Bottega Veneta:來自于意大利語,“bottega”在意大利語中有“商店、工坊”的意思,Veneta是則是Veneto(來自威尼斯的)一詞的變形,意思就是“來自威尼斯的工作室”。
Blue Bottle:這個名字來源于一則歷史軼聞,相傳在 1600 年代后期土耳其攻占維也納,Kolshitsky因為會講土耳其語承擔了雙面間諜的任務,后來土耳其人戰敗被驅逐出城,在整理土耳其軍隊遺留下來的物資時,Kolshitsky發現了整麻袋的咖啡。于是他拿著政府獎金開設了中歐的第一家咖啡館,并起名為Blue Bottle 。
Innisfree悅詩風吟:來于愛爾蘭詩人葉芝名作“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意為“心靈小島”。
Hyatt凱悅:據說源于蘇格蘭語,意思是“高大的門”。
阿那亞:名字源自梵語“aranya”,意為人間寂靜處、找回本我的地方。
安慕希:安慕希名字來源于希臘的“Ambrosial”,意思為特別的美味。
LAND ROVER路虎:Rover是北歐的一個民族,由于羅孚民族是一個勇敢善戰的海盜民族,品牌給自己取名為“陸地上的海盜民族”。
Lego樂高:樂高的名字是丹麥語“leg godt”的縮寫,意思是“好好玩”。除此之外,Lego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把它們聚在一起”。
叫“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黑色的腦袋”“飛躍地球”“威尼斯工作室”“心靈小島”“陸地上的海盜民族”只會覺得奇怪又中二,叫“寶馬”“施華蔻”“HOKA”“BV”“悅詩風吟”就覺得合理很多。感謝品牌翻譯治好了我的尷尬病。
備受歡迎的法語系
Laneige蘭芝:法語里“雪”的意思。
多抓魚:多抓魚這個名字來自于法語déjà vu,意思是“似曾相識”。
CPB肌膚之鑰:全稱是Clé de Peau Beauté,意思為“開啟美麗肌膚的鑰匙”,中文名字其實就是法文名的意譯。
ettusais艾杜紗:品牌名的讀音為“et-tu-say”,本為法式俚語,意為“你知道嗎……”,是年輕女郎日常聊天、分享訊息的口頭禪。以此為品牌名字,是想走青春朝氣路線,鼓勵女性勇于表達主見,分享樂趣。
L'OCCITANE歐舒丹:L'OCCITANE在法語中的意思則是“來自歐西坦尼亞的女人”。全稱L'OCCITANE EN PROVENCE,意即“普羅旺斯的歐來自歐西坦尼亞的女人”。
夢妝Mamonde:Ma(我的)+monde(世界),寓意“我的世界”。
PMPM:法語“Pour Le Monde,Pour Le Monde”的縮寫,意為“去往世界,探索世界”。
講到這里,法國在美妝屆的地位已經盡數體現了。
拉丁語系,不止可以給物種命名
NIVEA妮維雅:來自拉丁語niveus的陰性形式,意思是“雪白”。
Altra:源自古拉丁文的“ALTERA”有“改變”“復修”的意思。
MAIA ACTIVE:MAIA是拉丁語里面五月的意思,品牌覺得健身就像五月這個月份一樣,是萬物復蘇,充滿希望的。
Lux力士:Lux源自拉丁文“日光”,同時還蘊藏了奢侈(Luxury)的含義,作為一個洗護品牌,這樣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健康、優雅的生活方式。
Neutrogena露得清:名字來源于拉丁文“neutralis”“genus”,意為“新生”。兩個文字綜合起來則蘊涵著“創造自然效果”的意義。
vivo:傳說古羅馬時代為表達對凱撒、屋大維等英雄功績的崇敬,公民情不自禁地聚集在一起,拋撒鮮花之時發出了“帷幄爾”的歡呼聲,vivo便由此而來!
VOLVO沃爾沃:取拉丁文“滾滾向前”的意思,十分符合車輛車輪滾滾向前的特點。
奧迪:創始人霍希(Horch)從奔馳出來自立門戶“霍希公司”生產自己的汽車,逐漸有了一些品牌知名度。后來一次與投資者的激烈爭吵,讓霍希被提出了霍希公司。他再次另起爐灶,在原公司馬路對面有開了一家“霍希公司”,但因為商標侵權被告上了法庭。在霍希給新公司重新想名字的時候,正在學習拉丁文的霍希兒子突然說:“為什么不叫‘霍希·奧迪’呢?”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聽”,而拉丁文里的“聽”讀作“奧迪(Audi)”。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干脆更響亮。
Asics亞瑟士:來自于古羅馬詩人Juvenal朱味那爾說過的一句話: “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意思為:若要向神靈祈禱,便應祈求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體魄。ASICS的名稱即是由這句拉丁名言縮寫而成。
我猜,是不是因為用拉丁文看起來比較長壽。
人人都愛希臘
運動品牌
Nike:這個名字起源于希臘勝利女神尼姬(希臘語:Ν?κη,拉丁字母轉寫為Nike),發音為“ny’-kee”。
ANTA安踏:來自“Anta”,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地之母”。
PEAK匹克:最開始的品牌名叫“豐登”,在創始人許景南準備用“豐登”品牌闖世界時,有人表示這個鄉土氣息名字在國際市場競爭會有困難,于是就用‘豐登’翻過來,‘登峰’、‘山峰’、‘頂峰’這樣去聯想,最后提出匹克(PEAK)。取義于英文“登上頂峰”,也有“奧林匹克”的聯想。
回力:創業團隊為自己的鞋征集品牌商標,選出了衣服采用西洋手法設計的商標圖案“WARRIOR”,是一個彎弓搭箭的古希臘勇士形象,很貼合當代青年人崇尚勇敢的精神。于是創始人薛銘三把“WARRIOR”譯成中文諧音“回力”,寓有“回天之力”的含義。
美護品牌
L'oreal歐萊雅:來自創始人歐仁·舒萊爾的第一個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無毒染發劑,他為其取名為“歐萊雅”(L'oreal),來源于希臘語的“opea”,象征著美麗。
VENUS MARBLE:希臘女神維納斯。
HEDONE:名字來源于古希臘神話中的享樂女神Hēdonē。
HELUS赫麗爾斯:源于古希臘的太陽神,一切自然之美的源泉。
奢侈品牌
Chloe:這個名字源自希臘神話中司掌農業、谷物和母性之愛的女神得墨忒耳,有著“綻放”“生息”的美意。
Hermes愛馬仕:希臘神話中赫耳墨斯
為啥沒個中國品牌叫“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再不濟“伏羲”“女媧”也行哇。
六、 來自一個地方
Clinique倩碧:Clinique的德文原義指診所。據說雅詩蘭黛集團創始人Estee Lauder與Carol Phillips在創想倩碧品牌的時候,正好途經一個德國小鎮,而這個小鎮上有一家診所,白底綠字的Clinique的招牌顯得簡潔明快,格外醒目。于是他們就把這個詞變成了品牌的名字。
LANCOME蘭蔻:這個名字的構想來自于法國中部的一座城堡LANCOSME。為發音之便,LANCOME用一個典型的法國式長音符號代替了城堡名中的“S”字母。
Avene雅漾:雅漾的名字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的名字
RIO銳澳雞尾酒:取自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亞朵酒店:源自云南一個小鄉村的名字。
茅臺:源自于產地茅臺鎮。
Coach蔻馳:源自匈牙利的一個村莊名稱,這個叫Kocs的村莊在匈牙利西北部,居民大部分以制作馬車為生,是遠近聞名的“馬車之鄉”。在15世紀期間,這個村莊出產一種帶有頂蓋的豪華馬車,連當時的匈牙利國王也非常喜愛。得到王室的青睞后,這種馬車聲名遠揚。人們用它的出產地Kocs命名,經由德語、法語進入英語,變成了英語coach,成為豪華馬車的代名詞。
Patagonia:1968年時,創始人喬伊納德與幾個朋友相約,挑戰難度極大的菲茨羅伊峰,在攀登途中遭受暴風雪并被困31天,但最后成功登頂。Patagonia在1975年正式成立時,名字采用了這場旅途中途經的巴塔哥尼亞高原,而Logo則是菲茨羅伊峰的山脈形狀。
The North Face北面:這個名稱源于山上最冷、最難攀爬的北坡,形象源自來自美國加利福利亞州Yosemite National Park里的HalfDome山峰。
Avon雅芳:1886年,“雅芳之父”大衛·麥可尼創辦“加州香芬公司”。出于對莎士比亞的仰慕,1939年,麥可尼以莎翁故鄉一條名為“Avon”的河流為公司重新命名。
Amazon亞馬遜:創始人以世界第一大河流亞馬遜河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公司,希望自己的公司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之一。
錦江酒店:來自于創始人董竹君女士創立的錦江小餐,因為是川菜館,就用了成都的一條河來命名。
瀘溪河:創始人黃進家鄉江西鷹潭市的一條河。
隅田川:創始團隊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在黃昏時分的隅田川河畔分享一杯咖啡。隅田川英文名“TASOGARE”日語翻譯過來便是“美麗的黃昏”。
懂了,上海的品牌可以叫“吳淞江”,北京的叫“亮馬河”。
法國的“泉水系”護膚品牌
Vichy薇姿:Vichy是一個法國小城,以擁有15處溫泉水而聞名。據說這些溫泉水在美容護膚上有良效,1931年,美容學家GUERIN和Vichy溫泉治療中心的皮膚醫生HALLER博士將溫泉水融入美容護膚品中,并將品牌名字命名為Vichy。
LA ROCHE-POSAY理膚泉:品牌名稱源自1750年前法蘭西的LA ROCHE—POSAY溫泉名稱,當地的溫泉水的水療效在1896年經由國家認證,隨后這個小鎮成為歐洲皮膚科疾病溫泉療養之都。
Evian依云:源自水源地法國依云小鎮。
依泉:源自法國第二大的依泉溫泉療養院。
我們濟南趵突泉輸在哪?輸在把錦鯉養得太肥了寓意不好嗎?
你還知道哪些品牌也符合以上提到的三種命名規律,歡迎補充列舉~下周同一時間,我們最后一篇再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